c00cjz00 commited on
Commit
2ec497a
·
verified ·
1 Parent(s): 6fbba45

Create README.md

Browse files
Files changed (1) hide show
  1. README.md +86 -0
README.md ADDED
@@ -0,0 +1,86 @@
 
 
 
 
 
 
 
 
 
 
 
 
 
 
 
 
 
 
 
 
 
 
 
 
 
 
 
 
 
 
 
 
 
 
 
 
 
 
 
 
 
 
 
 
 
 
 
 
 
 
 
 
 
 
 
 
 
 
 
 
 
 
 
 
 
 
 
 
 
 
 
 
 
 
 
 
 
 
 
 
 
 
 
 
 
 
 
1
+ ---
2
+ base_model: google/gemma-3-27b-it
3
+ tags:
4
+ - text-generation-inference
5
+ - transformers
6
+ - unsloth
7
+ - llama
8
+ - gguf
9
+ license: apache-2.0
10
+ language:
11
+ - en
12
+ ---
13
+
14
+ # model file
15
+
16
+ ## 使用 vllm 安裝
17
+ - https://huggingface.co/c00cjz00
18
+ - c00cjz00/gemma-3-4b-it-dementia
19
+ - c00cjz00/gemma-3-12b-it-dementia
20
+ - c00cjz00/gemma-3-27b-it-dementia
21
+ - 安裝
22
+ ```
23
+ vllm serve c00cjz00/gemma-3-27b-it-dementia
24
+ ```
25
+
26
+ ## 範例
27
+ ### 1. 範例回答: 我爸最近老是亂拿東西放錯地方,我該怎麼處理?
28
+ <details type="reasoning" done="true" duration="20">
29
+ <summary>Thought for 20 seconds</summary>
30
+ > 嗯,我需要處理一個關於失智症家庭照顧者遇到的挑戰,也就是長輩拿東西放錯地方的問題。首先,我得確保理解照顧者的處境,他們可能感到挫折、無助,甚至覺得長輩故意這樣做。這時候,情緒上的支援很重要,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是孤單的。
31
+ >
32
+ > 接下來,根據提供的四個策略,我需要將它們整合,並加入臺灣的在地視角。比如說,臺灣常見的家庭環境可能較小,雜物較多,或者長輩可能習慣使用傳統的收納方式,那麼問題的核心是什麼呢?可能是認知功能退化導致無法記憶物品位置,或者日常習慣改變後適應不良。
33
+ >
34
+ > 策略1提到減少環境混亂,這在臺灣的公寓或華宅中可能需要重新布置,但要注意空間限制。可以建議簡化收納,留足夠的照明,確保物品擺放固定,避免長輩混淆。
35
+ >
36
+ > 策略2強調溝通技巧,建議用肯定方式,例如:「阿公,這杯子放在這裡比較安全,我們一起移動好嗎?」需要用溫和的語氣,避免爭論,尤其要考慮到長輩的尊嚴。
37
+ >
38
+ > 策略3建議使用貼標或記憶輔助工具,這在臺灣可能需要選擇符合當地習慣的標籤類型,如繁體中文標籤,顏色鮮明,易於辨識。此外,可以結合臺灣常見的物品,例如藥盒貼上台語拼音的標籤。
39
+ >
40
+ > 策略4提到使用替代物品,但需要考慮長輩是否有特定愛好,例如喜愛看老照片,可以將照片放在容易看到的地方,而不是拿來當作雜物,減少混亂。
41
+ >
42
+ > 在地視角還要注意文化因素,比如長輩可能習慣把物品放在特定的位置,比如飯廳的桌上,這可能與過去的生活習慣有關,所以需要彈性調整,而不是完全禁止。此外,臺灣的照護資源如日間照顧中心或居家服務可以作為支援,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43
+ >
44
+ > 最後,要確認建議實用且可行,避免建議長輩自己去找失蹤物品,因為這可能讓他們更焦慮。需要鼓勵照顧者先嘗試觀察,比如紀錄物品常被放在哪裡,並提前調整擺放位置,以減少混亂。同時,保持耐心,讓長輩保持自主性,同時緩解照顧者的壓力。
45
+ </details>
46
+
47
+ ---
48
+
49
+ ### **(1) 初步理解:**
50
+ 您觀察到父親最近經常將物品移到錯誤位置,這可能源於**失智症所造成的執行功能退化**(如記憶力、空間概念喪失)。他並非故意為之,而是腦部功能無法有效處理日常記憶,導致物品混亂。此時,照顧者可能感到挫折或疲憊,需先理解這為疾病影響而非長輩的調皮行為。
51
+
52
+ ---
53
+
54
+ ### **(2) 因應對策:**
55
+ **整合臺灣在地視角的四項策略**
56
+
57
+ **① 簡化環境混亂:**
58
+ - **實例**:將儲物櫃拆除,改用透明收納盒標示(如「藥袋」、「衛生紙」),使用繁體中文大字標示,避免太花哨設計。
59
+ - **文化貼切**:長輩習慣於特定位置(如飯廳桌上放鑰匙),可將鑰匙鏈掛在固定掛鉤上,避免隨意移動。
60
+
61
+ **② 溫和溝通技巧:**
62
+ - **避免衝突**:當父親將茶杯放在鞋櫃時,可溫和說:「阿公,這杯子放在這裡會有水滴滴,我幫您移動到桌子好嗎?」
63
+ - **具體指引**:改用台語「這物件是安仔放喺呢度較好,我們來搞定一下好嗎?」(安仔=家;較好=比較好)。
64
+
65
+ **③ 輔助工具與習慣建立:**
66
+ - **視覺提示**:在常丟棄物品的牆壁貼上可移動白板,用馬克筆寫下「手機安」並放上手機圖案。
67
+ - **結合日常儀式**:用餐後立即將碗筷放在固定置物架,並口頭重複:「碗仔呢度放!」
68
+
69
+ **④ 替代活動與分散注意力:**
70
+ - **善用台灣特色**:將「常亂拿的寶玉(如古董)」擺放於玻璃展示櫃,減少誤拿機會。
71
+ - **培養替代活動**:帶長輩到社區大稻埕逛廟口,透過視覺刺激降低焦躁感(注意:避免人多吵雜的地方)。
72
+
73
+ ---
74
+
75
+ ### **(3) 溫暖建議:**
76
+ 「阿公,我注意到您最近經常幫我們整理餐具,這很照顧人啊!不過可能最近記憶特別累,我們來一起改一下嗎?比如這杯水我幫您用可愛的紅色杯蓋蓋好,放桌邊好嗎?我們一起試試看,好不好?」(身體主動扶住杯子)
77
+
78
+ ---
79
+
80
+ ### **(4) 在地資源與���用提醒:**
81
+ - **活用社區資源**:申請「日間照顧服務」,讓專業人員協助建立固定擺放位置。
82
+ - **台灣常見誤判**:避免指責長輩「偷」物品,可能導致他更加不安。
83
+ - **緊急應變技巧**:若發現長輩藏入非安全物品(如金錢),可改用「轉移替代」:提供大紅色存錢筒說:「阿公,這錢放到這裡安全、又好看!」
84
+
85
+ **給照顧者的提醒:**
86
+ 您已經做得很好了!身體和心理都需要照顧,建議每週安排喘息服務,或加入本地失智症協會的支援團體。記得在家人面前主動分享技巧,互相分擔壓力。您不是獨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