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
stringlengths 400
3.5k
| label_text
stringclasses 1
value | label
stringclasses 4
values |
---|---|---|
据最新消息,氮化镓(GaN)技术的全球领导者宜普电源转换公司(Efficient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 EPC,以下简称宜普公司)于今日向美国联邦法院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ITC)提起诉讼,主张其基础专利组合中的四项专利受到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统称英诺赛科)侵犯。这些专利涉及宜普公司独家的增强型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设计与制造工艺的核心环节,且这些创新技术专利已成功将基于氮化镓的功率器件从一个研究项目,发展成为一个可大批量生产的替代硅产品。使用氮化镓器件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较使用硅基器件而言更高效,更轻巧且成本更低。
宜普公司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埃尔塞贡多(El Segundo),将氮化镓从科学探索转变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技术,并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宜普公司于 2010 年开始制造第一批大规模生产的商用氮化镓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自此,该公司成为业内公认的氮化镓产品和服务的领导者。
在本次所提交的起诉状中,宜普公司详述了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的英诺赛科公司招募两名宜普公司员工并担任其首席技术官和销售及市场主管的相关细节。两人入职后不久,英诺赛科便推出了一套与宜普公司明显相同的产品,并自称其产品在关键性能指标上的表现与宜普公司产品几乎相同。
近期,英诺赛科又宣称其许多产品与市场上现有产品(包括宜普公司的产品)“完全兼容"。此外,英诺赛科还策划了大胆而积极的营销活动,向宜普公司的客户推销其产品套件。
宜普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lex Lidow 博士表示,“我一直坚信公平合作是全球科技市场的根基。只有通过合作,我们才能释放氮化镓技术的潜力,支持世界能源安全,并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对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和充分尊重,是相互信任和公平合作的必要条件。”“我相信,通过此次果断的行动,我们将找到一个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氮化镓这一关键新兴技术的所有参与者,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并确保氮化镓产业生态的良好运作,” Lidow 博士补充道。
宜普公司向联邦法院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起诉英诺赛科公司专利侵权、寻求损害赔偿,并希望能够禁止英诺赛科公司将其构成侵权的氮化镓产品套件进口至美国。
取代硅:氮化镓与电力转换的未来
氮化镓(GaN)是下一代电源转换技术,有望在未来十年内取代硅基功率半导体。与硅基半导体相比,氮化镓是更小、更高效、更可靠,并能以更低的成本表现出更良好的性能。其应用范围从计算、汽车、太阳能、机器人、无人机、医疗电子和激光雷达到日常产品,如手机、音响设备、智能电器、电动工具、快速充电器和电动自行车。
氮化镓技术有望将全球能源效率提高 15-20%,这将有助于降低能源成本、减少有害排放,并支持美国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专家预测,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氮化镓市场将达到数十亿美元的规模,并在未来十年内达到约数百亿美元的峰值。
|
-1
|
|
哥伦比亚当地时间5月17日,紫金矿业集团控股子公司大陆黄金有限公司旗下武里蒂卡金矿遭遇爆炸恐怖袭击,造成2人死亡,包括4名警察在内的14人受伤,无中方人员在袭击中受伤。
初步调查显示,袭击者可能是当地的非法采矿集团。
强烈谴责
针对此次爆炸袭击事件,5月19日凌晨,紫金矿业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遇袭事件的强烈谴责声明》,《声明》称本次袭击事件,是对国际矿业行业的严重犯罪行为,紫金矿业深感震惊、愤怒,强烈谴责暴徒的恶劣行径,同时向2名遇难人员深表悲痛和哀悼,对遇难者及受伤者的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事件发生后,大陆黄金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紧急组织井下救援,全力救治伤员,做好善后工作;哥伦比亚政府同步召开政府安全会议,表示将严惩袭击者。
紫金矿业表示将积极协同哥伦比亚警方开展案件调查工作,尽快将本次袭击事件的实施者、组织者、资助者绳之以法。同时,紫金矿业呼吁哥伦比亚当局加大对非法采矿相关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在哥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
资料显示,此次遇袭的武里蒂卡金矿属于紫金矿业旗下控股子公司大陆黄金有限公司。
2020年,紫金矿业公告完成并购加拿大大陆黄金100%股权交割,其核心资产是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从宣布收购武里蒂卡金矿到完成交割,仅用3个月时间,堪称“世界级速度”。
作为世界级高品位大型金矿,武里蒂卡金矿开采条件良好,同时在矿体深部及外围找矿方面有较好的前景,探矿增储潜力大。武里蒂卡金矿的超高品位在全球十分罕见,资料显示,全球原生金矿石平均品位仅为1.19克/吨,武里蒂卡金矿平均品位远超于此,被时任哥伦比亚总统伊万·杜克誉为全球黄金格局中一颗世界级“明珠”。
事故发生后,紫金矿业董秘郑友诚表示,此次袭击对公司的生产、工作不会有太大影响。哥伦比亚这个金矿利润在集团占比不到1%。事实上,2022年整个大陆黄金公司净利润为2.11亿元,仅占紫金矿业净利润的0.85%。
大型跨国矿业集团
紫金矿业起家于福建省上杭县,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一家主营铜、金等有色金属的大型跨国矿业集团,在中国15个省(区)和海外15个国家拥有重要矿业投资项目,包括塞尔维亚佩吉铜金矿、卡莫阿-卡库拉铜矿、西藏巨龙铜矿等,是中国最大的铜、金生产企业之一。
2022年,紫金矿业实现营收逾270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当期末的总资产为3060亿元。
资料显示,2022年,紫金矿业为全球低碳转型贡献约88万吨矿产铜,位居全球第6位,同比增幅达49%,增量约29万吨,贡献了全球净增量的40.8%,是全球铜矿企业成长最快的公司。同时,紫金矿业矿产金、矿产锌等主营产品产量全线增长,其中,贡献矿产金约56吨、增长19%,产量相当于国内总量的19%,进入全球第9;贡献矿产锌(铅)约44万吨,增长2%,进入全球第4。
目前,紫金矿业保有资源量铜7372万吨、金3117吨、锌(铅)1118万吨、当量碳酸锂1215万吨,分别进位至全球第7、第9、第7和第9位,为控制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最多的中国公司。
据紫金矿业披露,今年一季度,公司核心矿种金、铜产量增长继续领跑全球,是全球头部矿企中最具成长性的企业。
截至5月24日收盘,紫金矿业报收于10.690元/股,总市值接近2814.31亿元,位列国内铜冶炼股票市值排名第一。
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
紫金矿业表示,“此次袭击会对公司哥伦比亚金矿地下矿的短期生产产生一定影响,不过在问题解决后会很快恢复生产。作为一家全球化的矿业公司,公司国际化的战略方向不会因此动摇。”
近年来,紫金矿业不断加大对海外资源的布局,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表示,紫金矿业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目前公司海外矿产资源储量和主要矿产品产量及利润已全面超越国内。陈景河表示,紫金矿业战略目标是2030年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球前3-5位,实现“绿色高技术超一流国际矿业集团”。
官网显示,紫金矿业目前产业遍及全球,其中的13个主要铜矿,5个在境外;17个主要金矿,8个在境外;还有10个锌、锂及其他金属矿,境外亦占据其中4席。截至2021年末,公司境外资产逾1000亿元,占当期总资产的48%。
随着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安全风险增大,对紫金矿业相关项目的建设、生产和运营带来一定挑战。
对此,紫金矿业表示,“公司坚持依法合规运营,遵从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道德、社会、经济和人权标准;与项目所在地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保持积极的建设性关系;坚持共同发展,让属地国家、社区、员工和投资者因公司的存在而获益;加强风险预警、预防机制,形成一整套应对政治、治安、环保、社区、舆情等突发情况的体系;持续对海外项目、海外资产实施统保保险等。”
|
-1
|
|
证券行业研报业务“双随机”现场检查结束之后,有券商因业务违规被罚。
5月22日晚间,太平洋证券(601099.SH)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5月22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云南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直指公司在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方面存在五大问题。
一是5人未取得分析师资格,但以分析师名义对外发布研究报告,其中4人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均注册为“一般证券业务”;1人既未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也未注册为“一般证券业务”。二是合规审核于 2021年11月8日已关注到某员工的证券分析师资格问题,但迟至2022年4月8日,该问题仍未解决。三是抽查的个别研究报告未记载分析师证书编码,个别研究报告数据计算有误。四是公司《研究院撰写及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管理办法》第64条将“公司评级”根据“个股相对大盘涨幅”情况分为5级,抽查的2篇研究报告也均在报告的尾部引用该评级,但“大盘涨幅”并未明确指明为何种指数。五是抽查的某研究报告由撰写人提交后,组长于当日同一时间通过审核。
云南证监局认为,太平洋证券上述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云南证监局决定对太平洋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
云南证监局指出,太平洋证券应认真学习中国证监会监管规定,采取措施加强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管理,认真落实监管要求,严肃内部问责,并于2023年6月30日前按要求完成整改和问责工作、向该局提交针对上述违规行为的书面整改报告。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为全面规范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活动,提升业务质量和合规水平,监管部门于2022年在全行业开展研报业务“双随机”现场检查专项工作,共覆盖45家证券公司和300篇研报。
就在数日前,监管部门向券商下发了《关于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双随机”现场检查情况的通报》,指出券商研报业务合规水平和专业能力总体较好,但也存在部分公司制度建设不完善、执行不到位,部分证券分析师研报制作专业性审慎性不足等问题。
紧接着,证券行业今年首份针对券商研报的罚单出炉。5月18日,安徽证监局发布处罚信息,由于陈晓署名发布的研究报告《“专精特新”智能仓储物流供应商,自研自产打造核心竞争力》存在可比公司选择依据不充分、盈利预测论证不充分、文字图表不一致、数据来源不明等情形,安徽证监局决定对其出具警示函。
作为云南本土的上市券商,2022年太平洋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1.72亿元,同比减少28.1%;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由盈转亏至亏损4.59亿元、4.51亿元。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回温,一季度太平洋证券实现营业收入4.66亿元,同比增长88.82%;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1.49亿元,同比增长1503.35%、2116.93%。
|
-2
|
|
小米集团提出“规模与利润并重”的经营策略后,已连续四个季度下降的经调整净利润重回增长轨道,但营收规模仍在下滑。
根据公司周三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同比降18.9%至594.77亿元,连续五个季度同比下滑,毛利润同比下降8.8%至115.92亿元。得益于销售及推广、行政开支的下降,小米实现净利润42.1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3.1%。
关于造车的最新进展,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造车业务会按照原计划进行,在时间进度上将符合或略超预期。今年,小米汽车还将按计划进行冬测和夏测。
报告期内,小米用于包含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在内的费用为11亿元,占到同期研发开支(41亿元)的26.8%。
中泰国际证券研报认为,小米汽车等新业务投入较大,预计2023年相关研发及运营投入将达到75亿至80亿元,维持小米汽车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为15至20年进入世界前五。
公司主营的智能手机业务受出货量及ASP(平均售价)下滑影响,营收同比下降23.6%至349.85亿元。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及其他业务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3.6%、1.2%及21.3%。
手机业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已连续两个季度降至60%以下,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1.1%至3040万部。ASP受海外市场清库存力度增强影响,同比减少3.1%至1151.6元。但受益于存储器和显示面板价格的下降,报告期内手机业务毛利率环比提升3.1个百分点至11.2%。
在今年2月的投资者日上提出“规模与利润并重”的经营策略后,小米报告期内的销售成本和开支明显下降。其中,销售成本同比减少21.0%;销售及推广开支同比下降21.9%至41亿元,与研发开支持平;行政开支则同比下降8.8%。
小米还在财报中透露,2023年,公司将新零售的运营战略定为“商店整合年”,将更加聚焦于提升线下门店运营效率。
|
-1
|
|
5月26日讯,湖北银保监局官网5月23日披露了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鄂银保监罚决字〔2023〕24号),因编制虚假资料,安盛天平财险湖北公司被予以罚款13万元的行政处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李媛予以警告并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冯洋予以警告并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决定书显示,经查,安盛天平湖北分公司存在以下违法行为:
2021年,安盛天平湖北分公司以增值服务费、业务宣传费名义列支19.11万元。经查,上述费用事项实际并未发生,套取资金用于业务维护。
时任安盛天平湖北分公司销售管理部负责人李媛应对虚列增值服务费的违法行为负直接责任和管理责任;时任安盛天平湖北分公司非车业务部负责人冯洋应对虚列业务宣传费的违法行为负直接责任和管理责任。
上述事实,有事实确认书、相关情况说明、财务凭证、银行流水、询问笔录等证据证明。
综上,湖北银保监局指出:
上述“编制虚假资料”的行为违反了《保险法》第八十六条“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精算报告、合规报告及其他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必须如实记录保险业务事项,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的规定。
根据《保险法》第一百七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限制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一)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的”的规定,决定对安盛天平湖北分公司予以罚款13万元的行政处罚。
根据《保险法》第一百七十一条“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经纪人违反本法规定的,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除分别依照本法第一百六十条至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对该单位给予处罚外,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决定对李媛予以警告并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对冯洋予以警告并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当事人应当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持缴款码(将在处罚决定书送达时告知)到财政部指定的代理银行进行缴款。逾期,将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当事人如不服,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中国银保监会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诉讼期间本决定不停止执行。
安盛天平财险
资料显示,安盛天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为法国安盛集团在华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31日,注册资本为8.46亿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机动车保险,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机动车商业保险;企业/家庭财产保险及工程保险;船舶/货运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投资型保险;短期健康/意外伤害保险等。
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于2007年01月2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姜宇。
年报显示,2022年度,安盛天平财险亏损1.75亿元。
|
-1
|
|
昨日晚间,游戏直播平台虎牙(NYSE: HUYA)公布截至2023年3月31日未经审计的第一财季财报显示,总净收入为人民币19.492亿元(合2.838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24.646亿元同比下降21%;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4480万元(合650万美元),而2022年同期应占净亏损为人民币330万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8,550万元(1250万美元),而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4,660万元。
虎牙直播2023年第一季度的平均移动用户数为8210万,而2022年同期为8190万。第一季度的付费用户总数为520万,较2022年同期的590万减少了70万,同比降12%。
“在直播活动通常淡季和用户线下娱乐追求增加的背景下,虎牙直播的移动MAU在2023年第一季度达到8210万,同比略有增长。我们吸引人的电子竞技和娱乐节目产品,以及我们不断努力增强产品的互动功能,帮助我们保持用户参与度。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动态市场环境的变化,并努力快速灵活地完善我们的内容和运营策略,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虎牙CEO董荣杰说。“随着近几个月来越来越多的游戏在中国获得批准,我们计划使我们的运营活动多样化,并深化与游戏公司的合作,以抓住新游戏发布带来的机遇,进一步巩固我们在游戏直播市场的地位,并增加我们在游戏价值链中的地位。”
虎亚财务副总裁吴欣评论道:“在疲软的宏观环境和季节性逆风的影响下,我们2023年第一季度的总净收入约为人民币19亿元。尽管如此,随着我们加大成本优化力度,特别是内容成本,我们第一季度的毛利率连续反弹,几乎达到去年同期的水平。同时,我们继续提高运营效率,2023年第一季度的总运营费用同比下降26.2%。因此,我们很高兴在本季度实现了人民币4480万元的净利润。展望未来,我们的目标是保持我们的进步,并在成本优化和运营效率方面进一步获得收益,因为我们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加强了财务基础。”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分析
2023年第一季度的总净收入为人民币19.492亿元(合2.838亿美元),而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24.646亿元。
2023年第一季度直播收入为18.599亿元人民币(2.708亿美元),而2022年同期为21.517亿元人民币,这主要是由于宏观和监管环境继续对公司付费用户的情绪产生不利影响,虎亚直播的付费用户数量减少。
2023年第一季度广告及其他收入为人民币8,930万元(合1,300万美元),而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3.128亿元,主要原因是内容分授权收入大幅减少,以及宏观环境挑战导致广告服务需求疲软。
收入成本从2022年同期的21.31亿元人民币下降到2023年第一季度的16.928亿元人民币(2.465亿美元),下降了20.6%,主要是由于收入分成费用和内容成本以及带宽成本的减少。
收入分成费和内容成本从2022年同期的18.075亿元人民币下降到2023年第一季度的14.902亿元人民币(2.17亿美元),下降了17.6%,主要是由于直播收入下降导致的收入分成费减少,以及与电子竞技内容和内容创作者相关的成本降低。
2023年第一季度的带宽成本从2022年同期的1.683亿元人民币下降44.4%至9360万元人民币(合1360万美元),主要原因是带宽成本管理的改善和持续的技术改进工作,以及公司海外业务的战略调整导致海外带宽使用量减少,以专注于关键市场。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润为人民币2.565亿元(合3730万美元),而2022年同期毛利润为人民币3.336亿元,主要原因是收入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13.2%,而2022年同期为13.5%。
研发费用从2022年同期的1.963亿元人民币减少22.3%至1.524亿元人民币(2220万美元),主要是由于人员相关费用和股票薪酬费用减少。
销售和营销费用从2022年同期的1.451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9120万元人民币(1330万美元),下降37.1%,主要是由于营销和推广费用以及人员相关费用的减少。
2023年第一季度的一般及行政费用从2022年同期的8080万元人民币下降16.2%至6770万元人民币(990万美元),主要原因是人事相关费用和股票薪酬费用减少。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为人民币420万元(合60万美元),而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2830万元,主要原因是退税和政府补贴减少。
2023年第一季度的营业亏损为5070万元人民币(740万美元),而2022年同期为6020万元人民币。
2023年第一季度的利息和短期投资收入为人民币9640万元(1400万美元),而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5920万元,主要是由于利率上升。
虎牙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4480万元(合650万美元),而虎牙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同期应占净亏损为人民币330万元。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虎牙股份有限公司的非gaap净收入(不包括基于股票的薪酬费用)为人民币8,550万元(1250万美元),而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4,660万元(不包括基于股票的薪酬费用和公允价值变化的投资收益,扣除所得税)。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的基本及摊薄净利润均为人民币0.18元(合0.03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的基本净亏损和摊薄净亏损均为人民币0.01元。每份ADS代表一股公司A类普通股。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的非公认会计准则基本净利润和摊薄净利润均为人民币0.35元(合0.05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的非公认会计准则基本净利润和摊薄净利润均为0.19元人民币。
截至2023年3月31日,虎牙公司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存款、短期投资和长期存款103.476亿元人民币(合15.067亿美元),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107.492亿元人民币。
|
-1
|
|
在经历年销量不断下滑之后,北京现代选择在中国市场重新出发。
为了解北京现代的销售现状,财经网汽车走访位于北京地区某地图标识的北京现代4S店处发现,位于北五环的胜鸿都北京现代4S店展厅现已变成其他车企品牌门店。
“该院内曾有广汽丰田和北京现代两家4S店,其中北京现代车卖的不好,已经转给了特斯拉。”附近工作人员向财经网汽车透露,只保留了一小部分(区域)作为售后,想买车得去十几公里外的门店。
摄图:财经网汽车
官网信息显示,目前北京地区经销商共计11家,而在2021年年底时,该数据为15家门店。
一年多时间内,占比约27%的经销商闭店。对此,汽车分析师张翔对财经网汽车表示,“北京现代品牌在市场激烈竞争过程中逐渐落伍,在汽车发展变革中迷失了自身定位,没能跟上市场发展趋势。”
销量数据可见,相较于2016年巅峰时期的年销114万辆,北京现代自2017年开始销量节节下滑,到2022年销量仅有28.4万辆,在市场中逐渐丧失了。
按需生产
5月17日下午,财经网汽车来到位于北京某区的北京现代4S店,店内摆放着品牌全系车型的展车,均为燃油车型,正对进门位置的广告标语则写着——现代汽车全球销量跃居第三位。
该门店最醒目位置摆放着北京现代销量最好的车型系列——伊兰特,其次位置是北京现代首款MPV车型库斯途,还有北京现代索纳塔、途胜、胜达、ix35等车型。
摄图:财经网汽车
走访当天,前来看车购车的消费者为数不多。店内工作人员向财经网汽车表示,“今天是工作日人会少一些,休息日时候顾客会多点。”
“因销量表现和其他因素,很多车型卖不动就成库存车了。”工作人员介绍称,部分配置车型没有现车,订车时间长一些的话大概一个多月,主要还是看消费者要哪个配置车型,不过北京现代车型就在顺义工厂生产,快的话一个月左右差不多到店。
摄图:财经网汽车
上述工作人员直言,北京现代品牌原来销量特别好,从2016、2017年后韩系车就开始下滑,销量和认可度都不行了,其实车开起来没什么问题,只不过好多人在意品牌。
销量下滑、市场表现欠佳,北京现代正尝试通过多种方式以期改变现状。
销量不佳
在尝试频繁换帅、营销调整、产品焕新等方式之后,北京现代依然未完全走出销量困境。
销量数据显示,北京现代2016-2022年的销量分别是114、81.6、79、71.6、50.2、38.2、28.4万辆,呈逐年高速下滑趋势。
到了2023年,北京现代一季度销量继续同比下滑。而4月份更是未公布销量数据,仅提到伊兰特家族4月销量9400台,SUV双子星4月销量8300台。
张翔分析认为,“北京现代品牌销量暴跌主要是产品创新力不够,市场营销做的不好,没有及时转型导致北京现代品牌在激烈竞争中落后。”
摄图:财经网汽车
而对于销量暴跌,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副本部长吴周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直言,“真正的原因是:过去北京现代一直在过度追求销量,没有把产品的竞争力提升上去,也没有在真正的做品牌,所以当市场出现变化的时候,北京现代的销量下滑是必然的。”
张翔则认为,“北京现代陷入困局与品牌建设、营销网络、产品力不足、新能源转型都有关系。”
由于销量表现不佳,“自我造血”能力不足,今年3月北京现代还获得了北汽投及现代汽车两家股东的联合“输血”,股东双方各增资约30亿元,共计约60亿元。
同时,销量下滑也导致了北京现代产能过剩。官方资料显示,北京现代生产基地位于北京、河北、重庆三地,五座整车工厂年产能力超过百万辆,员工总数11000余人。
图源:北京现代官网
而关于北京现代深陷困局,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向财经网汽车分析称,“从市场环境来看,自主品牌不断冲高,合资品牌持续下探,导致原本属于韩系车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以至于出现如今的局面。”
亟需脱困
为寻求新的市场增量,北京现代发布“2025向新计划”。
具体内容为,未来3-5年内构建1款MPV车型、2款轿车、3款SUV车型的混动化产品矩阵,达成混动产品年产销30万辆规模;加速引入纯电品牌艾尼氪(IONIQ),今年推出专属EV车型,未来3年投放4-5款纯电车型。而N品牌入华计划则是布局中国高性能细分市场。
不过,财经网汽车走访北京现代经销商门店发现,店内所有展车均为传统燃油车型,而关于部分车型的混动产品,比如“2022款途胜L混动版本”,销售人员则称,“因为销量不好混动车型目前不生产,消费者对于北京现代混动车型不太认可,销量更多是纯燃油车型。”
贾新光也认为,“在新能源领域,目前与中国品牌竞争中,韩系车没什么优势。”
图源:北京现代官网
张翔同样认为,北京现代在中国市场新能源转型比较失败,到目前为止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并没有真正卖得出去的新能源产品,4月份的上海车展虽展出了几款新能源汽车,但并没有真正量产。
对于新能源发展的技术路线,张翔还分析称,“现代汽车在新能源转型方面坚持普通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纯电动技术路线几乎没有作为,与中国市场汽车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即便如此,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期间,北京现代还是表现出对中国市场的认可与重视。
北京现代总经理吴益均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北京现代在中国市场重新出发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加强北汽和韩国现代的协作关系,同时加大投资,在成本竞争力提升方面对标本土化,同时有意向与ICT企业、自主品牌或者其他造车新势力合作;二是通过内部改革提升决策效率;三是双方股东对北京现代发展大力支持,对中国市场的整体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1
|
|
八家大型在线零售商,
共亏损高达82亿美元!
不断增加的亏损数额,
成为电商行业的定时炸弹。
面对似乎饱和的本地市场,
百亿巨头选择的破局方法是?
根据公布的财务报告,包括电子商务巨头Coupang和美食外卖平台Kurly在内,韩国去年出现净亏损的八家大型在线零售商,截至2022年底的亏损总额高达10.8万亿韩元(82亿美元)。
在疫情期间一直专注于业务扩张的大多数电商公司,现在都背上了赤字的定时炸弹。一些主要电商公司的赤字接近从投资者筹集的资金水平,引发了对其可能无法生存的担忧。更为糟糕的是,除了预计在今年转亏为盈的Coupang,其余七家的亏损预计将进一步增加,这也将影响它们在之后的资金筹集。
为何会出现如此巨额的亏损?每个公司的具体情况肯定各有不同,但简单而言,共同的原因是市场趋于饱和。韩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零售商的在线销售额增幅从2020年的18.4%降至9.5%,几乎减半。去年,韩国电商市场占全国零售总额的26.7%,仅比2021年提高0.1个百分点。在占比本就较高的情况下,想拓宽市场就需要花费更多资金。而由于经济放缓,投资者更不愿意花钱,电商公司筹集资金的难度越来越大。
面对更加严峻的商业环境,这些电商企业选择如何应对?一些电商公司选择继续开“卷”,例如Kurly和SSG.COM,大量投资于营销宣传和大型物流中心以吸引更多的在线消费者,相信这类投资会带来利润;如Lotte Shopping等公司将重点从增长转向盈利,砍掉不赚钱的业务或是缩减服务范围;还有的,例如开始连续季度盈利的Coupang,将目光放在了新的市场。
根据《Business Standard》的报道,韩国政府已代表Coupang向印度提出申请,表示Coupang希望能够进入印度电商市场。印度政府官员表示,已经收到了韩国政府的申请,预计将于下个月展开与Coupang代表团的对话。
这个决定是在Coupang宣布退出日本市场一年后提出的,在日本,发达的便利店商业文化让Coupang引以为豪的快速送货服务变得没那么吸引人。此次进军印度,Coupang希望从不断增长的互联网普及率和越来越依赖在线交付的年轻人口中获利。
有这个想法的知名电商公司不只Coupang,还有Etsy和Shein。不久前,Etsy宣布加大对印度市场的投资力度并大举招募印度卖家,Shein则是努力尝试重返印度市场。越来越多的零售商转向印度寻求增长,印度电商市场火了起来:
1、在被印度政府禁止近三年后,Shein即将大举回归印度市场。Shein正在与印度企业集团Reliance的子公司Reliance Retail合作,该合作伙伴关系已获得印度政府的批准。Shein-Reliance联盟的核心是本地化,Shein未来将从Reliance的销售中分享利润,并扩大其在印度的出口市场制造。
2、苹果公司将印度作为自己的销售区域,并于上月底在印度开设了第一家实体店。小米周一表示,将通过与电子产品制造商Optiemus的合作,开始在该国生产无线音频产品。
3、Christian Dior于3月底在孟买为其2023秋季系列举办了一场时装秀,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标志着该国对奢侈品市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那么,印度市场究竟有何魔力能吸引这些公司相继布局呢?
01
巨大的消费市场
eMarketer预计,印度将成为今年增长最快的零售市场,零售额将增长11%至1.386万亿美元。对任何规模的零售商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从Tim Hortons、Uniqlo到Pottery Barn等国际品牌正在加紧在该国的扩张努力。
根据Bernstein的报告,印度电商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720亿美元,到2025年可能达到1330亿美元。Kantar的数据显示,印度在过去三年中增加了1.25亿在线购物者,预计到2025年将再增加8000万。
02
潜在机会较多
从上文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处于快速发展中,但印度电商渗透率仍较低。相比起其巨大的市场体量,对市场的探索仍较少,这也意味着具有较多的潜在机会。大量的印度人积极参与在线购物和电子支付,这为电商平台提供了大量的潜在用户和市场规模。
03
消费能力提升
印度的中产阶级人口不断增加,消费能力也在提高。欧莱雅在印度70%的消费品销售来自中产阶级的上半部分,在未来还将继续增加。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期间,印度每天新增70名百万富翁,这也是上文提到的,印度对奢侈品牌有特别吸引力的原因。
04
时尚市场繁荣
印度许多首次网上购物的顾客都是来自“小城市”的年轻人,他们主要在网上购买时装。时尚是印度电商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在2022年,印度的在线时尚零售市场规模就达到了100亿美元。而众所周知,时尚是高利润类别。
印度是越来越多零售商的下一个前沿阵地,它现在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越来越多的富裕消费者。仅这一因素就应该使其成为零售商的关键投资地区,尤其是在不少其他地方增长放缓的情况下。
然而,与任何新兴市场一样,卖家必须根据当地购物者的喜好和期望调整他们的方法。例如,移动商务占印度电子商务销售额的82.1%,因此任何数字购物体验都必须针对移动消费者进行优化。服装零售商还必须考虑到像纱丽这样的传统服装约占印度女装市场65%的份额,这就需要卖家针对该国进行产品调整。
除此之外,印度具有复杂的监管和运营环境,对于在印度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来说,了解并遵守当地的电商监管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
-2
|
|
5月18日
斗鱼(Nasdaq:DOYU)今日发布财报。财报显示,斗鱼2023年第一季营收14.831亿(约2.16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7.956亿降17.4%。
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来,斗鱼的营收持续同比下滑,当然,对于斗鱼来说,更大的挑战是要加强自身内部治理。
5月8日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湖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派出工作组,进驻斗鱼平台开展为期1个月的集中整改督导。
斗鱼回应称将积极配合湖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作组的集中整改督导,认真按照监管要求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进一步优化平台内容审核机制,全面深入清理不良信息和内容。
具体来看,斗鱼2023年第一季度直播服务营收为13.6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7.272亿元下滑20.7%。斗鱼2023年第一季度广告和其他营收为1.141亿元,与2022年同期的6840万元增长66.6%。
斗鱼2023年第一季度平均移动MAU(月活跃用户)达到5020万,而2022年第一季度为5510万。斗鱼2023年第一季度平均付费用户数量达到450万,而2022年第一季度为640万。
斗鱼Q1成本13.066亿同比下降15.8%
斗鱼2023年第一季度成本为13.066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5.519亿元下滑15.8%。
其中,斗鱼2023年第一季营收分享费和内容成本为10.844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3.406亿元下降19.1%;带宽成本为1.245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519亿元下降18.0%。
斗鱼Q1毛利1.765亿毛利率11.9%
斗鱼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润为1.765亿元,而2022年同期为2.438亿元;斗鱼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11.9%,而2022年同期为13.6%。
斗鱼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为9070万,较2022年同期的1.864亿元下降51.3%;研发开支7230万,较2022年同期的1.163亿下滑37.8%;总务及行政开支为598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9010万元下滑33.6%。
斗鱼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运营收入为1900万元,而2022年同期其他运营收入为4780万元。
斗鱼Q1运营亏损2728万运营利润率-2%
斗鱼2023年第一季度运营亏损2730万元,而2022年同期运营亏损1.012亿元;斗鱼2023年第一季度运营利润率为-2%。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斗鱼2023年第一季度调整后的运营亏损为2730万元,而2022年同期运营亏损6800万元。
斗鱼Q1净利1450万上年同期为亏损
斗鱼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450万元,而2022年同期净亏损8690万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利润为2580万元,而2022年同期净亏损5250万元。
截至2023年3月31日,斗鱼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短期和长期银行存款为65.971亿元(约9.606亿美元),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68.088亿元。
|
-1
|
|
5月24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香港论坛”活动中,香港特首李家超针对国泰航空机组人员歧视非英语旅客事件表示:“有关香港国泰航空的乘务人员对乘客的不尊重行为表示痛心。”李家超表示,这些言行伤害了香港和内地同胞的感情,破坏了香港一贯以来尊重共同文化的价值观,我已向国泰行政总裁林绍波指出,破坏香港形象,伤害香港内地同胞感情的严重行为,虽然三名空乘已经被解雇,但类似情况不容再发生,国泰要提升顾客服务文化,不负我们对国泰的期望。
【回顾】
5月22日,国泰航空一名旅客于小红书发帖“举报国泰航空后舱空乘歧视非英语乘客们”,称自坐下后,便不断地听见后舱乘务员开始用英文、粤语抱怨以及歧视旅客。相关事件发生在5月21日国泰航班CX987上,曝光后在网络上迅速发酵。
就此事,国泰航空于5月22日晚间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我们已知悉有关旅客在国泰航班CX987上的不愉快经历,对此深表歉意。我们已经联系相关旅客进一步了解情况,并会进行严肃调查处理。”5月23日再次发布声明回应称,已暂停有关空中空服员的飞行任务,即时展开内部调查,并会于三日内公布处理结果。当日深夜,国泰航空公布已对3名涉事的空中服务员予以解聘。国泰航空行政总裁林绍波重申,对于个别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及道德准则的行为,国泰航空将秉持“零容忍”的态度,绝不姑息。
南都记者注意到,举报者提出了让三位涉事乘务对歧视言论公开道歉等诉求。对此,国泰航空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公司已注意到相关诉求,目前仍在认真调查核实情况。
5月23日深夜,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发表声明称,“我十分痛心国泰航空公司部分机组人员的不当言论,我已向国泰航空表达高度关注,并要求管理层立刻改善服务。”
|
-1
|
|
近日,汽车融资租赁服务提供商——喜相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喜相逢”)第七次递表港交所向香港主板发起冲击,华富建业企业融资为独家保荐人。
喜相逢更新后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喜相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5亿元、11.7亿元和11.4亿元人民币。
多次递表也引起了证监会的关注。在近日下发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中,证监会国际部要求喜相逢说明先后六次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未完成发行上市的原因和联交所问询情况。重资产模式现金流承压
业内人士指出,喜相逢对于上市募资的执着,或源于自身资金压力。身处资本密集行业,除销售渠道开发及营销成本外,零售汽车融资租赁公司需要庞大的流动资金。
作为喜相逢的主要收益来源,汽车零售及融资业务对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在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占公司的收益总额分别为79.7%、86.4%及87.4%。
“我们的汽车零售及融资业务通常需要先购买汽车,然后通过融资租赁将汽车销售予客户。汽车购买及相关费用需要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就汽车融资租赁应收款项而言,客户根据租期(一般为两至四年)按月支付予我们。”喜相逢在招股书中表示。
这也意味着,在“先买车再卖车”的重资产模式下,一旦出现周转不畅或零售业务销量下滑,现金流的稳定便无法保障。
此外,车辆的存货周转也同样重要。报告期内,公司的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平均存货周转日数为96天、54天及58天。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喜相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5亿元、11.7亿元和11.4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234.1万元、3411.2万元和7891.3万元。
看似稳定的利润增长背后,现金流量净额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和2022年末,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为-7740万元和-7400万元。喜相逢也在招股书中坦言:“倘若公司未来无法取得额外融资或市场利率出现不利变动,公司业务或会蒙受重大不利影响。”
为了应对现金流需求,喜相逢的选择是大量借款。2020年-2022年,喜相逢的每年借款分别为11.56亿元、13.83亿元和17.13亿元;平均借款成本分别为8.0%、8.6%和8.5%。
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喜相逢的资产负债率也自然水涨船高。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4%、74.8%和75.1%。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承压的现金流,高企的应收款项也同样是喜相逢必须直面的一大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应收款项总额的账面值分别为10.79亿元、13.85亿元和15.75亿元。“我们的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不一定足以弥补潜在的信贷亏损并可能对本集团的财务表现产生不利影响。”喜相逢在招股书中表示。第二增长曲线难寻
事实上,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主营业务的乏力,喜相逢也在积极开发新业务。以经营租赁业务为核心的汽车相关服务,便是喜相逢重点开拓的第二增长曲线。
招股书显示,公司2018年与滴滴合作推出网约车租赁业务,同年11月获滴滴旗下北京车胜科技以3000万元认购3.41%股份。此外,北京车胜同意出资6000万元,认购由喜相逢发行、年息高达8%的可换股债券。同年年底,喜相逢开始为个人网约车司机提供汽车租赁解决方案。
然而,随着近期多地发布网约车市场风险提示,表示网约车数量已经饱和,行业景气情况逼近警戒红线。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网约车行业购车需求的减少,喜相逢的新业务增长面临更多挑战。
行业是否已经饱和,或许可以从相关的地方政策中窥见一斑。
5月5日,三亚市交通运输局官网发布通告表示,三亚近年来网约车平台及网约车数量快速增长,运力趋于饱和。为进一步维护网约车行业市场秩序,保障乘客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经研究,决定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核发业务。自5月5日零时起,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核发业务。
网约车行业的变动也同样对喜相逢的业务拓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来自汽车相关服务的收益分别为1.52亿元、1.59亿元和1.44亿元,在对应年度收益中的占比分别为20.3%、13.6%和12.6%,呈下滑趋势。
“我们的网约车出租率由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89.0%下降到2023年同期的68.3%,主要是由于我们于2022年11月及12月新购买的有关网约车经营租赁的897辆新汽车中,有666辆于2023年1月1日尚未完成申请及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于2023年第一季度并无完全投入运营。”喜相逢进一步指出。
根据信用中国公布的信息,喜相逢融资租赁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在今年2月和4月因存在使用未取得《租赁汽车证》的车辆从事租赁经营活动的嫌疑,被厦门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处以罚款。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是喜相逢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
0
|
|
中国网财经5月18日讯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近期发布的消息显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严格按照建筑业安全作业标准进行施工被处罚。
根据处罚信息,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的位于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号的有研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存在以下问题: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施工现场北侧金属围挡上安装的电伴热开关箱箱体破损,其引入的电源未按要求设置接地装置,其未在配电系统的末端处做重复接地,不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5.3.2条的要求;2、施工现场D栋使用的二级配电箱内相导体为铜芯导线,保护导体为铝芯导线,不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第8.1.2条第2款的要求。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上述行为违反2项安全作业标准,违反1项强制性条文,属于未严格按照建筑业安全作业标准进行施工,造成事故隐患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决定给予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处2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责任编辑:王晨曦)
|
-1
|
|
楚银保监复〔2023〕23号
云南武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小组:
你筹建工作小组提交的《云南武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小组关于云南武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分支机构开业的请示》(武农商银筹〔2023〕1号)等开业申请材料收悉。经审核,批复如下:
一、同意云南武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云南武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发支行等15个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名录见附件)开业,核准《云南武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核准云南武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为武定农村商业银行,英文名称为Yunnan Wud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英文简称为Wud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住所为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狮山镇中山路26号,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34460136.00元。
二、云南武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业的同时,原武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自行终止,其债权债务由云南武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继。
三、核准云南武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为:
(一)吸收公众存款;
(二)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三)办理国内结算;
(四)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
(五)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
(六)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
(七)从事同业拆借;
(八)从事银行卡业务(借记卡、金碧贷记卡);
(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
(十)提供保管箱服务;
(十一)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四、核准何春明、谢涛、生晓龙、张成武董事的任职资格;核准邓伟升、赵光枣、张开云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核准何春明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核准谢涛行长的任职资格;核准姜绍忠、朱子蛟副行长的任职资格;核准聂端行长助理的任职资格;核准李正贵董事会秘书的任职资格。
五、你筹建工作小组应自我分局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之日起10日内持申领金融许可证的材料,到我分局领取云南武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支机构金融许可证,上缴武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及其分支机构金融许可证,持新颁发的金融许可证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六、云南武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应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6个月内开业。未能按期开业的,你筹建工作小组应当在开业期限届满前1个月向我分局提交开业延期报告,开业延期不得超过一次,开业延期的最长期限为3个月。未在规定时限内开业的,本开业批准文件失效,由我分局办理开业许可注销手续,收回金融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未尽事项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此复。
附件:云南武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支机构名录
楚雄银保监分局
2023年5月19日
|
0
|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5月15日通报,据广东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广东省委批准,广东省纪委监委对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原党组副书记、厅长顾幸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顾幸伟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政治意识淡薄,不落实巡视整改要求;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的车辆;违背组织原则,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为官不廉,利用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私欲膨胀,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涉农项目审批、资金补贴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顾幸伟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洁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广东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广东省委批准,决定给予顾幸伟开除党籍处分;由广东省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顾幸伟简历
顾幸伟,男,汉族,1963年3月生,江西广丰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广东省委农办副主任;广东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广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扶贫办主任;广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
|
-1
|
|
游戏代练已经成为了游戏行业的常态,有需求的地方就有游戏代练。
近日,据新浪黑猫投诉平台消息,不少玩家投诉反映游戏代练平台代练通代打人员在接单后恶意挂机毁号,删除好友。玩家联系平台客服要求处理时,客服却让自行协商。还有玩家投诉称:代练通平台售后没保障,代打不按约定打单、毁单,申请平台仲裁失败,接单前承诺的违约扣除保证金一分没扣,平台对玩家的游戏财产保护机制形同虚设。截至目前,代练通累计投诉2728条,暂无任何回复。
游戏代练一直游走于灰色的地带,对于游戏开发者来说,代练严重影响了游戏的公平环境。对于玩家来说,恶意毁号等行为也难以保障自己的游戏财产安全。
谁是代练通?
从黑猫投诉来看,众多玩家投诉的是一款名为代练通的App。从代练通官网可以发现,这是一家专注游戏代练的公司。主要涉及服务内容有王者荣耀代练、英雄联盟代练、原神代练、和平精英代练等游戏。官网信息显示,代练通隶属于长沙代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注册资金1000万,现有员工100余人,目前代练通注册用户已经超过3000万,公司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一家专注于游戏交易服务、运营和研发的互联网公司。
财经网科技在代练通App上注册成功后,发现代练通App上服务游戏基本上涵盖了市场热门游戏,同样也包括新出的热门游戏,比如《崩坏:星穹铁道》。在代练通App上,不仅有代练业务,还有陪练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注册账号时,并未出现对于未成年人的限制举措,也就是说,未成年人可以很快注册成功,然后在平台上找代练或成为代练。此外,代练通App的商城上还出现出售游戏账号的业务。
信息显示,代练通公司最近的一次诉讼是关于网络合同纠纷被起诉。从玩家到黑猫投诉平台投诉的原因来看,因为网络合同纠纷被起诉也就不奇怪了。
游戏代练一直游走与灰色地带,随着热门游戏的出现,游戏代练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而这一产业也养活了众多代练公司。打开苹果应用商店,只要搜索游戏代练关键词,就会出现咕噜代练、代练丸子、代练猫、代练妈妈等几十款代练软件。
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游戏代练企业相关企业500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10余家,新增注册企业增速达2.6%;从地域分布来看,陕西以近60余家位列区域首位;黑龙江与吉林并列第二位,分别拥有50余家;湖北、福建以近40家并列第三;从成立时间来看,超8成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5年内,成立于10年以上的相关企业占1.8%;从企业类型来看,超7成的相关企业属于个体工商户。
游戏产业分析师张书乐此前接受财经网科技采访时表示,一款游戏能否常青,除了游戏本身的设定外,也在于对游戏公平环境的维护,此前如外挂、私服甚至可能对优质游戏带来毁灭性打击,而代练的危害则较为隐性,但对于游戏内的公平性的影响也是存在的。
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主任李洪表示,代练本质上也是一种作弊机制,玩家花钱购买自己能力之外的优势。但因未成年人也可以通过代练的方式参与游戏,所以代练比“外挂”的危害更大。这一情况也使游戏“防沉迷”机制形同虚设,加剧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社会问题。
代练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
前段时间,腾讯起诉爱代公司胜诉一案也可以为游戏公司和代练公司间的博弈提供重要理论依据。4月21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爱代公司与腾讯之间案件,并当庭作出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一审判决案涉代练公司赔偿腾讯方面经济损失及其他合理开支60万元,并在相关竞技App刊登声明、消除影响。
二审法院认为,爱代公司提供代练服务直接影响腾讯公司及其用户真实体验,对腾讯公司的商业信誉产生了负面影响。爱代公司利用《王者荣耀》游戏的知名度、用户的黏性、未成年人玩游戏受限等性质,极具市场竞争优势,获取非法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也使得未成年人防沉迷保护机制落空,损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并由于账号转借可能产生诸多的道德和法律风险,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为此爱代公司的行为不应当被法律所提倡,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此次案件的判决,也为游戏公司与代练公司直接纠纷提供蓝本,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腾讯起诉代练公司胜诉,事实上已经给代练公司是否破坏游戏自身以及游戏产业的公平性做出了法律上的裁定,对于代练行业而言,其本质上依托于游戏而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都将不再存续。
从玩家的角度而言,找游戏代练难以保障自己的游戏资产的安全。有玩家投诉反映游戏代练平台代练通代打人员在接单后恶意挂机毁号,删除好友。玩家联系平台客服要求处理时,客服却让自行协商。这个过程不仅维权难还费时费力。前不久,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了一起游戏代练人员恶意毁号案,判决某代练服务经营者赔偿玩家损失。
作为可以找代练或做代练的平台,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也会出现漏洞。此前据媒体报道,游戏玩家安徽小伙陈某找了一名代练,殊不知,代练竟是一名“小学生”,代练期间因作弊导致封号。陈某为此与小刘的父母交涉,因赔偿金额未达成一致,故而成诉。考虑对方是未成年人,在经过几番交涉后,小刘父母支付陈某4000元,陈某向法院申请撤诉。
李洪江律师表示,由于旺盛的市场需求,代练在我国已经属于长期存在的灰色产业,一直未被监管机关明令禁止。要想完全杜绝、打造公平的网络游戏环境,还需要长期的规制。长远来看,代练行为有违公平竞技精神,并且存在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所以,清理代练行业乱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1
|
|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罗湖监管局公布一条行政处罚信息,涉及深圳画美医疗美容医院广告违法案。具体信息如下: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深市监罗处罚〔2023〕稽47号
处罚名称:深圳画美医疗美容医院广告违法案
处罚类别1:罚款
处罚类别2:
处罚事由:广告违法行为
处罚依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2006修改)/第二十二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据《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处罚,对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并处一至六个月暂停发布医疗广告、直至取消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医疗广告经营和发布资格的处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对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医疗广告内容涉嫌虚假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根据需要会同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作出认定。
处罚结果:罚款10199.3元
行政相对人名称:深圳画美医疗美容医院
行政相对人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工商登记码税务登记号居民身份证号码91440300MA5ENR6Y41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苏**
处罚决定日期:2023-05-16
处罚机关: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罗湖监管局
地方编码:
当前状态:
备注
|
-1
|
|
5月30日晚间,蓝光发展(600466.SH)发布公告称,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公司股票将于2023年6月6日终止上市暨摘牌。
公告显示,终止上市的原因是2023年4月6日至2023年5月9日期间,蓝光发展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根据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上述情况股票终止上市情形。上交所决定,将在2023年6月6日对蓝光发展股票予以摘牌、终止上市。
目前,蓝光发展已停牌14个交易日,停牌前股价为0.4元/股,总股本30.35亿元,总市值12.14亿元。
根据规定,蓝光发展应当立即安排股票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等证券交易场所进行股份转让相关事宜,保证公司股票在摘牌之日起45个交易日内可以转让。
蓝光发展称,已委托山西证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办理证券交易所市场登记结算系统股份退出登记等事宜。股东可到山西证券或其他具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业务资格的代办券商办理股份重新确认、登记和托管手续。
据悉,蓝光发展成立于1990年,有“四川一哥”之称。2015年,蓝光发展完成借壳迪康药业上市。上市后,蓝光发展凭借顺应行业高速发展大举扩张,仅用4年便实现从百亿到千亿规模的突破,进入TOP30房企行列,股价一度突破13元/股。
但好景不长,2021年7月,因一笔24.84亿元债务未能如期兑付,蓝光发展陷入流动性危机和资金链紧张的问题。2021、2022年,蓝光发展曾通过卖资产、卖项目、大幅缩减子公司数量等手段“自救”,至今没有好转迹象。
截止2023年5月15日,蓝光发展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合计425.56亿元(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债务融资工具等债务形式)。
进入2023年以来,A股已有10家房企股价低于1元/股,其中,ST中天和ST美置连续20个工作日股价低于1元/股,或触发强制退市。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表示,多家房企面临退市一方面说明了此次市场的复苏是曲折的,虽然1季度市场成交回升明显,但不足以代表行业的债务危机解决,进入4月,市场交易规模冲高后回落,行业市场情绪再度下降,出险房企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股价触发低于1元,加速了出险房企退市。
“房企集中退市的现象也在预期之内,是房地产高速发展之后的必然阶段”,王小嫱称,近年来,随着高杠杆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发展,房企格局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出险房企逐步退出必然趋势,此次退市也是房地产业的优胜劣汰的表现。
|
-2
|
|
“我在等你退押金,你却开了咖啡厅。”日前,超千万ofo用户没能等到退还的押金,反而迎来了被限高的ofo创始人戴威在美国再次创业的消息。
据媒体报道,2022年2月,一个名为About Time Coffee的咖啡连锁品牌亮相于美国纽约,至今相继开设了5家门店,并筹集了来自知名投资机构的千万美金支持。
“当时拿到投资也是因为他们的创始人。”一位知情人士向蓝鲸财经记者如是说。而他所提到的创始人,即是戴威。
据了解,90后的他,是曾经风靡全国的小黄车ofo创始人。他在国内最早提出了共享单车概念,并在小范围内应用起来,然而,好景不长,受到新成员入局、资金链断裂、融资不顺等影响,小黄车“倒”在了路上,直至今日,ofo千万名用户押金未退、供应商贷款未还,戴威也因此身负高达40条限消令。
“如此一个失败的创业者为何还能吸引知名机构投资?”、“跑去美国开咖啡店,戴威究竟打的什么算盘?”一时间,网络上相关讨论不绝于耳,若抛开结果,从戴威的个人经历来看,上述问题又能否找到答案?
颠覆式的共享生意,ofo却倒在路上
身为北大学子的戴威,是一名十足的学霸,其家境也是十分优渥。据媒体报道,其父亲戴和根曾先后担任中铁四局总经理、中国中铁总裁等职位,现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可谓含着金汤勺出生,且集众多优质资源于一身。而由此打造精英式的培养,也让其在日常生活中,拥有着更加开阔的思维和灵感。
“有没有可能通过共享的方式解决校园自行车的问题呢?”
在2016年的一次演讲中,戴威提到,自己曾在本科4年丢了四辆自行车,再加上平时也会遇到有急事,但自行车却不在身边的情况。因此,与社团成员讨论起首个校园共享单车平台的事情。
说干就干,经历完头脑风暴后的三个月内,戴威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
“2014年我们拿了第一笔天使投资,当时100万,做的是骑行旅游,希望把它做成一个产品,但是到2015年5月,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市场,当时公司只有400元,于是我们做出了转型,做了现在的共享单车项目。”戴威如是说。
而这个共享单车项目,即以“互联网+自行车”模式的小黄车ofo。
据了解,彼时的戴威,借助曾经学生会主席的身份,成功号召了2000名师生贡献出自己的单车,并于2015年9月7日正式上线ofo共享单车项目,首日便收获200个订单,首月日订单突破3000。
此后,尝到甜头的戴威,通过不断找渠道融资,将这一共享单车生意带出了北大校园,直至走向全国。这期间,不乏北京唯猎资本、金沙江创投等机构支持。
然而,前期较为顺利的创业经历,似乎也让戴威在后续面对困难时有些不知所措。媒体报道称,在ofo快速扩张的2017年,共享单车也成为资本市场最大的风口,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市场上有超过100个共享单车品牌。
于是,烧钱比拼、价格战等等拉开序幕,各品牌的资金链也逐渐面临挑战。与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玮卖身美团的选择不同,戴威在融资过程中,因为自己的坚持而几度碰壁,而失去支持的ofo,也难以再维持规模发展,加之此前因规模放弃产品质量,导致用户体验不佳,以及政策变化等。
最终,小黄车倒在了这条共享之路上。
1600多万人押金退还无果、合作商款项未结……戴威本人也背负着高达40条的限制消费令,ofo项目散落一地鸡毛。
海外咖啡的“二次创业”,国外能赚?国内能还?
而曾经信誓旦旦说要将其打扫干净的戴威,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逐渐销声匿迹。直至日前,美国纽约咖啡店项目“About Time Coffee”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的推广发酵,才让国内网友再次注意到这位90后创始人的踪影。
“这是打算国外挣钱国内还吗?”“国内老赖,跑去国外幸福生活了?”一时间,关于戴威二次创业的动机,网友们讨论热火朝天,不过,其中原因究竟如何,外人也无从可知。
据了解,About Time Coffee成立于2022年,CEO为Marian Chen。关于戴威与该项目的关系,Marian Chen在一次采访中提及,戴威为公司小股东,他帮助组建了公司团队并安排了与投资者的会面。
截至目前,About Time Coffee已经以4000万美元的估值筹集了1000多万美元资金,其中不乏IDG、真格基金等知名机构。虽为小股东,但戴威在项目融资中起到的作用不小。一位接近“About Time Coffee”跟投机构的员工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该项目拿到投资也是因为戴威。
图片来源:聊天记录截图
对此,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无论ofo怎么样的失败,但它毕竟曾经辉煌过,曾经也算是一家引领一代风口的企业,所以戴威的创业或多或少都还会值得一些机构的关注,而且戴威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有背景的创业者,他自身的资源是非常强的,所以能有投资机构,特别是知名机构的支持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不可否认,失败并不意味着被“一票否决”,若是经历过失败经验教训成长而来的二次创业者,或许成功概率会更大。“但在美国开咖啡店,无异于国外品牌在中国开茶馆、火锅。”业内人士坦言。
那么,在此情况下,戴威究竟如何定位About Time Coffee?
“方便、快捷、包装。”上述跟投机构员工给出了三个关键词,在他看来,主要吸引人的地方应该就是About Time Coffee的包装设计。
蓝鲸财经记者在小红书平台注意到,部分网友分享了其在About Time Coffee店内购买的易拉罐咖啡,里面加入了珍珠等小料,有中式奶茶的样子,而这也是它的特色之一。
除此之外,About Time Coffee似乎还采取了与ofo同样的烧钱策略来吸引用户,据网友透露,除了首次注册赠送5杯饮品外,店内产品均价也低于星巴克。
“美国人在咖啡方面喝的很粗糙,不像亚洲这么卷,对咖啡的功能性要求更多一些,因此这边大部分是商业咖啡,精品咖啡连锁品牌较少,唯一做得比较好的就是blue bottle,但其实也一般。”上述跟投机构员工如是说。在他看来,于美国市场而言,精品咖啡的潜力巨大。
不过,他也指出,About Time Coffee瞄准的似乎还不是精品咖啡这一潜在赛道,反而更像是创意饮品。
而这个仅5家门店的创意饮品品牌,在媒体披露出的消息中,似乎已拥有了2亿美元的估值。“这绝对不是合理的区间,只能够说是戴维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但这个故事能否被市场认同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江瀚如是说。
“齁甜、咖啡味道一般,也没有现磨的感觉,整体就是甜味喧宾夺主。”从目前消费者反馈来看,About Time Coffee门店的生意似乎不佳,且产品口味不好。在此背景下,这类走网红路径的创意饮品,能否在市场长久留存?还是未知。
图片来源:小红书平台截图
虽然对“二次创业”新项目抱有诸多不确定性,但人们也十分关注限消令下的戴威,为何能跑去美国?而获得融资后的他,还能否有机会归还大家的押金?
对此,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刚律师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虽然他本人在国内成为被执行人,但并不影响他在国外融资、创业,很可能美国当地的法律应该没有因为他在中国欠债而禁止他融资、创业。另外,他在美国的融资如果没有转化成为ofo名下的财产且没有进入中国的话,中国的法院依法无权强制执行这些融资。因此,网友期望他将融资或个人在国外的资产用于退还ofo中国用户的押金,只能是期待他有道德良知。
|
-1
|
|
2023年5月22日,至纯科技(603690.SH)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上海至纯洁净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据申报材料显示,此次至纯科技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将不超过(含)180,000.00万元,用于“单片湿法工艺模组、核心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至纯湿法清洗设备及高纯工艺设备北方产业基地项目”、“启东半导体装备产业化基地二期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债务。《问询函》内容主要围绕募投项目必要性、融资规模以及效益测算、前次募投项目、财务性投资、公司业务与经营情况五方面进行。
关于本次募投项目必要性,《问询函》要求发行人说明:本次募投项目与公司主营业务、前次募投项目在产品、技术、生产工艺及设备等的区别与联系,公司在前次募投项目尚未实现效益的情况下实施本次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及主要考虑,是否涉及重复建设;结合报告期内系统集成与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情况、主要技术路线,公司所处行业地位,本次募投项目主要产品价格、市场供求关系等变化情况、公司在技术、人员、专利等领域的储备情况,说明本次募投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结合公司竞争对手产能及扩产安排、意向客户或在手订单、公司业务发展规划、目前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情况、前次募投项目主要产品的产能实现情况等,说明本次新增产能的合理性、新增产能与公司业务发展情况的匹配性、新增产能具体消化措施;上述募投项目土地权证办理情况,预计取得时间,是否存在办理障碍,相关不利因素是否可能影响本次项目顺利实施,是否已充分提示相关风险;公司及控股、参股子公司是否从事房地产业务,本次募集资金是否投向房地产相关业务,公司主营业务及本次募投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关于融资规模以及效益测算,《问询函》要求发行人说明:本次各募投项目中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具体内容及测算过程,建筑面积、设备购置数量的确定依据,与新增产能的匹配关系;效益预测中产品价格、成本费用、毛利率等关键指标的具体预测过程及依据,与公司现有情况及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比较情况,效益预测是否审慎、合理;结合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及受限情况、各项支出计划、未来经营现金流入等,说明本次融资规模及补充流动资金规模的合理性,相关非资本性支出金额是否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30%。
关于前次募投项目,要求发行人说明:公司首发募投项目是否进行效益预测,无法单独核算效益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波汇科技在建项目原计划建设周期、长期未完工的原因、预计完工时间,是否存在推进障碍;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债的募投项目2021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22年末才初步试生产的原因,募投项目实际效益情况及未实现预计效益的原因,相关不利因素是否对本次募投项目效益实现产生影响等问题。
关于财务性投资,要求发行人说明:相关对外投资的具体时间、是否属于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以获取技术、原料或渠道为目的的产业投资等情形,与公司主营业务是否存在紧密关联及合作安排,是否属于财务性投资;公司最近一期末是否持有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本次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至今发行人新投入和拟投入的财务性投资情况,是否已从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中扣除。
关于公司业务与经营情况,要求发行人说明:系统集成及材料业务于2022年销售收入大幅增长、设备业务于2021年销售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与同行业公司变动趋势是否一致,两类业务的主要销售客户及销售金额,结合新增客户的主营业务、资信状况、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说明相关交易增加的合理性;影响非经常性损益的主要项目及变化原因,相关会计计量是否准确;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与净利润变动趋势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报告期内应收账款金额大幅增长的原因,与营业收入的变动情况是否匹配,结合系统集成业务与设备业务各自的回款周期情况,说明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应收款主要对象和期后回款情况,说明应收账款是否存在较大回款风险,坏账准备是否充分等问题。
|
-1
|
|
16日,新美星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该文件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之一何德平因操纵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违法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公司至今仍未披露该事项。当日新美星下跌1.33%,报6.67元,总市值不足20亿元。
关注函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何德平因操纵证券市场行为,没收违法所得 4783.55万元,并处以同等金额罚款,其中对何德平、黄秀芳罚款2391.78万元。因为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对何德平给予警告,并处以 40 万元罚款。此外,还对何德平采取 3 年市场禁入措施。关注函要求公司向实控人何德平核实相关情况,说明至今仍未披露上述事项的原因,同时说明上述处罚决定对公司的影响。
对此情况,新美星至今未向投资者发布公告。按照规定,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等情况时,应当立即通知公司并配合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资料显示,新美星是一家为液态产品工厂提供产存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总集成总承包服务的公司,为用户提供水处理、前调配、吹瓶、灌装、二次包装、智能物流设备等成套智能装备及产存一体化解决方案。一季报显示,新美星实现营收2.47亿元,同比上升43.88%;归母净利润1563.91万元,同比上升23.18%。截至报告期末,何德平持股公司31.71%的股份,其与公司现任董事长何云涛系父子关系,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
-1
|
|
5月26日,云南证监局发布了3份监管函,均指向太平洋证券及其下属员工违规发布研报的问题。
其中,5名人员因没有取得分析师资格,便撰写研报对外发布,构成违规;2名分析师则因发布流程违规、研报部分内容信息不规范等问题,构成违规。
实际上,早在5月23日,太平洋证券便发布公告称,其于5月22日收到云南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云南证监局采取监督管理措施的原因系太平洋证券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存在若干违规行为。
“这几个人写的研报,最近没有突然出现了不好的舆情或者影响。看起来像是监管驻所检查的结果,发现了他们很多细节上的违规。但是监管为什么驻所检查,还要看看后续的情况,如果接下来有其他券商、分析师陆续收到监管函,可能是监管开启了一轮对研究所业务的合规检查;如果没有,有可能是研报因为什么事被举报了,不排除个人投资者因为用了投顾服务亏钱这种事。”有机构人士称。
7名工作人员受罚
云南证监局今日对太平洋证券及其下属员工一连下发了3份监管函。
其中,《关于对刘国清、崔文娟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称,2人在太平洋证券工作期间发布的某研究报告,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未记载分析师证书编码,个别数据计算有误;二是该研究报告由撰写人提交后,组长于当日同一时间通过审核。
由于上述行为构成违规,因此对2人出具警示函。
《关于对王希、伍兆丰、况英、何展聪、戴梓涵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则称,5人在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期间,在未注册登记为证券分析师的情况下,以分析师名义对外发布研究报告。
由于上述行为构成违规,因此对5人出具警示函。
云南证监局《关于对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称,认定太平洋证券在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中存在以下违规行为:
一是5人未取得分析师资格,但以分析师名义对外发布研究报告,其中4人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均注册为“一般证券业务”;1人既未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也未注册为“一般证券业务”。
二是合规审核于2021年11月8日已关注到某员工的证券分析师资格问题,但迟至2022年4月8日,该问题仍未解决。
三是抽查的个别研究报告未记载分析师证书编码,个别研究报告数据计算有误。
四是公司《研究院撰写及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管理办法》第64条将“公司评级”根据“个股相对大盘涨幅”情况分为5级,抽查的2篇研究报告也均在报告的尾部引用该评级,但“大盘涨幅”并未明确指明为何种指数。
五是抽查的某研究报告由撰写人提交后,组长于当日同一时间通过审核。
由于上述行为构成违规,因此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
云南证监局称,太平洋证券应认真学习中国证监会监管规定,采取措施加强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管理,认真落实监管要求,严肃内部问责。同时,要求太平洋证券于2023年6月30日前按要求完成整改和问责工作、提交针对上述违规行为的书面整改报告。
太平洋证券公告回应称,公司高度重视上述问题,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落实相关决定,加强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管理。目前,公司各项业务经营情况正常,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年内已收两份“罚单”
根据证券业协会登记信息,截至5月26日,太平洋证券登记在册的分析师共有38名,登记在册的投顾有271名。
实际上,这已是太平洋证券今年以来收到的第二份“罚单”,而收到第一份“罚单”是由于资管业务违规。
1月17日,太平洋证券收到云南监管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原因系其资管业务违规新增产品规模。
决定书内容显示,太平洋证券于2017年3月设立并管理的‘太平洋证券宁静126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在期限匹配、估值方法上均不符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有关规定,按照要求不得新增规模,但仍违规新增该产品规模。
因此,云南监管局决定对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限制业务活动、责令处分有关人员的行政监管措施。
具体内容为,暂停太平洋证券资产管理产品备案3个月;作出处分相关责任人员的决定,对相关人员进行经济处分与问责;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云南监管局书面报告。
彼时太平洋证券公告称,公司高度重视上述问题,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落实相关决定。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事项不影响公司现有净值型产品正常运作,对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影响极小。
|
-1
|
|
在注册制下,新股的发行常态化,源头上不断有新的品种进入市场。不过,市场上的增量资金一直不见多,在存量资金的博弈下,有的新品种能分到的水恐怕就少了很多。
对于持有博拓生物的股民而言,近期的股价走势是令人揪心的。自从一年多前创下了前复权的高点149.5元以后,它的股价基本上都是震荡下跌的形态。而且,在今年一季度报的业绩披露后,它的跌势还加速了。
博拓生物的现价为31.55元,每股跌去了117.95元,股票总市值为33.65元。而在一年多前的巅峰,它的股票总市值为159.45亿元。125亿元的市值被蒸发掉了,若是有股民一直持有的话,那么市值缩水带来的懊悔感恐怕会让人难忘终生。
博拓生物在一年多前的发行价为34.55元,若以上市首日的成交均价计算,打新中签的股民每中一签的收益为22345元。在这当时也属于比较不错的打新收益了,不过,彼时的新股打新还是“神话”,中到即赚到。
从博拓生物的上市发行结果公告中可以看到,网上投资者缴款认购的股数为910.99万股,放弃的股数仅为1.05万股,涉及金额才36.32万元。与现在至少是百万元的弃购金额不是一个概念级别的。
博拓生物的主营业务是POCT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生殖健康快速检测试剂-棒型、生殖健康、毒品、传染病、心肌、肿瘤快速检测试剂-滴板型等。
在基本面上,博拓生物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04亿元,同比下滑89.81%;归母净利润为1189.94万元,同比下滑97.58%。
在股市里,“炒股炒的是预期”,一只个股的股价涨幅最终都是靠上市公司的业绩带动的,反之也是这个道理。博拓生物的股价走势不佳,应该也与它的业绩下滑太快有关吧?
对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公司解释称主要系新冠检测产品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导致本期收入大幅减少所致。
不过,上涨的次新股都是相似的,即业绩上升;相反,下跌的次新股都无法摆脱业绩的下滑。但是纵观市场的次新股表现,在上市之后还能进一步上涨的家数远小于下跌的家数。很多散户投资者看到新股在上市首日大涨就冲了进去,然后在第二个交易日就有可能体验到被套的滋味。
就好比沪深主板首批10只注册制新股,每一个都在上市首日大涨,绝大多数品种都实现了翻番的涨幅,甚至还有的出现了两次大涨临停的情况。可是,随着行情的推进,它们中的有些品种已经尘归尘土归土了,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
只不过,苦了那些受不了大涨诱惑而追高的散户投资者!其实,新股带给股民的教训已经深刻,但是不知道为何,还是有那么多股民奋不顾身地看见大涨就追高!
|
-1
|
|
5月25日,上市公司彤程新材(603650.SH)发布了《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提示性公告》。主要内容是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由Zhang Ning 女士、Liu Dong Sheng 先生共同控制变更为 Zhang Ning 女士一人控制,公司控股股东不变,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保持不变,不触及要约收购。
这一变动的原因是实控人夫妇离婚。根据公告本次实际控制人变更为 Zhang Ning 女士与 Liu Dong Sheng 先生离婚并解除一致行动关系所致。
上市公司表示,本次实际控制人变更前后,公司的控制权均由 Zhang Ning 女士主导,Zhang Ning 女士担任公司董事长,依然能够实现对公司的控制,且控制比例不变,不触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要约收购义务,不会影响公司经营的稳定性,不会引起公司管理层变动,亦不会影响公司的独立性和持续经营能力。
此前,Zhang Ning 为公司董事长,其直接持有彤程新材上市公司 0.14%股权,通过 RED AVENUE INVESTMENT GROUP LIMITED(以下简称“彤程投资”)持有上市公司 49.41%的股权,通过 Virgin Holdings Limited(以下简称“维珍控股”)持有上市公司 15.11%的股权,合计持有上市公司64.66%股权。Liu Dong Sheng 先生仅持有维珍控股 0.1%的股权,不参与公司经营。
据悉,2015年05月29日,Zhang Ning与Liu Dong Sheng基于夫妻关系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约定LiuDong Sheng在其投资公司运营期间,将继续在日常经营中与Zhang Ning保持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且将继续在拟向Liu Dong Sheng投资公司提出由股东(会)/董事(会)审议的议案或作出重大事项决策等事宜之前征询ZhangNing女士意见,并按照Zhang Ning女士决策及意思表示进行行动和决策。
而本次《一致行动协议》解除最后,其丈夫LiuDong Sheng通过直接、间接持有的股份及相关收益全部转让给 Zhang Ning 。按照5月25日收盘价估算,Zhang Ning持有的上市公司估值约140亿元。
2023新财富500富人榜显示,彤程新材的张宁家族以118.6亿元财富位居该榜单第326位。
公开资料显示,Zhang Ning出生于1974年4月,加拿大国籍、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居民,博士。1997年7月获得北京工商大学生物化学系学士学位;2002年9月获得英国华威大学工程商业管理硕士学位; 2006年6月获得长江商学院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15年6月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全球金融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Zhang Ning 自1999年8月创立彤程化工,先后担任彤程化工董事长、彤程有限(上市公司前身:上海彤程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Liu Dong Sheng于1973年出生,加拿大国籍,生物化工专业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于彤程有限设立至2012年12月期间在彤程有限任副总裁职务,负责人力资源部和行政部的管理工作。自2013年1月起,Liu Dong Sheng不再于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处担任任何执行具体事务之职务,并不再参与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
之后,Liu Dong Sheng于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未于任何公司担任执行具体事务性职务,处于休息状态;2016年9月后曾就职于诺玛(上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官网简介显示,彤程新材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自贸区的公司,公司主要从事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相关贸易业务,是全球领先的新材料综合服务商。该公司的核心产品主要是在电子材料,在汽车/轮胎有特种材料领域以及在生物降解材料。2022年,彤程新材实现营业收入 25亿元,同比上升 7.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98亿元,同比下降 8.71%。
某银行业私人银行专家表示,A上市公司的实际控人夫妇离婚的还真不少,闹剧也真不少,最严重相互举报最终一方“锒铛入狱”的也有。大多是对夫妻财产进行均分,像这样双方通过协商和法院调解的方式解决,且股权集中于其中一方,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降低了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也为杜绝了后续公司控制权再起纷争的隐患。
前述专家表示,“我觉得这样的方式不仅比较体面,对上市公司也更有利。”
|
-2
|
|
在5月19日举行的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精进电动董事长、总经理余平表示,“2022年,基于收入规模提升,高毛利的研发收入增长,销售额增加,摊薄固定费用等因素,公司毛利润和毛利率得到改善。”
数据显示,2022年,精进电动实现营收10.21亿元,同比增加38.62%;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3.88亿元,同比2021年,亏损缩小2.94%。对于这一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公司解释称,收入增加主要由于下游订单及运营恢复及新市场的开拓,但同时,该公司研发费用及在北美业务的投入加大导致利润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精进电动综合毛利率为4.59%,较2021年度上升8.36个百分点,首次实现毛利率转正。其中,主营业务毛利率由2021年的-5.23%增长到4.20%,上升9.44个百分点。
而在今年一季度,精进电动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同比减少31.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9.33%。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精进电动方面表示,主要系上年同期该公司有整车销售业务,本期未发生类似业务。该公司电驱动产品及技术开发与服务收入基本与上年度同期持平。
精进电动作为一家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企业,主要从事电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从收入结构来看,2022年,精进电动主要收入来源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占其主营收入的89.20%。其中,乘用车电驱动系统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商用车电驱动系统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
余平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补充道:“(今年)一季度的收入, 62.65%来自于乘用车,36.12%来自于商用车。”
产能方面,精进电动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正定、菏泽、余姚以及美国底特律设立了研发和生产基地。财报显示,该公司2022年现有产能为精进菏泽(山东)和精进百思特(上海)工厂,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0.20%和41.40%。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精进电动在今年一季报中提到对部分募投项目进行变更。其中包括:终止“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升级项目”,新增“北美仓储物流中心项目”。据悉。新项目计划时间自今年1月开始,为期24个月。
针对上述情况,余平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募投项目主要是因为受过去几年的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在原有的项目上进行了优化。目前除北美(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外,都进展顺利。北美项目公司在规划中,如果实施将会是一次性投入。”
今年3月底,精进电动为美国客户配套的“三合一”电驱动总成正式投产。据介绍,该条产线是其为北美三大传统车企之一的客户定制的全自动产线,具有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和三合一系统总成装配的综合能力。另据此前公告披露,该项目预计产量为25000套。
“这是客户的一个平台化产品,客户将把该系统应用于其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豪华车型和其他多个纯电动车型,覆盖多个国际知名品牌。”余平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精进电动董事,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谢文剑表示,“(‘三合一’项目)目前根据客户的滚动预测看,起量约从今年8月开始。但由于是第一年量产,客户和公司的重点工作还是保证公司产品和整车产品的平顺生产和质量保证。”
此次业绩会上,精进电动董事,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谢文剑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2022年,该公司前五大客户主要是Stellantis、上汽集团、北汽集团、菏泽城际公交、一汽集团。
“除北汽集团、菏泽城际公交外,其他客户业务以乘用车为主。”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其年度销售总额的55.86%。
当前,精进电动采取国内、外市场并举的布局策略,且以境内营收为主。具体来看,2022年,该公司实现境内营收6.29亿元,同比增长32.12%;实现境外营业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67.19%,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30.41%。
据精进电动董事,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谢文剑介绍,该公司商用车销售几乎全部面向国内市场。“2022年乘用车系统的销售额境内、外比例约为54:45。”
对于未来发展布局,谢文剑表示,“公司在商用车领域将进一步开发海外市场,乘用车领域在国内除与头部整车企业加强合作外,也会选择性参与一些非头部整车的项目。此外,公司将利用精进北美积极开拓海外乘用车客户。”
|
-1
|
|
地产界的“隐形地主”合生创展,也终于站在了钢丝上。
前不久,有媒体曝出,合生有约1亿美金的私募债获得持有人批准,将展期一年兑付。
消息一出,震惊四座,作为民营房企里为数不多的优等生,竟然藏着财报里没有披露的私募债。
并且,这些私募债居然没按时还上,还要延期!
要知道,按照过往的经验,一旦房企出现了信托或者债券延期的迹象,就相当于站在出险的边边上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除了私募债以外,媒体报道合生后续竟然还有一笔近7亿元的境外银团将于6月份到期。
这就让人很费解了。
在大伙的印象中,合生过得一直还算滋润。
以旧改和囤地起家,2004年成为首家销售额突破百亿元的开发商,直到2021年行业开始风声鹤唳,合生手中的资金还十分充裕——
充裕到愿意为了拯救许老板一掷千金,随时能掏出超200亿港元,去收购恒大物业51%的股份。
当然了,这个收购并没有成行,这两年,合生也几乎没有在公开市场拿地。
说到底,就好像没怎么大手大脚地花钱。
甚至在赚钱方面,和同行一对比,合生做得也不算差——
去年合约销售额同比下降近23%,降幅小于百强房企的平均值。
今年前4个月,销售总金额甚至有了10%的同比增长,销售单价逆势上行,站稳3.8万元/平之上。
那么,合生创展到底是怎么在一年半之内,从一家随时能掏出200亿港元的公司,落到连1亿美金的债务都没法还上的呢?
如果看报表,就会发现,资金的第一个去向可能是还债。
根据财报显示,合生去年的在手现金及存款只有184亿元,比2021年减少了近180个小目标。
总负债确实也在收缩,一年降了300多亿元,算是情有可原——
但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虽然整体债务在收缩,但短债收缩得并不多——
1年内要还的短债为近250亿港元,在手的184个亿现金根本无法覆盖。
更糟糕的是,那些水面下的隐性债务。
作为非标产品,在宣布延期之前,这1亿美元的私募债在合生的公开报表中几乎隐形。
在2022年的年报里,也只是稍微提了一嘴对外担保的“有关情况”——
截至2022年末,已为独立第三方的银行借款作出100%担保,担保金额约为25.3亿港元。
但更明确的,就没有指出了。
一般来说,母公司对外的担保可能会形成表外的明股实债。
换而言之,这是企业隐藏债务的一种类型,其他藏匿欠债的方式还包括发行永续债、虚增其他项目收益等。
也就是说,合生需要还的钱,可能比我们在报表中看到的还要多。
在支出方面,虽然几乎不在公开市场拿地,但细究一下,合生也有“水面之下”的大额支出——
比如旧改。
在发家地广州,据不完全统计,合生及其关联企业正式和网传介入的旧改项目达到14个之多,需要投入的总改造金额远超千亿。
其中,有接近7成是2019-2022年才介入的。
因为广州近年的旧改政策变迁,如今近一半的项目还卡在前期研究,或者是刚签约的状态,不能具体了解合生究竟花了多少钱,但旧改的特性,相信大家都是了解的——
前期投入多,费力不讨好,转化周期长,万一村民和政策出现什么新状况,又要往后推。
多少重仓旧改的房企,已经倒在了那些不确定性之中。
但这些似乎都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合生会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迅速“返贫”。
我们发现,真正造成大规模失血的,是另一个赌性十足的因素——
炒股。
合生的股权投资业务从2016年开始,2020年纳入主营业务板块,主要的投资范围是高科技和医疗科技公司。
前些年,合生曾发过一则公告公布持仓明细,Sea、小米集团、平安好医生、中国平安、汇丰控股、中国移动等公司赫然在列。
行情向好时,股市确实给合生带来过不错的收益,光2020年当年就录得80.3亿港元的收入,贡献力度仅仅次于地产板块。
浮盈高峰期时,光靠倒腾股票,合生就能比佳兆业、时代中国、美的置业等千亿房企辛苦一年赚得还多。
但好景不长,昔日狂热的基金卖不动了,备受追捧的中概股变成了股民唾弃的“中丐股”……
就这样,合生的“股神梦”也很快被打回了原形——
2021年,投资板块亏了近30亿港元,2022年,又亏了22亿港元。
要知道,合生每年的地产销售额不过三四百亿元,去年地产板块的核心利润不过25亿港元,这每年20多亿的失血,并不是一笔小的数目。
而炒股除了亏钱,也带来了其他的麻烦。
去年初,合生“辞退”了合作多年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
虽然合生劝退的理由是审计费用没达成共识,但普华永道在辞任函中给出了另一番答案——
在股权投资、物业项目的会计处理,以及投资物业的估值上,有些资料没拿到,无法完成审核流程。
简单来说,就是无法确认投资板块的盈亏,其他部分掺没掺水咱也不好说。
就拿投资物业来说吧。
2020年,合生的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才7.64亿港元,但到了近两年,却骤然增加到超百亿港元的规模。
对此,合生在2021年年报中的解释是,有3项物业转为投资性物业,但具体是哪3个物业这么幸运,能恰逢其时地逆势升值,合生也没有细说——
但正是靠着每年这100多亿元的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合生才勉强维持住了正向利润。
如果撇开这笔投资,合生的报表恐怕早就转亏了。
最后,再说几句。
首先,投资真的是需要谨慎的。
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如果把炒股当成主业之一,那就意味着收益有暴涨暴跌的可能性。
市场向好时,一年收入几十亿元轻轻松松,一旦牛市转熊了,到手的利润马上就会吐回去。
所以,如果一个地产开发商的主业是股权投资,而不是正经的建房卖房,那也就意味着利润的数字是不可预估,也难以持续的。
其次,想去辨别一个房企是否健康,光依靠财报和公告,真的很难了。
为了达到三道红线的监管要求,美化财报而被隐藏起来的非标债务,不用公之于众,一般人确实无法真正捋清楚。
只能说,财报好看,并不代表一家公司真的好,但财报难看,那公司就真的不太行。
还好,合生的土储结构还算不错。
地产板块有四分之三的土储位于一线城市,手上还囤着不少市中心的旧改,这样的土地素质,还是挺能打的。
也难怪,合生最近把压舱石都放在高溢价的高端产品——缦云系项目上了。
近期,除了债务延期以外,围绕合生的新闻就是缦云北京跻身区域销冠、缦云上海首开火爆、缦云广州持续热销的报道,甚至出现“缦云现象”一词。
合生对于卖房回款的急迫性,已经溢于言表了。
|
-2
|
|
佰奥智能(300836.SZ)公布,公司持股3,352,960股(占总股本的5.2363%)的股东庄华锋拟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838,240股(若此期间公司有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股份变动事项,应对该数量进行相应调整,但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变),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3091%。
持有公司股份3,775,200股(占总股本的5.8958%)的股东史凤华拟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943,800股(若此期间公司有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股份变动事项,应对该数量进行相应调整,但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变),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4739%。
如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减持期间为减持计划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之后的6个月内进行;如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的,减持期间为减持计划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之后的6个月内进行。如采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在任意连续90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合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如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的,在任意连续90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合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
0
|
|
今天中恒集团600252收盘价为2.46,微跌1.6%,近期高点是2.69元,时间是2023年5月8日,到现在已经持续13天。中恒集团600252已经从2.69元回调了0.23元,幅度为9.35%。
该股资金流向,主力资金净流出183.62万元,超大单净流入-17.46万元,大单净流入-166.16万元,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56.15万元,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75.36万元。
中恒集团赢家十二宫工具展示:600252今日股价最高价2.51,最低2.45,开盘价2.5,收盘价2.46,今日股价跌幅1.6%,今日日线以上下影阴线收盘,近一周股价呈下跌走势,在2023年5月9日到2023年5月24日完成下跌结构,下跌结构三个关键点位:结构顶部红色阻力线2.64,警戒线2.58,下跌结构底部2.49,目前K线下穿前方下跌结构底部。按照工具信号规则,当前跌破下跌结构底部2.49元位置,工具信号显示下方支撑带2.34元-2.04元。时间方面6月14日时间窗口。等待时价是否能在此形成共振,给出关注机会。运用时价工具信号,学会像猎人一样等待时机!(除权后结构价格会产生变化)
中恒集团600252所属概念为融资融券,口罩,证金持股。随着中恒集团的回落,融资融券概念近13天下跌3.74%,今日跌幅0.27%,口罩概念近13天上涨0.09%,今日跌幅0.32%,证金持股概念近13天下跌4.63%,今日跌幅0.33%。
综上:中恒集团600252自高点2.69元,经过13天,回落幅度达到9.35%,近期江恩时间窗为6月14日,距今还有20日。
|
0
|
|
江苏德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5月25日发布公告,公告称,公司持股 5%以上股东、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徐维钰拟减持股份数量不高于1,560,000股,拟减持比例不高于2%,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孙玉声拟减持股份数量不高于400,000股,拟减持比例不高于0.52%,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
目前,徐维钰持股数量为5,041,200股,持股比例为6.44%,孙玉声持股数量为2,016,000股,持股比例为2.58%。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内分泌治疗药物研发、生产、销售的医药制造企业,致力于为患者寻求和提供疗效确切、安全、价格公道合理的药物。
2022 年 7 月 18 日,第七批集采产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共采购 60 种药品,中选药品平均降价 48%,涉及 31 个治疗类别,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也包括肺癌、肝癌、肾癌、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同时本次集采首次引入“一省双供、双重保障”的方式,明确当中选企业出现中选品种不能及时足量供应或取消中选资格等情况,致使协议无法继续履行时,由所在省份备选企业供应相应的中选品种。公司在售产品盐酸吡格列酮片(30mg)中选本轮集中采购,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2 年 7 月 13 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网站(www.bse.cn)刊登的《江苏德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与第七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77)。
2023 年 1 月 18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医保发〔2023〕5 号)。本次目录调整,共有 111 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3 个药品被调出,最终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 2967 种,西药 1586 种,中成药 1381 种,中西比例基本持平,中药饮片未做调整。截至披露日,公司在售产品均被列入国家新版医保目录。
本次医保目录的调整紧紧把握“保障基本”的制度定位,重点将临床价值高、价格合理、能够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药品纳入目录,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利益原则,满足了广大参保人基本用药需求。同时本次调整引入了竞价机制、完善了续约规则、优化了评审程序,使得本次目录调整的科学性、规范性、精细化水平再上新台阶,实现了医保目录的“有进有出”,进一步优化了目录内药品结构,提高了用药保障质量和水平。
医药跟人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属于国家发展中重要的行业之一。在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将在短期内处于调整阶段。但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消费水平提升、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卫生体系制度的不断完善、三胎政策等将为医药行业长期稳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2022 年医药行业整体面临较为严重的转型升级压力。行业转型升级中去产能、去库存等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亟需加快增长动能的新旧转换。《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第一版)》和《药品年度报告管理规定》等制度的出台,体现了国家紧抓药品的监管。
公司的五大客户有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鹭燕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的五大供应商有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泰安瑞泰纤维素有限公司、迪嘉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福瑞康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
从该公司近五年的财务数据来看,近四年的营业总收入同比是增长的,增量良好;近四年归母净利润水平优秀;净资产收益率水平较好,盈利水平较好。
|
0
|
|
在中国头部造车新势力中,小鹏汽车居然成了掉队最远的那一个。
5月24日,公司Q1业绩披露,疲态尽显。销量和收入大幅萎缩,甚至又回到了3年前的负毛利率时代。
小鹏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最早成立、产品最先量产交付,也在2021年率先跨过10万辆年交付,高居造车新势力榜首。
如今,它与同行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真的,有点悬了。
Q1业绩拉胯
小鹏汽车再一次让外界和投资者失望了。公司2023年Q1业绩,可谓惨不忍睹。
此前,市场预估,小鹏汽车Q1的营收约为42.2亿元、净亏损18.98亿元。等到5月24日业绩披露,没有惊喜、只有惊吓。
今年前三个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3亿元,环比下降21.5%,同比降幅更是达到45.9%。净亏损远高于市场预估,达到23.4亿元,与去年Q4的-23.6亿元基本持平,与上年同期的-17.0亿元相比,亏损额进一步加大。
目前,中国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均处于跑马圈地、前期投入、扩大规模的爬坡期,烧钱换市场是主流。可是,当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整体向上的市场中,烧钱也换不来规模增长时,其成长性就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导致小鹏汽车收入下降的直接原因,就是它的车子卖不动了。
从2022年Q1开始,小鹏汽车持续5个季度交付量环比下滑,到今年Q1,单季交付量已仅剩1.82万辆,环比下降17.9%,同比几近腰斩。
去年10月,由特斯拉发起的新能源汽车价格战中,小鹏选择了跟进。今年1月,小鹏汽车宣布调整旗下G3i、P5、P7等车型的价格体系,起售价分别降至14.89万元,15.69万元和20.99万元,最大降幅约为13%。
即便这样,仍无法挽救销量,进一步危及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原本,经过多年的发展,头部造车新势力,已告别了亏本卖车的阶段。可是,小鹏汽车居然开了一把倒车。今年Q1,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下滑10.5个百分点,仅有1.7%,汽车销售毛利率更是又回到3年前的负毛利率时代,为-2.5%。
对于一季度拉胯的业绩,小鹏汽车方面表示,“这只是短暂现象”。
对于Q2,小鹏方面仍然信心不足。给出的销量预期为2.1万-2.2万辆,同比下滑超过36%;总收入为45亿-47亿元,同比降幅也在36%以上。
继5月24日小鹏汽车[XPEV]大跌5.05%后,昨日,小鹏汽车-W(09868.HK)再度暴跌9.26%。
寄希望于G6
小鹏将后续的希望,寄托在了P7i和即将上市的G6身上。
过去,小鹏汽车凭借P5和P7两款车型,吸引了一部分年轻用户,推动整体交付量短期内大幅提升。
不同于传统燃油车,一款车可以卖数年,新能源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的特性,决定了其升级换代的周期已无限缩短。新能源车企只有加快推陈出新的节奏,才能持续赢得市场。
旗舰SUV G9曾被视作小鹏汽车冲击高端的关键一战,可是,在一场战役中,小鹏输得很惨。
为这款车,小鹏汽车预热了长达一年时间。去年9月21日,G9正式发布。公司创始人何小鹏耗时一个多小时,从技术、操控、乘坐、空间等诸多方面,对产品的优势,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他在发布会上,不止一次地说:“G9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
对于产品的市场前景,何小鹏也是信心满满:明年销量超过奥迪Q5,实现豪华大五座SUV连续月销过万。
可是,G9刚一发布,就因车型和配置的混乱,引发市场一顿吐槽。无奈之下,产品上市两天,公司就对G9各个版本全面调整,变相降价。
这样,仍没有换来销量。2022年10月,G9开始批量交付,年内累计交付仅为6373辆。
第一炮没有打响,后面就更难了。今年1月,G9卖了2200余台,之后几个月,再也没有突破千辆。
G9的失败,打乱了小鹏的节奏,出现了推新真空。
今年3月,小鹏汽车就旗下的畅销车型P7,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性能和充电效率方面进行了生机,推出P7i,起售价24.99万元,比P7高出4万元。
在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表示,P7i的订单超出预期,但由于供应链问题,产能暂时无法满足交付要求。6月开始,将和供应商大幅提升零部件产能,放大P7i的销量。
今年4月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小鹏发布了中型纯电SUV G6,这款全新车型能否大卖,被视作公司翻身的关键。小鹏汽车表示,将给予G6有竞争力的定价。何小鹏甚至认为,G6的月销达到P7的两倍,才是合理水平。
市场会给G6怎样的市场反馈,只有到下月上市销售,才能见分晓。
差距越拉越大
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着一张照片,李斌、李想、何小鹏三人面带微笑,拥肩而坐。在这竞争对手之间,是何等温馨、和谐的画面。
而就在昨天,两大民营汽车巨头长城和比亚迪,却因公开举报,引爆互联网。究竟是比亚迪部分车型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还是长城汽车涉嫌不正当竞争?
最终的结论,有待权威部门的调查。不过,我们要记住两句话:1、同行是冤家;2、同行最了解同行。你们去品,仔细去品。
扯得有点远了,让我们再回到本节的开头。三个出身于互联网的男人,几乎在同一时期,一起踏入新能源汽车这条河。很长时间,“蔚小理”就是头部造车新势力的代名词。
在它们中间,小鹏汽车成立时间最早,首款车型G3也率先量产交付,赢在了起跑线上。
凭借后续P5和P7两款车型的畅销,小鹏汽车于2021年,率先跨过10万辆交付线,领跑造车新势力。
然而次年,小鹏的销量增速急剧下滑,当期交付12.08万辆,与年初定下的保25万冲30万的目标相去甚远。
这一年,哪吒汽车以翻倍的销量增速,卖出了15.21万辆,雄踞造车新势力榜首,将小鹏汽车挤出了前三的位置。
今年以来,随着销量的下滑,小鹏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的排名进一步下滑。
尽管今年开局不甚理想,小鹏汽车仍表示,不会改变年销量增长30%的目标。接下来,何小鹏和他的小鹏,还有很大的硬仗要打。
|
-2
|
|
因为质量可靠,价格合理,金士顿内存、U盘等产品,在国内线上、线下都有不错的销量和口碑。不过也正因此,金士顿的牌子可能也会被不法分子盯上,制假售假谋取利润。
据报道,最近两年,因售卖的U盘侵犯“金士顿”注册商标,广东、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等多地的数百家图文广告店、电子产品店、文具店、手机配件店,被金士顿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5月22日,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一批类似案件开庭。
此前,这些案件已在各地分批次公开开庭审理、宣判。一些案件在开庭前已庭外和解,被告进行了私下赔偿。一些被告则积极应诉,最终法院判处赔偿原告数百元或二三千元。
大多数被告称,他们对售卖商品侵犯注册商标一事毫不知情,且商品系从第三方购买,原告应该追究第三方的责任。
这些被诉侵权的U盘,最明显的标识之一,是印有一个侧脸“人头图案”,而这图案正是金士顿的Logo。
有商家称,他们只是从第三方购买相关产品,且U盘的商标、包装均与正品相同,他们无法无法凭借肉眼去辨别其真伪。店铺店主和员工并不具备识别此类产品真伪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故对售卖商品侵权事项毫不知情。
对此,各地法院均酌情做出判决。例如,昆明中院指出,被控侵权商品的外包装及商品外观标识,与第2024537号商标“KINGSTON”的字母一致,仅大小写和字体不同,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难以区分。
最终,昆明中院酌情判定由被告赔偿原告“合理维权费2000元”,并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
0
|
|
5月24日晚间,小米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的财报。
这一季度,那些横在小米面前的那些不利因素依旧没有被扫平的迹象。2023Q1全球手机的出货量成为2014年以来的最低出货量水平的季度,全球消费电子的复苏还在低速推进。
意料之内,小米营收的三辆马车速度慢了许多。2023年Q1小米整体的收入是594亿元,是最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包括手机业务收入350亿元,IoT收入168亿元,以及互联网收入70亿元,每一项收入的同比和环比增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小米近年来三项业务增长情况 36氪制图
这次财报最大的亮点在于,净利润和毛利率逆势提升。小米尽管收入大幅下滑,但由于经营成本大刀阔斧收缩,最终经调整净利润为32亿元,同比增长13%。而这也是小米在投入造车之后,净利润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
这可见,小米本季度的降本增效初见成效。
毛利率方面,手机、IoT业务的毛利率分别是11%、16%,相比于上一个季度翻倍,整体的毛利率达到19.5%,这也是小米这几年来的最高点。毛利率改善,代表着一家公司每赚一分钱要付出的成本更小了,是商业效率的最直观体现。
尽管全球经济和手机大盘的不确定性,这些宏大的议题不是任何一家手机公司能控制的,但小米也逐渐找到了震荡时代下的生存之道。
从库存水位、成本管理、毛利率表现方面来看,如卢伟冰所称,小米如今正步入一个相对健康的阶段。
2023年的经调整净利润上扬 36氪制图
小米困境:手机遭重创,高端化尚未助力
手机业务是影响小米营收走势的关键因素。小米本季度收入滑坡,首要的原因还是手机业务遭受重创。
尤其是,每年消纳小米全球手机出货量五分之一的印度市场,自2023年以来持续剧变——印度当局对于手机特许权使用费的认定偏差,小米在当地蒙受巨额罚款风险和本地化建设的投入。这还牵动着人事变动,年初,帮助小米在印度立下汗马功劳的全球副总裁Manu离职。
这些变数,不仅仅足以掏空小米近几年在印度市场的成果积累,还干扰小米对于印度市场的投入信心。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排名退坡至第三,出货量大概只剩同期的七成。
其他的海外市场2023年以来也隐忧重重。在欧洲市场,诺基亚发起猛烈专利战之后,对将欧洲市场视为品牌战略高地的国内手机厂商来说,专利问题成为大家悬在头上的一把剑。
海外市场风云诡谲,放大了不确定性。因此,在这次财报中,小米首次没有披露海外市场的整体营收表现。受印度市场影响,小米本季度的手机出货量只有3040万台,同比下滑了23%,跑输全球市场大盘。
不过,海外市场前途未明,在国内的一项积极信号是,小米手机基本摸索出一套高端打法。自从2022年7月份发布小米12S Ultra之后,小米数字系列发布节奏逐渐趋于固定。与此同时,小米也在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摒弃了推出过多衍生机型的策略,抛弃部分低毛利的机型。
从产品上,也可以看出小米对高端手机的认识出现了变化,不再是简单粗暴怼所有的参数,而是去传递一些“人文”的味道,借助徕卡打造气质。当然,还有更关键的是,小米13系列机型之后,产品品质趋于稳定,口碑逐渐回温。
在重新摸索到高端机玩法后,数字系列的机型销量有一定的起势。比如,在第一季度发布小米13Ultra,首销期的出货量数据是上一代产品的两倍。而首销期销量,一般决定了产品后续走向。
只不过,高端手机打法逐渐摸清后,小米的高端手机业务尚未成为撬动其互联网业务和手机业务的增长极——体现在手机ASP上,小米手机Q1的ASP只有1150元,同比微降;而自从高端化之后,这些支付力更强的用户,也没有给小米互联网业务、IoT业务提供太大的推力。
这主要是因为,小米手机整体的产品结构还是以中低端手机为主,高端化尚未形成规模。现在摆在眼前的问题是,小米在财报中称,其高端手机所抬升的ASP,也被本季度低价产品的去库存拉平。
高端化以来小米手机ASP表现情况 36氪制图
总体而言,海外市场的冲击下,小米手机国内的高端化纵使已重新找准身位,但要给整体营收做出贡献,还需要一段发展时间。
精细化运营,抠出来的利润
而小米的困境也是中国手机厂商的困境,靠手机硬件提升收入非常艰难,要提升利润,切实可行的方法是推进精细化运营,提升商业效率。
而为了最大程度保证这一策略,小米今年还从制度下手。2023年伊始,小米成立了管理委员会,集合了各大部门的负责人,提升业务执行效率。
精细化运营的第一项表现是,本季度小米的经营费用肉眼可见下降:从“三费”来看,除了研发费用保持小幅同比增长外,销售推广费用、行政费用分别同比下滑了51%、9%。
小米业务上有这么大的降本空间,也与供应链客观因素有关。全球手机供应链在过去两年完整经历了缺货-扩产-过剩的周期性波动,进入2023年,供应链处于清库存的阶段,手机的核心芯片、存储器、显示面板在内的核心零部件价格下降,硬件产品有了切实的降本空间。
小米三项业务的销售成本在2023年有大幅度下调 36氪制图
小米今年推进精细化运营的另一项表现是,持续推进库存的消纳。此前,由于对手机市场走势集体判断失误、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小米一直面临库存高压。在消费电子行业,货卖不出去是一项危险信号,库存意味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去促销、仓储等等,现金流压力陡增。
在本季度,小米的库存相比上个季度降低了60亿元,是过去9个季度的最小数字。
库存水位下降,这主要得益于,一方面,小米在海外市场采用了甩货策略,另一方面,线下渠道恢复后,小米的线下渠道也在通过整合资源等方式,提升运营效率,本季度单店平均GMV是最近几个季度的最高数据。
精细化运营几乎是所有互联网厂商在如今充满不确定性市场下的集体选择,于小米来说,小米的长期技术布局中的每一项都是重投入,不管是千人的AI团队、黑灯工厂、机器人,还是目前正在加紧量产的造车业务等等。从粗粝式发展转向精细化运营,其实是小米高端化路子走通之前的一条必经之路。
|
-1
|
|
海南银行于近日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该行在营业收入增长12.44%至17.80亿元的情况下,利润总额连续第二年下滑至3.56亿元,增速为-6.07%,净利润却增长12.71%至4.70亿元。
中国网财经记者翻阅海南银行历年年报发现,该行自2016年至2022年的过去七年间资本利润率均未达监管要求、资产利润率仅在2020年达到过监管要求;同时,不良贷款率不断攀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断下滑。
另据不完全统计,海南银行及旗下万宁支行在2022年内被金融管理部门开出三张罚单,合计被罚215万元,内控风险不断暴露。
利润总额连续两年下滑
2022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海南银行资产总额突破千亿,达1039.66亿元,同比增长13.46%,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496.48亿元,同比增长22.81%;负债总额971.57亿元,同比增长12.54%,其中吸收存款638.25亿元,同比增长4.51%。
2022年,海南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80亿元,同比增长12.44%,增速同比下滑12.9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56亿元,同比下滑6.07%,这已是该行利润总额连续第二年下滑,2021年下滑7.33%至3.79亿元;实现净利润4.70亿元,同比增长12.71%。
根据利润表,海南银行2022年利润总额下滑主要由于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28.16%至7.51亿元所致。同时,2022年,该行投资收益大降48.03%至1.58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滑21.88%至0.5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海南银行2022年延续了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多年未达监管要求的态势,分别为7.75%、0.48%。据历年年报,海南银行在自2016年至2021年的过去六年间资本利润率均未达“不应低于11%”的监管要求,分别为2.54%、3.66%、4.30%、5.26%、7.88%、8.06%;资产利润率分别为0.49%、0.40%、0.46%、0.53%、0.61%、0.51%,仅2020年达到“不应低于0.6%”的监管要求。
针对2022年业绩情况,海南银行在回复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中表示,近三年,该行营业收入和利润均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生息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张,但同时受拨备计提力度的影响,主要是根据《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银保监规[2022]10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等相关规定,该行于2021年1月1日对金融工具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法进行减值准备计提工作。该行始终坚持审慎性原则提足减值准备,并且保持充分的风险覆盖水平,稳步提升海南银行抗风险能力,导致该行净利润增速增提放缓。下一步该行将采取做强做优存贷款业务,拓展综合金融服务,持续加强风险管理,持续提高盈利水平。
不良率连续六年抬头
资料显示,海南银行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也是海南唯一的省级法人商业银行,于2015年9月1日揭牌试营业,2016年1月1日正式营业,目前已在海口、三亚、三沙、儋州、琼海等19 个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开设了33 家营业网点。
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在利润总额连续两年下滑的同时,海南银行在2022年不良贷款率连续第六年攀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连续第六年下滑。
截至2022年末,海南银行不良贷款率1.65%,同比上升0.29个百分点,在此前的2016年至2021年六年间分别为0.00%、0.02%、0.36%、0.98%、1.29%、1.36%。
资本金方面,截至2022年末,海南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上升0.56个百分点、0.56个百分点至11.57%、10.3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比下滑0.99个百分点至8.84%。在2016年至2021年六年间,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8.45%、15.20%、14.61%、13.19%、10.36%、9.83%。
针对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了持续下降,海南银行表示,截至2022年末,海南银行不良率为1.65%,低于全国城商行平均水平(2022年末全国城商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85%)。不良贷款率上升主要原因是持续受经济不景气和新冠疫情的影响。2022年该行持续响应政府和监管部门疫情金融支持政策,对疫情影响较大的客户给予金融支持,减轻客户的经营压力,增强其持续经营能力。自成立以来,该行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求,加大信贷投放,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本消耗逐年增加,使得近几年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呈持续下降趋势。
另据不完全统计,海南银行及旗下万宁支行在2022年内被金融管理部门开出三张罚单,合计被罚215万元,违法事实包括贷款管理不尽职、以优于非关联方同类交易的条件向关联企业发放贷款、违反金融统计相关管理规定。
对此,海南银行表示,该行自成立以来便倡导“合规创造价值”理念,把治理金融乱象与培育稳健的合规文化深度融合,通过深化内控合规制度体系建设,提升内控合规管理水平,切实防范各类风险和案件,确保各项业务依法合规经营、各营业机构安全稳健运行。合规是银行业生存发展的立身之本,是银行的“生命线”。该行始终坚持从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出发,努力实现内控体系、内控效能、合规意识与合规文化全面提升,有效保障全行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
|
-1
|
|
近日,有媒体发布视频称,5月18日,一位老奶奶因为不会操作ATM机,站在一旁的银行工作人员向其不耐烦大吼。
据新黄河报道,事件发生在位于江苏常州的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某支行。
5月23日,据新黄河报道,该媒体致电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客服,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5月18日当晚已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开展调查工作,已对事发员工给予停职处理。
据报道,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江苏常州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正在操作ATM机,可能是对机器不太熟悉,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在一旁“大吼”指导。
目击者在视频中补充,后续又来了其他工作人员,但却都没有去协助老奶奶。
后续拍摄者称,银行方看到了他发布的视频,与他取得了联系,并称已登门对老奶奶进行赔礼道歉。
在此视频的评论区里,网友们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认为银行工作人员的态度实在是有些暴躁,无论是不是对待老年人,都应该尽量平和相待;也有人看完视频表示,感觉工作人员可能只是声量有些大,老人耳背很常见,如果小声说话老奶奶可能听不清。
事实真相到底如何还有待进一步厘清,但江南农商行立即停职涉事员工,已经清楚表明了立场。
财经众议院注意到,涉事的江南农商行,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地市级普通农商行,它的来历不一般。
2009年底成立的江南农商银行,是由常州市辖内原5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合并发起设立的全国首家地市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合并重组之后,原来5家法人机构成为新设银行的5个中心支行。如今,该行已成为江苏省资产规模最大的农商银行,总资产突破5000亿元。
江南农商行的基本面在同行中较为优秀,2022年归母净利润33.14亿元,同比增长11.80%;2022年年末不良贷款率为0.95%,较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
江南农商行在行业的排名也相对比较靠前。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7年“陀螺”(GYROSCOPE)评价体系综合评价结果中,江南农商行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农商行系列第五。2020年3月9日,“2019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发布,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排名第53位。
尽管排名靠前,但江南农商行却是罚单不断。2022年2月披露的处罚信息显示,江苏江南农商行因涉及12项违法违规事实,连收9张罚单,被罚款580万。一同被罚的,还有江南农商行8名个人,其中包括该行现任董事长陆向阳,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该罚单创下了江苏农信系统金额之最,此前的罚金纪录是140万元。而江南农商行此次被罚580万元,直接将原先的纪录拉高了3倍还多。
江南农商行目前在冲刺上市。近日,中信建投向证监会江苏监管局报送了《关于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阶段性辅导工作备案报告(第十七期)》,进一步披露了江南农商行的上市辅导进程。实际上,江南农商行的上市之路已走了5年,完成了十七期辅导工作,却始终未能成功上市。
从目前来看,江南农商行仍存在着一些短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中信建投指出,该行的主要问题是其部分职工持股超过50万股,职工持股不满足“财金97号文”的要求。
对此,江南农商行表示,已经制定了规范职工持股方案,将持股超过50万股的职工股转让给合格的法人机构。
目前,辅导机构与持股超50万股的职工以及有意向的投资者多次协商减持方案,现阶段正按减持方案稳步推进减持事宜。
|
-1
|
|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青岛啤酒(600600)于5月26日将有9.67万股限售股份解禁上市,为公司股权激励限售股份,占公司总股本0.01%。最近一年内,该股累计解禁435.94万股,占总股本的0.32%。本次解禁后,公司还有879.39万股限售股份,占总股本0.64%。具体如下图所示:
本次解禁涉及股东明细见下表:
青岛啤酒财务数据及主营业务:
青岛啤酒2023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07.06亿元,同比上升16.27%;归母净利润14.51亿元,同比上升28.86%;扣非净利润13.49亿元,同比上升32.07%;负债率44.61%,投资收益4136.33万元,财务费用-1.02亿元,毛利率38.32%。
青岛啤酒(600600)主营业务:是一家中国的啤酒生产商和经销商。该公司通过六个业务部门运营:山东部门、华南部门、华北部门、华东部门、东南部门,及香港与澳门等海外市场部门。山东部门在山东及周边地区从事啤酒生产和销售业务。华南部门在华南地区从事啤酒生产和销售业务。华北部门在华北地区从事啤酒生产和销售业务。华东部门在华东地区从事啤酒生产和销售业务。东南部门在中国东南地区从事啤酒生产和销售业务。香港与澳门等海外市场部门在香港和澳门等海外市场从事啤酒销售业务。
|
0
|
|
山石网科年报显示,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12亿元,同比下降20.97%;归母净利润亏损1.83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7552.6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对此,山石网科董事长兼CEO罗东平在业绩沟通会上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2022年,营业收入出现下滑,主要由于部分下游客户需求缩减与部分项目实施交付延后等影响。一方面传媒文化业务增速放缓;另一方面针对泛安全行业,公司逐步调整客户结构,重点拓展5G边缘计算视频感知压缩终端产品,传统安全客户的业务大幅度降低,新产品处于快速起步阶段。
谈及净利润由盈转亏,罗东平指出,山石网科加大了在产品研发和销售市场方面的投入,以加强网络安全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并推动营销体系建设,但前期的投入未能如期转化为收入和利润,造成人效降低,进而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
对于2023年的业绩展望,罗东平称,一季度订单开拓基本符合预期,实现收入同比基本持平,未来2023年的订单情况将会得到改善。
“2023年以来,虽然企业级用户市场的复苏节奏要慢于消费、旅游等市场,但基于国家经济提振政策的信心,市场需求在不断回暖。此外,山石网科即将引入神州数码作为第一大股东,通过与神州数码打造‘科技+生态’的合作模式,专业化分工,实现更广泛的市场覆盖和优势互补;与此同时,内部持续进行管理运营的优化,不断提升组织效率。”
近日,江苏证监局下发了《江苏证监局关于对山石网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尚喜鹤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由于未能及时披露业绩预告,江苏证监局决定对公司以及公司财务负责人、董事、副总经理尚喜鹤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对于信披不及时的原因,尚喜鹤回应《科创板日报》记者称,主要系有部分订单因防疫措施放开影响暂未全部在2022年末完成实施交付、客户内部审批流程及验收工作;同时,受宏观经济持续走弱、资金收紧等影响,部分下游客户的需求也出现递延和缩减,从而造成在进行业绩指标测算时出现了偏差,因此未能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业绩预告披露。
尚喜鹤表示,公司将督促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加强对证券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切实提高规范意识和履职能力,促进稳定发展和规范运作,更好地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山石网科于2021年启动安全芯片战略,并在2022年中旬完成了第一阶段FPGA技术的研发工作,推出了两款FPGA防火墙产品。后续,ASIC安全芯片的研发已经展开。
尚喜鹤表示,两款FPGA产品在金融、运营商、互联网等行业均有应用,目前为止均运行稳定。在流量特大的节日节点,也保持了稳定运行。而ASIC芯片技术的研发,已基本完成验证工作,正在做流片前的准备。预计能在2023年末完成安全芯片研发,并在2024年逐渐实现ASIC全线产品化,从而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和综合竞争力。
“通过ASIC安全芯片技术的搭载,可以提高国产化平台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在信创市场的性价比和竞争力,同时ASIC安全芯片技术的应用,通过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将为公司在低流量应用场景实现多档次产品覆盖,进一步拓宽在中小企业用户的市场覆盖面。”尚喜鹤称。
|
-2
|
|
5月16日美股盘前,美国家居建材零售巨头家得宝(HD.US)公布了2023财年第一季度业绩。由于家得宝Q1销售额不及预期,且该公司下调了2023财年全年销售预期,截至发稿,该股周二美股盘前跌超4%。
财报显示,家得宝Q1净销售额为372.5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89.08亿美元下降4.2%,不及市场预期的382.8亿美元。净利润为38.7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2.31亿美元下降8.5%;摊薄后每股收益为3.82美元,上年同期为4.09美元,略好于市场预期的3.80美元。
毛利润为125.5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31.45亿美元下降4.5%。营业利润为55.5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9.29亿美元下降6.4%。
家得宝表示,消费者推迟了大型项目、转向规模较小的家居装修项目,并减少了露台、烤架等大件商品的购买。该公司还表示,天气转冷和木材价格下降也影响了第一季度的销售,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整个业务承受的压力更大。
该公司表示,目前预计2023财年的销售额和可比销售额将较2022财年下降2%-5%(此前预期为大致持平)。该公司还预计,2023财年的营业利润率将下降至14%-14.3%之间(此前预期为14.5%)。
家得宝首席财务官Richard McPhail表示,该公司预计2023年将是温和放缓的一年,此前美国人在疫情期间对家居装修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但抵押贷款利率上升和向服务支出的转变逆转了这种趋势。他表示:“房主拥有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他们有健康的收入。但我确实认为——我们的专业客户也告诉我们——从大项目转向小项目的转变是存在的,即使是暂时的。”
春季通常是家装行业的旺季。然而,今年春季,家得宝及其竞争对手的前景更加难以预测。高企的抵押贷款利率可能会抑制潜在购房者的兴趣,并导致房价走低。杂货和日常必需品现在在家庭预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此外,美国人现在在讨论厨房装修或更换新电器的时候会权衡其在旅行、外出就餐和其他服务方面的支出。
|
-1
|
|
5月15日,湖南证监局发布公告,经查,方正证券郴州永兴大桥路营业部证券从业人员李丈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将通过公司系统查询获悉的投资者李某账户信息泄露给他人。
湖南证监局指出,李丈的行为违反了《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值得一提的是,就在5月1日,《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刚刚正式实施。该办法对投资者信息保护做了明确规定:一是明确核心机构和经营机构处理投资者个人信息的基本原则,要求建立健全投资者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和管理机制,履行保护义务。二是明确核心机构和经营机构在投资者个人信息处理、共享环节的安全防护要求。三是提出核心机构和经营机构在网络安全防护边界外处理投资者个人信息的技术要求,防范化解信息泄露风险。四是对核心机构和经营机构收集客户生物特征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提出评估要求。
|
-1
|
|
联想集团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回顾
联想集团(00992)于2023年2月16日盘后公布了该公司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财报。
财报显示,联想集团的收入已经从2022财年第三季度的201.27亿美元下降到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152.67亿美元,降幅为-24.1%。这也导致该公司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收入环比下降了10.7%。根据S&P Capital IQ的数据,联想集团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实际收入比卖方分析师普遍预期的158.6亿美元低了3.7%。
联想集团在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承认,其销售受到PC(个人电脑)需求“严重低迷”的影响。此外,联想集团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收入也受到了美元走强的影响。联想集团在其2023财年第三季度会议上透露,其收入要是“按固定汇率计算的话仅下降了18%”,但整体收入下降了24%。
联想集团的盈利能力
根据S&P Capital IQ的数据,2023财年第三季度,联想集团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31.7%,环比下降了19.2%,至4.37亿美元。不过,考虑到市场普遍预测联想集团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4.35亿美元,所以,联想集团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基本上符合市场预期的。
尽管联想集团的整体收入没有达到卖方分析师的预期,但由于其实际净利润率超过了市场的普遍预测,所以,该公司在2023财年第三季度还是实现了与预期相符的盈利。
联想集团的毛利率已经从2022财年第三季度的16.7%和2023财年第二季度的16.8%提高到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17.1%。该公司的息税前利润率也从2022财年第三季度的4.6%增长了0.3个百分点,至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4.9%。根据S&P Capital IQ数据,联想集团2023财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和息税前利润率分别超过了市场预期的40个基点和60个基点。
在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联想集团指出,它见证了“有利的商品(成本)趋势”,同时尽最大努力“从各个角度管理我们的费用”。换句话说,良好的成本控制和通胀成本压力的缓解,帮助联想集团在2023财年第三季度实现了好于预期的利润率和净利润。
未来展望
但市场对联想集团短期内的财务前景却不乐观。
根据S&P Capital IQ的卖方一致财务预测数据,市场预测联想集团2023财年第四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将分别下降21.6%和39.2%,分别降至130.81亿美元和2.5亿美元。分析师还预测,联想集团2024财年(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也将下降1.6%,至17.06亿美元,这意味着该联想集团的盈利能力将会连续两年降低。
此外,行业数据和联想集团管理层在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的评论也证实了联想集团未来的财务前景不乐观。
全球知名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 Group预计,全球“设备出货量(包括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在2023年将会下降4.4%,此外,联想集团管理层也在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强调,“短期内,个人电脑的总目标市场将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联想集团的估值较低
猛兽财经认为,联想集团目前的估值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计入了该公司不乐观的财务前景。
目前市场对联想集团的预期市盈率为7.1倍,与S&P Capital IQ给出的该股五年平均市盈率10.9倍相比,有35%的大幅折让。
此外,联想集团的估值也明显低于同行惠普公司(HPQ)。目前,市场对惠普未来12个月的普遍预期市盈率为9.1倍。
结论
联想集团2023财年第四季度和2024财年的财务前景并不乐观,因为PC(个人电脑)需求的疲软将在短期内继续对其财务前景构成压力。但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联想集团目前的估值已经计入了其不乐观的前景。
|
0
|
|
5月25日北向资金减持45.75万股东方电子。近5个交易日中,获北向资金减持的有3天,累计净减持61.44万股。近20个交易日中,获北向资金增持的有12天,累计净增持306.48万股。截至目前,北向资金持有东方电子1113.73万股,占公司A股总股本的0.83%。
东方电子(000682)主营业务:电子及通信设备、电力调度及工业自动化保护设备、工业控制系统、专用仪器、汽车电器、化工材料、计算机及配件的开发、生产、销售及咨询服务、许可范围的进出口业务及批准范围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等。东方电子2023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1.5亿元,同比上升21.81%;归母净利润7679.89万元,同比上升26.32%;扣非净利润7494.86万元,同比上升36.8%;负债率52.06%,投资收益152.03万元,财务费用-1227.65万元,毛利率30.98%。
小知识
北向资金:是沪股通与深股通的合称,指的是从香港股市中流入A股市场的资金。投资者在每日盘后三小时内可以在港交所网站或各大交易软件中查询到当日的北向资金十大成交股票。北向资金单日的净流入流出一般是短期交易行为,但通常来说,北向资金连续净买入、持有比例较高的股票表明外资长期看好,长线投资价值较大。而北向资金连续净卖出的股票则可能在长期面临基本面转差、股价下行的风险。
|
-1
|
|
闻泰科技(600745)“接盘”欧菲光(002456)切入苹果产业链后,交出首份年报宣告折戟!
究竟经历了什么?2022年经营业绩遭遇重挫后一蹶不振,2023年1季度持续低迷。
同时,股价在两轮并购高潮后掉头向下,市值蒸发1100亿,从千亿俱乐部中黯然退场。吊诡之处在于,在业绩沦陷之际,董事长张学政却逆势加薪!
一、200亿商誉悬顶,1000亿市值蒸发
年报显示,闻泰科技是集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于一体的半导体、产品集成和光学模组企业。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承载平台,是全球领先的分立与功率芯片
IDM 龙头厂商,是全球龙头的汽车半导体公司之一。
根据财报,2022 年闻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为580.79亿元,同比增长10.15%;净利润为 14.60 亿元,同比下降 44.10%;扣非净利润为15.41亿元,同比下降29.99%。
在净利润疲弱退步之际,股价也趋势性下行,探底后又躺平。2022年9月以来,闻泰科技基本是横盘状态,最近阶段高点是在2021年12月15日,公司股价达143.68元,12.43亿总股本对应总市值1780亿元。
截至5月15日收盘,闻泰科技报价54元,相比阶段高点跌去60%,最新总市值674亿元,相比阶段高点市值蒸发1100亿元。
净利润的大幅下滑,无疑是遭受到了资产减值、财务费用以及非经常性损益的拖累。其中商誉减值6亿元、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减值2亿元,可转债财务费用全年4亿元,公允价值变动3亿元,合计15亿元。
关于计提资产减值,4月29日,闻泰科技曾公告详情,公司于 2022 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共计12.28亿元,其中商誉减值计提6.06亿元,与收购闻泰通讯股权形成的商誉有关。
为何对闻泰通讯商誉减值?2022年受经济下行和高通货膨胀等多重因素影响,手机、笔电本电脑、智能穿戴等终端消费需求低迷。另一方面,公司拓展了国际品牌客户,布局 AIoT、服务器、汽车电子、笔电等多领域,但新业务前期成本、费用分摊较大,业务层面尚为亏损。
公告还显示,收购闻泰通讯股权形成的商誉6.06亿元,仅占商誉总值的2.66%,闻泰科技商誉总值 227.95 亿元,其中收购安世集团(Nexperia Holding B.V)形成的214亿元商誉。安世半导体为安世集团的下属境外经营实体公司。
闻泰头顶200多亿的商誉资产,稍有不慎就会玩火自焚,高商誉犹如悬在企业头上的达克摩利斯之剑,在行业景气度下行时,风险会加速释放,一旦公司集中、大规模地计提减值,将对企业盈利、估值乃至投融资产生严重冲击,甚至毁灭性打击。
商誉牵扯净利润,企业利润影响估值,闻泰科技的百亿商誉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当前抑制股价的负面因素。不过,追溯而上,也正是曾经制造了巨额商誉的两起收购,掀起两波股价高潮。
闻泰科技在并购上第一次重拳出击是揽下安世集团,轰动一时。闻泰科技盈利能力,也确实在并购案完成后得到大幅提升,净利润增长凶猛,短短一年达到20倍之高。
根据资料,闻泰科技2018、2019年分别营收173.35亿元、415.78亿元,2019年同比增长139.85%,净利润分别为6102万元、12.54亿元,2019年同比大增1954.37%。
与此同时,业绩利好提振了投资者情绪,闻泰科技股价大涨,由2019年年初不到17元/股涨至2020年2月的历史峰值171元/股。
闻泰科技第二次再展拳脚,是在2021年上半年子公司安世半导体收购英国最大芯片制造商Newport Wafer Fab(NWF),并催化股价迎来又一轮大涨,公司股价从80元左右涨至143.68元,对应总市值涨至1780亿元。
与第一次一帆风顺、皆大欢喜不同的是,此次并购,安世半导体接到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通知,要求安世半导体在一定的时间内至少剥离 NWF 86%的股权。目前,闻泰科技方面已向法院提出了司法审查要求,称公司将持续关注司法审查的结果,并评估其对公司的影响。
综合来看,两轮并购初期如同点石成金一般,令闻泰科技股价拔地而起,但是随着经济下行,终端消费疲软,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释放受阻,而并购积累的商誉开始显露出破坏性的反噬作用,两波高潮之后股价进入了低迷期,一蹶不振,徘徊谷底。
闻泰科技股价为何下跌?业绩疲弱以及商誉减值损失难辞其咎。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逐年下滑,2021年增速仅有个位数。2022年,公司营收增速10%,但净利润增速成了负的44%。2023年一季度,闻泰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144.27亿元,同比下降2.54%;归母净利润4.60亿元,同比下降8.42%;扣非净利润3.92亿元,同比下降38.06%。
二、薪酬与业绩倒挂,张学政的财富不断缩水
此前,头部券商员工晒百万年薪登上热搜,引发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伴随监管层利剑出鞘,2022年券商高管的千万年薪遭遇调降,不少机构高管甚至腰斩。而在A股,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也是外界聚焦的对象。
<IMG title=点击看大图 p
随着2022年年报披露完毕,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数据也浮出水面,引人注目。A股千万年薪的董事长有27人,而拔得头筹、稳坐头把交椅的,无疑是三一重能董事长周福贵,凭借4235.61万元的高薪成为A股“最贵”董事长。
在A股千万年薪的董事长名单中,有不少特征值得值得留意,董事长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倒挂的现象引人关注,从千万俱乐部来看,有3家净利润为负的公司董事长薪酬也超过了1000万元,从管理绩效来看,有11家2022年净利润增速下降,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其中有7家董事长“逆势”加薪。
“逆势”加薪董事长中,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加薪幅度较大,2021年薪酬为763.11万元,2022年便增长到2581.33万元,涨幅238.26%,薪酬名次提升到第4位。吃瓜群众郁闷至极,明明公司业绩下降,管理层一顿操作市值蒸发1100亿,非但对董事长张学政腰包毫无影响,还精彩演绎了一幕逆势加薪的戏码。
作为闻泰科技实控人,张学政持有15.36%的闻泰科技的股份,对应市值约100亿元。2581万薪酬和张学政股权账面价值相比,完全是九牛一毛,不过,近一年来,闻泰科技市值不断萎缩,张学政财富也在不断缩水,238.26%薪酬涨幅聊胜于无,相形之下,打工人和股市韭菜徒唤奈何。
|
-1
|
|
削减投资、大幅裁员、审查开支……华尔街寒潮来袭,高盛已带头“过冬”。
近日,高盛大手笔削减开支,具体措施包括进行继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的最大规模裁员,审查各个部门的差旅、会议和供应商费用等。据报道,高盛的资管部门还将大幅削减另类投资,以减少资产负债表的负担。
去年,由于受到宏观政策和国际局势的影响,全球投行都面临着业务量急剧下滑的压力,类似的削减开支行动在业内多家机构已经启动,而高盛则由于此次裁撤的人员较多而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资管部门继续大幅削减另类投资规模
1月23日,高盛的资产管理部门被报道将大幅削减590亿美元的另类投资,以减轻对盈利造成的压力。
路透社报道称,高盛资产和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Julian Salisbury表示,高盛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剥离其头寸,并用外部资本取代资产负债表上的部分资金。他同时表示,未来的投资预计会比目前显著降低,但不会降为零。
高盛去年第四季度的业绩显著低于华尔街的预期。根据最新公布的财报,高盛的资产和财富管理部2022年的净收入降至134亿美元,下降了39%。其中,股票和债券投资收入分别下降93%和63%。结果显示,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另类投资资产已经从一年前的680亿美元下降至590亿美元,这些头寸包括15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190亿美元的贷款、120亿美元的债务证券,以及其他类投资。
“很明显,今年下半年的环境,资产退出的节奏要慢得多,这意味着与2021年相比,我们在投资组合上实现的收益少得多。”Julian Salisbury说。Julian Salisbury表示,如果资产出售的环境有所改善,他预计遗留资产负债表投资会更快下降。
这一决定可能也受到投资者偏好的影响。Julian Salisbury表示,资本市场情绪低迷的同时,客户对私人信贷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私人信贷对投资者来说很有趣,回报率很有吸引力。”
他告诉记者,“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投资者喜欢持有更具防御性,同时收益也更高的资产。”高盛的资产管理部门早些时候关闭了一只152亿美元的基金,用于对私募股权支持的企业进行初级债务投资。
全球范围内裁员,为近年来最大规模
近日,高盛的大规模裁员引发了业界关注。此次裁员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是高盛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据BBC报道,影响的员工多达3200名员工,约占该投行员工总数的6.5%。
往年,高盛的解雇比例一般在3%-5%之间,今年的比例明显更高。据了解,由于央行提高了利率以对抗通胀,债务融资成本随之上升,投行并购部作为高盛的重要收入部门,在2022年下半年经受了全球业务量急速下滑所带来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业务整体不景气,华尔街多家大行也面临着相似的处境。
此外,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也被预测很可能会在2023年增速放缓,因此,高盛等投行的成本管理措施进一步收紧也不足为奇。高盛内部人士还指出,在经历了多年的大手笔招聘后,很多其他行业大公司也在裁员,比如Salesforce和 Facebook的母公司Meta等。高盛的员工成本较高,这也意味着,在需要进行调整以保持业务盈利时,人力成本往往是最先被考虑到的。
目前,市场上已陆续传出高盛员工被裁离职的消息,相关的求职网站上也有一些高盛被裁员工发布了自己的求职需求和相关经历。据了解,部分被裁员工入职尚不满一年,在一些业务小组,同期入职的一批新员工全部被裁员。据彭博社报道,高盛的此次裁员是在该行传统的年终薪酬讨论前一周进行。对于继续留在公司的人来说,薪酬数字预计将大幅下降,尤其是投资银行业务线的员工。
这样的情况与2021年形成了鲜明对比。在2021年,高盛员工获得了大量的奖金增长,少数人还获得了特别奖金。值得注意的是,高盛集团的CEO David Solomon 2021年获得3500万美元的薪酬,这使得他成为了美国主要银行薪酬最高的CEO之一。
与2021年业务蓬勃发展时相比,高盛去年前9个月的总收入下降了20%,利润下降的幅度更大。最近几个月,David Solomon对经济的前景显示出极大的忧虑。他表示,客户的态度趋于谨慎,使他不得不考虑降低成本。
严格审查开支,启动成本削减计划
在裁员的同时,高盛开始了自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规模的成本削减行动。据金融时报报道,高盛审查了从私人飞机到新成立的技术和消费部门的所有开支。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投行首席行政官Ericka Leslie已成为了此次审查的核心人物。Ericka Leslie正在调查的较为敏感的领域之一是高盛在两架湾流喷气式飞机上的支出,放款人于2019年在David Solomon的指导下购买了这架飞机,改变了高盛租用私人飞机的传统。
租赁而非购买喷气式飞机的决策一直是高盛一些较为节俭的老员工的骄傲,尽管高盛在收购飞机时表示,此举可以降低使用成本。在裁员潮来袭的当下,高盛CEO的这项开支引发了巨大争议。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高盛还在审查其跨行差旅、会议和外部供应商的费用,审查公司各个角落的开支。
David Solomon于1999年加入高盛,自2018年担任CEO一职。就任以来,他一直处在提高高盛的盈利能力和股价的压力之下。他于2020年设定了14%的有形股本回报率的关键盈利目标,去年,这一目标提高到了15%至17%之间。在去年前9个月高盛的净利润下滑44%后,这一目标已经难以实现。
|
-1
|
|
5月23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以下简称“湖北银保监局”)官方网站发布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亚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以下简称“亚太财险湖北分公司”)存在编制虚假资料的违法行为,被罚款1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1万元。
湖北银保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鄂银保监罚决字〔2023〕25号)显示,亚太财险湖北分公司涉嫌违法一案进行了立案调查、审理。经查,亚太财险湖北分公司存在编制虚假资料的违法行为。
2021年,亚太财险武汉中心支公司以业务宣传费名义列支32080元。经查,上述费用事项实际并未发生,套取资金实际用于渠道维护。
时任亚太财险武汉中心支公司总经理肖红梅策划并实施业务宣传费报销事项,应对该违法行为负直接责任和管理责任。
上述事实,有事实确认书、相关情况说明、财务凭证、银行流水、询问笔录等证据证明。
湖北银保监局认为,亚太财险湖北分公司“编制虚假资料”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八十六条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湖北银保监局决定对亚太财险湖北分公司予以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对肖红梅予以警告并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
-1
|
|
5月25日,广东佳兆业佳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公告。于2023年5月12日,该司收到深交所关于年报的问询函,问题涵盖主营业务变动原因、美妆业务开展情况,美妆大幅亏损原因及新业务拓展是否审慎等问题。
据悉,2022财年,佳云科技度实现营业收入22.74亿元,同比下降65.17%;扣非净利润录得亏损7,071.63万元,受该司大股东佳兆业信用风险事件冲击影响,其融资活动呈现金净流出状态,在2022年融资环境仍未改善。
对于美妆业务的亏损,佳云科技指出,该业务仍处于开拓期,美妆业务在2022年营业收入较2021年增长158%,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美妆护肤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4%,销售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亏损原因则是2021年打造的国货美妆品牌“启然”尚处于品牌发展的初期,需要公司持续投入以培育长期的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相关业务的盈利周期尚未到来。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佳云科技2023年以来互联网营销业务收入同比下滑69.2%,美妆护肤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4.09%。在盈利能力上,该司提出,进入2022年以来,受限于运营资金规模,公司在展业时更加专注优质和有利润的客户拓展,虽然营业收入规模下滑较多,但毛利率有所提升,2022年毛利率4.38%,相比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
|
-1
|
|
红星资本局5月17日消息,“一公司因违规经营化妆品被罚没超29亿元”事件引发关注,17日中午12时许,红星资本局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注意到,该公司的罚款金额已变为10.94万元,没收金额变为18.516万元,合计罚没金额为29.456万元。
↑最新行政处罚信息
根据此前报道,5月16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德昭(重庆)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昭商贸”)被重庆市南岸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没收18.516亿元,罚款10.94亿元的行政处罚,处罚时间为今年4月26日。德昭商贸违法经营的化妆品主要涉及拉普瑞斯(LaPulovce)等品牌。
↑5月16日查询到的行政处罚信息
德昭商贸成立于2021年2月5日,股东为李双喜和伯晓清两个自然人,分别持股70%和30%,注册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天文街道,注册资本100万元。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德昭商贸只有一条行政处罚信息记录,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为“渝南岸市监处字(2023)109号”。
根据行政处罚信息,德昭商贸的主要违法事实包括三方面,即经营未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的违法行为、经营未备案的进口普通化妆品的违法行为,以及化妆品经营者未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违法行为,主要涉及外包装名称为“拉普瑞斯清透亮颜修护防晒乳SPF50 PA+++”、“LAVIDA LUMINOUS SOLUTION FOUNDATION SPF27/PA++”的进口化妆品。德昭商贸被处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经营的化妆品”的行政处罚。
5月17日,红星资本局致电重庆市南岸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咨询德昭商贸的行政处罚金额为何变更,电话始终无人接听。红星资本局也尝试通过德昭商贸2021年年报中的电话联系企业,但无人接听。
|
-1
|
|
三维天地5月22日收到深交所年报问询函,公司于2022年1月上市,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8,792.72万元,同比下滑9.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50.02万元,同比下滑182.44%,由盈转亏。2020年至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5.4%、51.2%、43.5%。公司称,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多个项目交付延迟,实施人工成本增加,收入不及预期。营业成本明细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加4.24%,其中人工成本同比增加5.83%,外采技术服务成本同比增加4.03%,外采硬件成本同比减少18.68%。
深交所要求公司补充披露2021年、2022年各季度主营业务成本金额,并说明变动趋势与营业收入变动趋势是否一致,核查并说明营业成本,尤其是2021年第四季度的成本的确认是否准确真实、是否存在跨期延后确认的情形。
结合报告期内业务开展情况、项目交付情况等,说明营业收入下滑的情况下,人工成本、外采技术服务成本同比增长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并说明外采硬件成本变动趋势不一致的原因。
列示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费用涵盖的员工类型以及管理人员人数变化,并结合员工人数变动以及平均工资涨幅分析职工薪酬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管理费用中房租相关费用、培训费、差旅费、专项费用、办公费增幅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与报告期内经营业绩的匹配性。
结合公司业务规模、收入构成、客户、销售模式、销售区域变动情况,说明销售人员数量、销售费用同比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在营业收入同比下滑的情况下,销售费用中办公费、折旧摊销、会议费同比增幅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
-1
|
|
日前,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 2023 年 5 月 12 日起,召回 2022 年 3 月 8 日至 2022 年 8 月 18 日生产的部分奇瑞瑞虎 8 PRO 汽车,共计 16640 辆。
据悉,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因集成制动控制器软件问题,当车辆智能大灯在“auto”档,驾驶员频繁操作远近光切换且进行制动时,集成制动控制器偶发间歇故障,极端情况下导致制动发硬,存在安全隐患。
而最终的解决方案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车辆检查集成制动控制器软件版本,并对需要升级的车辆免费升级至改进后的软件版本,以消除安全隐患。
近些年来,随着新能源产品的热销,很多消费者都会关注到比亚迪的热销。其实作为老牌的自主品牌,奇瑞汽车在近些年的表现同样不俗,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奇瑞集团4月累计销量达126713辆,同比增长128%,连续第11个月跻身“月销十万辆”俱乐部。而作为奇瑞集团的销量主力,奇瑞品牌在4月份销量92252辆,涨幅更是高达120.3%,1-4月份销量330385辆,同比增长54.4%。
从这个数据来看,奇瑞品牌更是超过了不少主流的合资品牌的成绩,可以说奇瑞汽车正在“闷声发大财”。不过与大多数自主品牌不同的是,奇瑞品牌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占比明显要高于其他品牌,这也跟其较早开发海外市场有较大的关系。
但是销量的大涨,却让奇瑞汽车颇有些“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情况。作为奇瑞品牌的销量支柱,瑞虎8系列车型就曾被诸多车主投诉存在车身异响、系统升级问题等,而如今瑞虎8 PRO由于集成制动控制器软件问题被大量召回,再度体现出奇瑞汽车在品质保障方面的不足。
此外,瑞虎8 PRO车机系统无OTA升级也是众多车主反馈的主要问题。有车主表示:2022年9月购买了瑞虎8 PRO四驱风暴版,奇瑞官方宣传该车的车机OTA可以进行在线升级,但买车快10个月了,问了奇瑞官方客服三次,该车无OTA升级计划,作为奇瑞老车主,倍感心寒。该车车机系统老旧,尤其是高德地图,酷我音乐和爱奇艺等,版本太低,影响正常使用。如今可以说已经逐渐进入智能化汽车时代,而瑞虎8 PRO无法OTA升级,显然会使其竞争力大幅下滑。
而值得一提的是,从今年年初开始奇瑞旗下的多款车型就上榜了车质网投诉排名前十的行列,其中,艾瑞泽8(配置|询价)在今年2月份排名投诉榜的第六位,主要问题集中在门窗漏风、车身异响以及影音系统故障等。
写在最后
如今来看,虽然说奇瑞汽车凭借近几年的“补课”,能够凭借性价比优势,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但是想要积淀好的口碑,还是需要在产品品质方面多下功夫。而接下来奇瑞汽车的表现如何,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
-1
|
|
为了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大多数车企在推出新车时都会大力宣传,通过各种途径让消费者的知自己旗下拥有了全新的车型。奇瑞汽车同样如此,此前大力宣传奇瑞艾瑞泽8,不过虽然宣传到位了,但是消费者对如今的奇瑞并没有太多关注。因为相比其它汽车品牌来说,奇瑞汽车淡出消费者视线已经很久了。
出人意料的是,奇瑞艾瑞泽8确实“火”了,不过这款车型并不是因为产品力出色才“火”,而是因为被消费者投诉,才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视线。根据网友反馈,奇瑞艾瑞泽8在车机系统方面经常出现故障,并且在行驶中,奇瑞艾瑞泽8的A柱位置有漏风现象,再加上各种异响和电子元件相关的故障等问题,众多奇瑞艾瑞泽8的车主感到非常心酸。
有一说一,各品牌旗下的车型都会有一些细小的毛病,但是像奇瑞艾瑞泽巴8这样大规模出现问题的车型确实比较少见。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奇瑞汽车旗下车型的品控较差,难以给消费者满意的答案。长此以往,恐怕奇瑞艾瑞泽8的销量还会大幅度下降,甚至奇瑞这个汽车品牌也会因此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所有消费者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所以车辆出现毛病可以理解。但大规模出现问题,这种品控差的现象,消费者恐怕难以接受。
同级别竞争对手奇瑞艾瑞泽8虽然上市时间不长,但也算一款受到消费者喜爱的车型,在2022年12月份,该车型还得到了8488辆的单车月销量成绩。然而销量出色却并不是一个好的消息,因为奇瑞艾瑞泽8的销量成绩出色,代表着受到其各种品控影响的车主也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奇瑞艾瑞泽8在消费者中口碑也会越来越差,进而对奇瑞汽车这个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相比其它汽车品牌来说,奇瑞汽车曾经凭借奇瑞QQ成为知名度相当高的一个汽车品牌,但是如今大多数消费者都不愿意购买奇瑞汽车旗下的产品,这是因为什么?恐怕身边有奇瑞车主的消费者都知道,就是因为奇瑞汽车的品控比较差。作为一个自主汽车品牌,如果说由于科技水平问题,旗下车型在产品力等方面没有其它汽车品牌旗下的车型出色,这可以理解。但是奇瑞汽车旗下的车型的产品力也基本处于市场主流水平,然而其它汽车品牌旗下的车型并没有像奇瑞汽车旗下车型一样拥有这样多的投诉。这种现象在消费者圈子里形成了一个固有认知,那就是奇瑞汽车品控差,不值得消费者信赖。
实际上抛开品控差的问题,奇瑞艾瑞泽8也是一款不错的车型。相比于同级别竞争对手,奇瑞艾瑞泽八外观时尚年轻,内饰充满科技气息。再加上各种细节处的设计,甚至能够让消费者感受到一些豪华气质。与此同时,奇瑞艾瑞泽8还是一款采用两种前脸设计的车型,通过两种不同的外观造型,奇瑞艾瑞泽8的受众人群更广,所以一旦奇瑞艾瑞泽8能够保持优秀的品控,并且改变消费者对它品控差的固有思想,那么其销量成绩应该会有较大的提升。
我很遗憾奇瑞艾瑞泽8没能为消费者带来优秀的用车体验,无论外观设计、内饰设计、配置表现还是动力表现,奇瑞艾瑞泽8都处于同级别比较优秀的水平。与此同时,奇瑞艾瑞泽8的官方指导价从10.89万~13.29万元,同级别中处于比较实惠的水平。所以如果奇瑞能够提高自己的品控表现,对旗下车型质量严格把关,让消费者得到舒心的体验,相信奇瑞艾瑞泽8也会“火”,但并不是因为被投诉而“火”。
|
-1
|
|
昨晚(周日)各大媒体头条都在报道一个事情——
自己装过电脑的人对美光这个公司估计会比较熟悉。
它做的主要是存储硬件——
比如你装电脑要用到的固态硬盘、内存条,或者是相机手机用的SD卡/MicroSD卡。
所以新闻才提到「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造成重大安全风险」。
美光是全球第三大存储公司,在全球NAND和DRAM市占率分别为12%和24%。
NAND是闪存的一种架构,像是固态硬盘、SD卡、U盘之类的,目前大多用的都是NAND闪存。
DRAM则是目前的主流内存。
美光的竞品,除了美国的金士顿和西部数据、韩国的三星和SK海力士、日本的铠侠,还有就是国内的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
也是因为这样,所以有不少券商分析师说这波利好国内厂家。
不过国内的这两家都还没上市。
4月份有消息说长鑫存储今年会在科创板IPO。
但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跑去采访了相关人士,对方表示公司目前正专注于研究及核心业务。
上市公司也有一些标的,但从今天的涨幅来看,市场不怎么买单。
之所以不买单,一方面是因为上市的这些其实业务都不算最直接相关——
比如兆易创新和北京君正主要是做NOR架构的,NAND的占比不大。
NOR架构比较适合用来存代码,存数据一般还是用NAND。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个处罚的时间点问题。
本周的周四周五,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贸易部长会议。
到时候咱的商务部长,会跟美国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分别会面。
所以美光事件,有可能会被作为筹码之一。
以前有个律师朋友跟我分享过,商战里头有一招屡试不爽——看哪个企业不爽,就举报对方消防安全不合格。
不少初创企业都不大重视这方面,所以往往一被举报就要被迫整改十天半个月的。
类似的,网络安全也可以成为在半导体领域反制的一个手段。
当然,目前从筹码的份量来看,也不算很足够——
虽然说美光在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份额加起来有16.2%。
不过这次的处理结果,美光主要是不能把产品卖给国内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
但根据投资银行Jefferies的分析,它在国内的主要客户其实是消费电子客户(智能手机厂商和电脑厂商)。
而且这次执法,其实对市场来说也不算很意外——
本身这次审查在3月份的时候就有提到,美光在财报里也有提示过中国的监管风险。
所以遇到热点事件别急着冲进去,我们还是得先冷静分析下具体冲击到底有多大。
不过有另外一个逻辑,我觉得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这次审查更多是针对2021年9月份推出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所以影响的范围只是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如果后续扩大的话,指不定也会影响到美光等厂商的消费电子生意。
所以「帮外企做网络安全改造」这个生意好像是可以做的。
不过像三六零啊美亚柏科啊之类的,最近都蹭了人工智能,已经涨得太多了……
|
-1
|
|
近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日渐成熟,网友对于触网的信息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而除了一些互联网平台通过“大数据杀熟”的方式,来对用户进行区别对待、花样收割外,互联网平台过度获取用户信息、甚至侵犯用户隐私权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并引发关注。
例如,最近在在国内一知名技术论坛稀土掘金上,有程序员网友爆料称,多多买菜门店端App(v1.17.0)在用户协议中获取信息用户过多,特别是未经用户许可获取手机通知栏信息。
在《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重拳监管下,多多买菜的这些行为,也被指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暗藏企业发展风险。
过度获取用户信息,涉嫌侵犯用户隐私
众所周知,自从国家落实了网络用户实名制相关法律法规以后,各大互联网平台就开始名正言顺地要求用户在登录平台前,签订一些条款繁多的用户协议。这也意味着,互联网平台在这份用户协议里,可以随意写入有利于平台规避法律责任的条款与内容。
以这次的爆料帖为例,该爆料帖还提到了多多买菜门店端App的更多问题,都是关于用户信息收集的,帖子内容提到,多多买菜门店端App会申请10余项手机权限,其中包括远程配置、蓝牙数据、Wi-Fi数据等。
据多多买菜门店端App隐私协议显示,将获取用户设备类型、设备型号、MAC地址及IMEI、设备设置、设备储存空间、移动应用列表等软硬件信息。
这些看起来琳琅满目的用户信息,会给使用多多买菜的用户带来什么影响?这些技术大牛表示:你可能被一款护肤品种草,但还没来得及货比三家,某些百亿补贴大捡漏的推荐,就在商品列表首页第一排,等你下手。而当你和饭搭子怎么讨论都解决不了吃什么的世纪难题,可能某些App马上就能智能推荐一些你们讨论的日料火锅辣白菜,供你选择,让你无法拒绝。
可能有人会说,多多买菜如此懂我,这是好事啊?但是,如果多多买菜通过用户默认同意的用户协议,获取到了更多用户隐私信息,其可能对用户的隐私信息构成窃听、滥用等,这显然是很多网友所不能接受的,更是相关法律法规不能容忍的。
未经允许非法抓取用户手机通知栏信息,隐私暴露无遗
据了解,多多买菜在过度抓取用户信息后,还能将这些信息充分利用,来获取用户更为隐秘的信息。
据爆料帖子显示,在多多买菜门店端App里,有一个名为NotificationUtils的工具,可以实现检查当前应用是否允许通知、获取通知权限状态并记录、获取通知栏中的通知数量并内部调用。
也就是说,当用户手机安装了多多买菜门店端App,其通知栏就相当于开放给多多买菜,包括推送到通知栏的信息的App名称、推送时间,以及推送标题、正文、用户ID等内容。
如图所示,显示在用户通知栏的微信联系人昵称、头像、微信信息的内容,微博、短信推送内容,甚至银行手机客户端所推送的消费记录如时间、银行卡尾号、消费金额、消费渠道,行程提醒中的时间、车次等,都将被多多买菜门店端App后台抓取。
这些数据,也将让多多买菜无论是结合大数据进行精准推送,还是推广促销活动,都将有的放矢,让用户“防不胜防”。
用户使用习惯被监听、设备或被远程控制
除了通过用户协议违规收集用户信息以及抓取通知栏信息外,多多买菜门店端App还被指会监听用户的使用习惯,甚至上网设备可能会被远程控制。
爆料贴显示,当用户访问或使用多多买菜门店端App时,系统将自动接收并记录用户的浏览器、计算机上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浏览器类型、搜索记录、浏览记录、浏览习惯等。而这些信息是否允许被采集,也是在用户协议约定的范围内,用户使用前是默认需要同意的。
据一些程序员大咖表示,一旦平台拥有了这些基础技术数据,平台可能会诱导用户安装其他恶意软件包,这可能会导致用户手机被远程控制、安装恶意软件、遭受病毒攻击等后果,由此给用户带来的潜在危害也可想而知。
另外,此前就有业内人士发表专业文章指出,多多买菜在百团大战中大获全胜,实现市场份额第一,也与其通过技术手段,过度采集用户信息有着莫大的关系。
据文章透露,一年前,多多买菜在北方某县城,和其他公司的买菜业务打得难舍难分,拼多多借助App中的神奇代码ppd rocket,识别到该地区用户使用其他公司的社区团购应用,强行消耗其手机的CPU,让手机卡顿,用户难以正常使用其他公司的社区团购,使多多买菜在该地区获得用户的“广泛好评”。只是,这样的操作或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随时可能会被监管部门处罚。
例如,2021年施行的《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网络产品安全漏洞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非法收集、出售、发布网络产品安全漏洞信息;明知他人利用网络产品安全漏洞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的,不得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与此同时,在《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对于此类行为也有针对性规定,并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时至2023年2月底 ,工信部也发布了 26 条措施,聚焦 APP 安装卸载、服务体验、个人信息保护、诉求响应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措施;同时对 APP 开发运营者、分发平台、SDK(软件开发工具)、终端和接入企业细致地划分了责任。
这也意味着,多多买菜的一系列数据采集、应用操作,可能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风险极大。要知道,近年我国接二连三出台消费者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也让一些钻互联网法律漏洞的互联网平台无处遁形。
这几年,因为非法收集用户信息而被监管部门处罚、下架的互联网平台不计其数。例如,2022年2月中旬,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4款移动应用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违反《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
无独有偶,随后的2022年11月,针对网友强烈的App以强制、诱导、欺诈等恶意方式违法违规处理个人信息行为,国家网信办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法查处“超凡清理管家”等135款违法违规App。
其中55款App存在强制索要非必要权限、未经单独同意向第三方共享精确位置信息、无隐私政策、超范围收集上传通讯录等问题,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而被责令下架。
由此可见,在国家重拳政策落地后,越来越多的违规应用、互联网平台难逃监管部门的“法眼”。
结语
无数媒体人的共识是,作为国内头部互联网平台,拼多多及多多买菜一直打着“扶贫助农”的旗号,甚至百亿补贴的噱头圈定了数亿用户,因此也应有着互联网大厂的社会责任感。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更大的平台规模,也意味着需要更大的社会责任。当时代对合规发展、持续经营的要求越来越高之时,多多买菜也无法在这个并非法外之地,获得任何“优待”。
|
-1
|
|
5月15日晚,*ST柏龙(002776.SZ)公告称,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公司实际控制人陈伟雄、陈娜娜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公司称,上述事项不会对日常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2022年4月19日,证监会向*ST柏龙及相关人员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2022〕18号)。
据决定书,*ST柏龙存在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虚假记载银行存款等多项违法行为。在2013年至2018年,*ST柏龙累计虚增营业收入1,276,355,996.12元,累计虚增利润总额410,277,766.64元。
对此,证监会责令*ST柏龙改正,予以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陈伟雄、陈娜娜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0万元罚款。对其他相关责任人员处以10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的罚款。
此外,证监会对陈伟雄、陈娜娜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还对王琦、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对江伟荣、林晓如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
次日,即4月20日,上述被采取市场禁入措施的董监高均辞职。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ST柏龙主营业务是服装设计,同时根据客户需求对公司设计款式提供配套组织生产服务。
2022年,*ST柏龙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下滑23.11%,而归母净利润净亏损8.18亿元。今年第一季度,*ST柏龙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4.07万元、-1575.0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6.97%、50.13%。
截至5月15日收盘,*ST柏龙跌停,股价为2.71元/股,总市值14.58亿元。截至今年第一季度,*ST柏龙股东总人数1.44万户。
|
-2
|
|
日前,经黄山市监察委员会、中共歙县县委批准,歙县纪委监委对歙县人大常委会原委员、监察和司法工委原主任吴政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吴政违反政治纪律,与他人串供,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违反廉洁纪律;违反工作纪律;违反生活纪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涉嫌受贿犯罪。
吴政身为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背弃初心使命,丧失党性原则,将手中办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目无法纪,执法犯法。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歙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县委批准,决定给予吴政开除党籍处分;由歙县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
-1
|
|
“岛主”梦并不好做。
近日,浙江宁波旦门山岛的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及海域使用权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评估价3977.19万元,起拍价2785万元。截至5月27日该项目竞价周期结束,因无人报名流拍。
但这次拍卖仍吸引了将近6000人次围观。
为何旦门山岛如此受关注?早在2011年,《海岛保护法》出台后第二年,全国首个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书出自于此,旦门山岛成为国内首个有明确使用权的无居民海岛。获得该岛50年使用权人的是象山海洋游览度假有限公司,背后实控人为黄益民。
根据彼时“黄岛主”的计划,到2020年前,旦门山岛投资额将不少于10亿元,包括建设沙滩高尔夫、温泉度假酒店、海滩泥浴、海岛影视拍摄基地等项目。
如今十二年过去,旦门山岛却沦落为拍卖货架上的标的物。
根据司法拍卖公告、法院执行案件信息,旦门山岛使用权自2018年作为抵押物为贷款提供抵押担保,后因贷款方无力归还借款,借贷方依法诉至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因此该院对海岛使用权进行查封评估并拍卖。另据企业信息平台查询,黄益民存在3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涉案总金额超1.4亿元。
2022年在旦门山岛组织过游学活动的黄旭(化名)告诉时代财经,岛上目前90%仍是原始状态,仅有一个民宿经营方提供住宿、餐饮需求以及泳池、水库设施,任何户外游玩项目都只能自行组织。“真正的岛主已经联系不上了。”黄旭透露,现在外界能联系到的海岛负责人只是代理,为岛主的朋友。
国内首个确权无居民岛旦门山岛,图源:受访者提供
对于全国首个有产权的无人岛被拍卖,中国第一代岛主、华人岛主联盟发起人林东却认为“十分正常”。尽管林东参与过国内外数十个无人岛交易开发,但在他眼里,这条路仍然困难重重,“投入大、周期长、收益慢,许多想吃螃蟹的人都把无人岛想象得太美好了。”
富豪们涌向买岛,一年使用金低至几千元
旦门山岛的故事,是国内无居民海岛发展的缩影。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民间资本就开始试水浙江等一些沿海省市的无居民海岛开发,但由于盲目、粗放的开发,部分无居民海岛被破坏,甚至消失。
2002年,国家正式实施海洋开发战略,隔年,原国家海洋局印发《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首次提出允许个人或机构有偿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由此掀起了国内无居民岛开发的第一波热潮。
彼时大量资本涌向沿海省市的无居民海岛,如曾开发过海南三亚西岛的台商陈明哲,于2004年投资3亿元开发广东太白县放鸡岛;同年,“温州第一女岛主”陈晓娴与当地政府签订租赁协议,在温州竹屿岛进行为期5年的旅游娱乐项目开发。
但无居民海岛开发的监管并不严格,开山炸岛等无序开发事件时有发生。直到2010年,国家正式颁布《海岛保护法》、《无居民海岛试用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了无人岛的所有权、管理权以及相关有偿使用制度。2011年,原国家海洋局公布了中国首批176个可以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名录,涉及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8个省份。
值得注意的是,无居民海岛与其他不动产的持有开发有所不同。
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即个人或机构可以申请的只是海岛的使用权,且利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0年。同时,国内的无居民海岛的用岛类型划分为9类,分别为旅游娱乐、交通运输、工业仓储、渔业、农林牧渔等,其中并不存在私人使用的可能。
“国内目前还没有任何法律支持无居民海岛使用,与国外无人岛有着较大差别,国外是开发利用与私人岛屿并重。”据林东了解,目前国内无人岛开发大部分都是旅游娱乐用途,且跟陆上房地产开发一样有着严格的开发期限规定,如果三年内不在岛上开发利用,政府将会依法收回使用权。
而经批准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个人或企业,应当依法缴纳使用金。年使用金收取标准按照用岛类型、开发利用程度、海岛等级综合评估,使用金低至几千元,贵则数千万元。
以辽宁省2020年公布的无居民海岛使用金的征收标准为例,若用岛类型为“旅游娱乐”,开发者每年最低只需缴纳3700元就可以拥有一座面积1公顷的岛屿的使用权。使用金随开发破坏程度、岛屿等级升高,最多须缴纳2455万元。
低廉的买岛费用,吸引了许多如宁波富商黄益民一样的富豪们。2010年国家出台相关无居民海岛法规之后,海岛开发热潮再次掀起,浙江宁波象山的旦门山岛、大羊屿等无居民岛屿相继迎来“岛主”。
林东告诉时代财经,购买无人岛的大多是在岛屿所在地或附近的企业老板,用手头闲余的钱去买岛,想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买岛只是入场券,无人岛开发烂尾不断
拥有一座岛看似风光,但对于岛主们来说,买岛费只是入场券,真正的挑战在于开发运营。
尽管国内推行无居民岛开发十余年,地方政府也推出了相关开发细则,但中国无居民海岛开发却鲜少有成功案例,大部分以失败告终。
2011年11月8日,宁波富商黄益民在缴纳344万元使用金后,拿下国内首张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书,取得旦门山岛50年的使用权,畅想着花10个亿在2020年前将岛屿打造成高端旅游休闲基地。
但时隔12年,旦门山岛仍处于十分原始的阶段,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有游客将其描述为“与世隔绝”“原生态”“商业化程度低”等。拍卖公告中对于旦门山岛的描述也集中在自然生态层面:岛上植被以草丛为主,有少量稀疏针叶林,岛上还有全国并不多见的丹霞地貌,四周礁石密布,海螺丛生。
黄旭告诉时代财经,日常在旦门山岛固定工作的仅两三个人,其余都是散工。2022年7月,黄旭所在公司组织了数百人的游学团队前往旦门山岛,“已经是他们去年最大的客户了。”对于目前岛屿流拍,黄旭并不意外,“岛上开发难度太大了,目前产能还很低,光是运货的船费一趟就得至少500元以上。”
因淡水资源缺乏需要运输矿泉水去旦门山岛,图源:受访者提供
早在拍卖的前几年,就有朋友找到林东希望协助旦门山岛的开发,称“公司经营有问题。”除了旦门山岛因为岛主债务纠纷沦为拍卖物,许多确权的无人岛也相继烂尾。2009年,“温州第一女岛主”陈晓娴在竹屿岛累计投入300万元,换来的却是一年数万元的门票收入,最终其主动与当地政府结束协议;有着“全国无人岛第一拍”的象山大羊屿岛,因资金短缺,在2013年动工建设一期项目时被迫中断。
“许多买岛的人其实并不懂海岛开发,最开始投资时想象得太美好,等到后期建设才发现资金跟不上,终止建设、退出的不在少数。”林东称。
投资开发成本至少几亿,仍有人幻想做岛主
无人岛开发庞大的资金需求,是岛主梦破碎的重要原因。
据悉,无人岛开发建设的环节繁多且复杂,涉及码头、道路、淡水、电力、环保等基础设施重建以及生态修复。以大羊屿岛为例,在建设酒店一期的时候,光是发电就花费将近6000万元。由于远离陆地,建设物资运输上岛的费用也十分昂贵,有数据显示,无人岛上建造所需的成本至少是陆地上建造的三至六倍。
而海岛气象环境复杂,使得许多工程建设并非一劳永逸,譬如国内开发最为成功的无人岛之一三亚蜈支洲岛,如今每年仍在投入数千万的设施建设费用。
显然,无人岛开发的投入宛若无底洞,如果是资本财力有限的企业或个人很难啃得下。林东便直言,“一个无人海岛的开发利用,至少需要几千万到几个亿。”此外,无人岛本身就意味着基础设施、生态系统薄弱,自然资源较佳的岛屿如蜈支洲岛早已经开发,剩下的无人岛开发难度巨大。
截至2020年,国内总计有11000多个海岛,无居民海岛约占全部海岛个数的96%,其中有淡水资源的海岛则不足2%。而2011年至2017年,全国仅有26个无居民海岛拿到了不动产登记证。
自《海岛保护法》颁布以来,国内第一代岛主林东已逐渐将“玩岛”的重心转移至国外,“当时脚一踩进去,觉得陷进泥巴,马上就退出来了”。目前,林东主要在东南亚、南太平洋一带,参与一些无人岛的经营、开发或使用,“下半年还要带队去看岛。”
对于国内无人岛的开发,林东则认为,在法律法规、规划、多方资本联合开发等制度与模式上还有完善空间。“这条路不好走,比较漫长艰辛。”不过,林东相信将来国内无人岛开发会有新的措施与模式出台,推进会加快。
即便如此,仍有部分人怀揣着岛主梦。浙江在线报道指出,自4月下旬法院拍卖公示后,已有几位投资意向人去旦门山岛考察。而在5月10日,位于云南德宏的一个独立岛屿1个月使用权在网上拍卖,起拍价1元,最终以7199元成交。
|
-1
|
|
就在刚刚,金融受害群众本金清退工作被提上日程,高层高度重视金融受害群众的本金返还情况,不仅要求各地方部门要尽快破案,全力追赃挽损,还要求所有问题金融平台必须做到全额100%退还受害群众被骗本金。
这一次高层对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工作部署严厉程度空前,态度十分明确,就是要将那些诈骗了老百姓血汗钱不肯主动退还的金融诈骗集团统统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2021年5月25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一中院)依法公开宣判被告单位崇逸(上海)商贸有限公司、被告人卢明昌、张赣鄂、严育升、戴炳康、陈志刚集资诈骗一案,以集资诈骗罪判处崇逸(上海)商贸有限公司罚金人民币一亿元(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以集资诈骗罪判处卢明昌无期徒刑,并处罚金二千万元;以集资诈骗罪分别判处张赣鄂、严育升、戴炳康、陈志刚有期徒刑十四年至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五百万元至一百万元不等的刑罚。
从目前平台兑付情况来看,平台资产质量恶化,导致逾期攀升;更有不少借款人借行业动荡之时,恶意逃废债不愿还款;甚至部分平台方截留借款人还款,造成了出借人的回款难题。这些都直接造成了目前回款难以打破困局的原因。
不少的问题平台依然打着各种旗号企图拖延兑付时间或者打折收割受害群众的血汗钱,中央对此已经高度重视并明确要求唯有全额100%退还受害人本金才能最大限度减刑。任何借口说平台资不抵债或者无力偿还的理由都是不被认可的,平台做不到全额退款,就应当由股东企业和担保公司全额补足,必须确保本金全额全款退还回给受害群众们。
有关地方和部门应当在处置非法集资职能部门统筹协调下,切实履行协作义务,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做好涉案财物清运、财产变现、资金归集、资金清退等工作,确保最大限度追赃挽损,最大限度减少实际损失。
两高一部对办理非法集资案明确以下几点:
1、关于共同犯罪的处理问题。为他人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提供帮助,从中收取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构成非法集资共同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能够及时退缴上述费用的,可依法从轻处罚;其中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
2、关于涉案财物的追缴和处置问题。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的资金属于违法所得。以吸收的资金向集资参与人支付的利息、分红等回报,以及向帮助吸收资金人员支付的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应当依法追缴。
警方通报要对为平台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提供帮助并非法获利的群体予以严厉打击,全面追缴非法所得,尽全力为平台真实受损人员追赃挽损。"全面追缴非法所得”八个字,力度远超法律、法规。只要是被二高一部追缴法令定性为非吸或诈骗案件的总额款项,就都是“非法所得”。也就是必须全面追缴的。
也就是两高一部下的死命令:只要从非吸或诈骗公司获取非法所得的债务人,就必须进行追缴归案,这是一个钢性的命令,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必须无条件的去执行!就算是财产被转移,隐匿等各种手段,都要追回对于资金流向一样要摸排清楚,顺藤摸瓜,对于资产转移的,要尽快查清资金流向,并做好冻结和追回工作。对于其主要负责人和团队的亲属,也要严查其资产情况,如涉及案件资金的,也要第一时间进行冻结查处,尽全力保障老百姓的本金安全和追讨。不管最终以何种方式,都要保证最大程度的返还受害人,出借人本金。
想要得到优先返款,加快返款进度,就要靠各个平台出借人的努力!平台出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正道!扩大自己平台的影响力,争取高层力量的介入,是目前看来比较好的办法!转发告知更多朋友们振作起来!必须还钱!转发分享,鼓励更多受害人,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这场金融灾难,关注这场金融灾难,你的一次转发都在传递一份希望,都在帮助自己和受害人追回血汗钱!
|
-2
|
|
在申请重整之后,法院已正式启动对新华联文旅的预重整,并指定临时管理人。
5月22日晚间,新丝路文旅(00472.HK)发布公告称,有关控股股东新华联文旅(000620.SZ)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进行重整及预重整,法院现已启动预重整过程,并指定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担任新华联文旅预重整期间的临时管理人。
在此之前,5月18日晚间,新华联文旅公告称,分别于2023年4月18日及5月4日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向法院申请重整及预重整的议案》,同意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及预重整。
5月18日,新华联文旅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决定书》,为降低重整成本、提高重整成功率、有效识别重整价值及可能,北京市一中院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
预重整为法院正式受理重整前的程序,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新华联文旅在公告中称,在预重整期间,将积极主动配合法院及临时管理人开展工作,履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积极与各方共同探讨解决公司债务问题和未来经营发展问题的可行方案,推进公司重整工作进展。同时,公司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积极做好景区的运营提升及房地产项目的建设、销售、交付等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重整不同于破产清算,对于可能或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又有维持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通过法律的程序,进行业务上的重组和债务调整,从而帮助企业重生。”北京方利律师事务所律师贾瑞果对蓝鲸财经表示。
与此同时,新华联文旅获得来自控股股东新华联控股的增持,新华联控股计划增持公司股份的金额为1-2亿元,以支持重整等相关工作开展,稳定股价,增强广大投资者信心。
*ST新联5月23日开盘触及涨停,截至发稿报1.07元,涨幅4.9%。
新华联文旅董事长马晨山在关于企业预重整的公开信中表示,虽然目前陷入困境,但新华联文旅多年深耕文旅产业的开发与运营,累计已投资近300亿元打造了3个大型文旅景区、2个海洋公园、8个演艺中心、9个博物馆、21家高端酒店、1家大型旅行社等,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全产业链文旅企业。在今年文旅市场高开稳走、加速回暖的大趋势下,公司文旅主业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春节、五一假期景区客流与收入同比成倍增长。目前公司资产总额约400亿元,基本面较好,具有重整价值。
其透露,目前新华联文旅正通过精做文旅主业、开展强势营销、优化资产结构、创新盈利模式、实行轻资产运营和提升治理水平等措施,全力推动企业重整重生。
新华联文旅旗下涵盖文旅景区开发与运营、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施工总承包、商业管理、酒店管理、物业服务、旅游服务等多项业务。根据2022年年报,新华联文旅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其中商品房销售占比72.59%,文旅综合行业占比14.97%,其他业务占比12.44%。
新华联文旅在年报中称,受疫情因素影响,旗下各大景区累计闭园达221天,各景区见缝插针开展文旅运营,精耕文化游、主题游、节庆游、沉浸游、露营游、研学游、亲子游、夜间游,全力拉动客流和收益。
2022年,商品房销售实现毛利率36.65%,文旅综合行业毛利率为-59.30%。
通过协议出让和拍卖,新华联文旅2022年新增位于湖南醴陵和湖南长沙的两宗地块,土地面积合计逾10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底,累计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剩余可开发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
|
-1
|
|
号称期货界“北丐”付海棠曾说,期货不是人做的,是“神与鬼”做的!而期货界大佬李永强也说,期货是天堂与地狱的一道墙。
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无非就是,期货市场是一个诡谲多变且风险很大的市场。
近期跌到“十八层地狱”的纯碱期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做多纯碱期货?女投资大佬遭遇多方空头“围猎”
市场传言素有“私募魔女”之称的半夏投资创始人、投资大佬李蓓疑因做多纯碱和玻璃期货,遭遇空头精准围猎,导致其代表产品业绩大幅回撤,亏损幅度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李蓓管理的产品两周时间下跌了13%,而对应的纯碱价格在过去两周下跌了15%左右。
纯碱主力合约周图
众多业内人士推测,李蓓持仓业绩大幅回撤很可能与其投资的纯碱和玻璃等商品期货有关。今年早些时候,李蓓公开唱多房地产,认为房地产竣工数据同比上涨 ,会导致玻璃和纯碱的需求大涨,因而这位大佬很可能做多了玻璃和纯碱期货。
5月中旬,业界流传李蓓与商品期货圈专业人士就工业品供需问题产生争论。
双方对工业品的供需缺口、库存周期、去库存的进程存在一定的分歧,这些判断直接影响着投资人对于下半年房地产竣工进程的判断。
在这场争论中,商品期货圈人士对李蓓使用滞后指标去推演,给出了“掩耳盗铃”的评价。
图片来源:网络
作为投资大佬,李蓓自然不喜欢别人对其投资指指点点。她很快在朋友圈做出3点回应:
1. 不要涨的时候就看别人的低波动,回撤的时候就看别人的高波动产品。
2. 期待我是去年的谁谁谁,继续倒霉的,不好意思你要失望了。我们风控框架一直很严,过去一周每天按照风险预算降低仓位,现在已经没多少仓位可以用来倒霉啦。
3. 高波动产品从最高点回撤10%出头,低波动产品从最高点回撤个位数,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嘲笑的,嘲笑我们的先看看自己吧。
来源:网络
不过,李蓓坦承自己确实在投资上犯了一些错误。她认为自己在股票和商品期货上出现了失误,在出现极端行情时,导致出现较大的亏损。鉴于此,她坚持一贯的风控框架,并已经大幅减仓控制风险敞口。
纯碱期货价格缘何暴跌?
回到纯碱期货上。自3月以来,纯碱期货开启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跌势,截至目前跌幅超过40%。今日(5月26日)纯碱2309主力合约价格收报1610元/吨,收涨1.64%。前一日(5月25日)价格一度跌至1550元/吨,刷新2020年12月以来低点。
近期,有人将纯碱期货价格下跌归咎为远兴能源新投产的天然碱矿项目,供应增加预期令纯碱价格暴跌。在笔者看来,这只是纯碱长期跌势中的一段小插曲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从纯碱价格图表上可以看到,在去年底价格触及1776元/吨的低点后开始大幅反弹,市场预期疫情放开后宏观经济将迎来“艳阳天”。
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出炉后,才发现疫情放开后各行各业的需求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美好,纯碱库存开始累积。进入4月,随着2305合约进入交割期,主力移仓到2309合约,在基本面疲软环境下,做空成为2309合约的“交响曲”。
另外,房地产“保交楼”进程也并未像市场预期得那么顺利,房企融资环境仍存在不利因素,纾困资金难以很快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玻璃和纯碱需求下降。
很多像李蓓那样的投资者误判了宏观形势,以为纯碱价格已经跌至性价比较高的位置,冲进去试图抄底,没想到遭遇了实力雄厚的空头围猎,最终成为他们口中的“猎物”。
纯碱后市怎么走?
至于纯碱后市如何,或许真的只有股神才知道。
有人在纯碱成本上做了分析。纯碱有三种生产方法,分别为氨碱法、联碱法、天然碱法。这三种方法对应的成本分别为:
1. 氨碱法每吨纯碱生产成本:1250元-1800元
2. 联碱法每吨纯碱生产成本:1570元-2000元
3. 天然碱法每吨纯碱生产成本:1300元-1400元
也就是说,按目前纯碱价格1610元/吨左右,对应各纯碱厂家来看,还是存在较可观的利润。
鉴于此,我们判断纯碱底部仍未出现。
或许哪天跌破1300元/吨再来讨论底部的事情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1
|
|
在过去四个季度中,知名电商平台有3个季度营收增速是个位数,在618即将到来,二季度能否绝地反击?
京东(JD.O/09618.HK)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增长1.4%至2430亿元,环比下滑大约18%,较去年四季度营收增长7.1%,明显回落;净利润62.6亿元,同比增长309%,环比增长107%。
京东将营收分成两大块,即净产品收入和服务收入,本季分别实现营收1956亿元、474亿元,去年同期分别实现营收2044亿元、352亿元,即净产品板块减收88亿元,或下滑4.3%,而服务板块营收增加122亿元,或大约34.7%。
无奈服务收入规模虽然增长强劲,在总营收中占比较低,因此未能将京东增速带回到两位数。在过去四个季度中,仅有去年二季度京东营收增长11.35%,这也让京东在二季度压力比较大,毕竟有年中大促“618”,这可是京东的招牌。
本季京东毛利率有所提升,达到14.82%,较去年同期13.96%增加0.86个百分点,比上个季度增加0.76个百分点。
一季度京东营业利润59.6亿元,去年同期为24.1亿元,增加大约147%。真正让京东利润大增的“真相”还是非经常性损益项,本季度达到32.6亿元,而去年同期损失39亿元。
此外,京东本季度利息支出5.9亿元,股权投资损失8.2亿元,七七八八综合下来,净利润为62.6亿元,其受到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较大。
截至5月19日港股收市,京东跌4.72%,收于137.2港元,最新市值4683亿港元(最新美股市值大约560亿美元)。
京东于2020年6月18日于港交所二次上市,发行价226港元,募资345亿港元,股价曾一度冲高至407港元,最新股价与高点相比,回撤大约2/3,还破发大约四成。
|
0
|
|
中沪网了解到,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3年5月18日召开2023年第32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苏州众捷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捷汽车”)的首发事项。
据悉,众捷汽车主要从事汽车热管理系统精密加工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汽车空调热交换器及管路系统、油冷器、热泵系统、电池冷却器、汽车发动机系统等汽车零部件。
据招股书显示,众捷汽车本次拟募集资金42,199.99万元,募集资金扣除本次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公司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及扩产项目、新建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截图来源于众捷汽车招股书)
中沪网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众捷汽车存在以下问题,利润波动较大,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偿债能力稍显不足;连续对实控人进行大手笔股权激励,股份支付选取的公允价值偏低;独董或难勤勉尽责,对外投资和兼职也是选择性披露。
利润波动较大,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偿债能力稍显不足
据招股书财务数据显示,2019-2022年,众捷汽车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6,397.30万元44,325.58万元59,336.42万元和71,329.3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821.81万元、4,292.45万元、4,869.71万元和8,138.92万元。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2019-2022年,众捷汽车经营业绩存在一定的波动。尤其在利润上,2020年,公司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78%的情况下,但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却同比下滑了10.98%。
除此之外,众捷汽车资产负债率也是居高不下,2021年-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口径)分别为57.31%、64.11%和61.71%,而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口径)均值分别为39.01%、44.33%和45.87%,公司资产负率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均值。
(截图来源于众捷汽车招股书)
另外,报告期各期末,众捷汽车流动比率分别为1.03倍、0.93倍和1.09倍,速动比率分别为0.65倍、0.50倍和0.68倍;而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流动比率均值分别为2.12倍、1.75倍和2.19倍;速动比率均值分别为1.56倍、1.18倍和1.65倍。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远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低。
(截图来源于众捷汽车招股书)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众捷汽车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低,而且远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而且资产负债率也远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众捷汽车偿债能力明显不足。总体来看,众捷汽车在资金运转方面存在多方面难题。
连续对实控人进行大手笔股权激励,股份支付选取的公允价值偏低
据招股书显示,众捷汽车频频对孙文伟实施对股权激励。
2018年4月,为了奖励孙文伟对众捷有限作出的贡献并鼓励其未来继续带领众捷有限发展,主要股东均向孙文伟赠与一部分股权予以激励,上述股东分别无偿转让其实际持有的6%、5.60%、5%、4%众捷有限的股权给与孙文伟。
2021年3月29日,众捷汽车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苏州众捷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方案〉的议案》,拟对公司总经理孙文伟实施股权激励,股份来源于公司增资扩股,拟实施激励股份为360万股。2021年5月28日,众捷汽车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苏州众捷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增资扩股的议案》,众捷汽车拟将注册资本由8,760.00万元增至9,120.00万元,由股东孙文伟以货币720.00万元认购公司新增注册资本360.00万元,其中360.00万元计入公司的注册资本(股本),其余360.00万元计入公司的资本公积金,本次认购价格为每股2元。
而本次股权激励中,众捷汽车按照2020年11月孙洁晓以3.95元/股的价格将王海燕、张丹代其持有的公司股份转让给刘朝晖和张萍确定为本次增资的公允价值,公司于2021年确认股份支付费用为702.00万元。从时间上不难看出,孙洁晓将所持公司股份转让给刘朝晖和张萍的时间比孙文伟股权激励认购时间早了半年之多,试问本次股权激励股份支付选取3.95元/股作为公允价值是否合理?而众捷汽车接连对孙文伟进行大手笔的股权激励又是否合理呢?
独董或难勤勉尽责,对外投资和兼职也是选择性披露
李琳现担任众捷汽车独立董事,据招股书李琳简历显示,李琳女士,博士研究生学历。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讲师;2011年1月至2019年8月,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2019年9月至今,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2018年7月至今,任浙江动一新能源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一新能”)独立董事;2019年3月至今,任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软科技”)、重庆市迪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马实业”)独立董事;2019年12月至今,任劲旅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劲旅环境”)独立董事;2020年1月至今,任上海西泰克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泰克”)独立董事;2018年6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从李琳简历上可以看出,李琳同时身兼6家公司的独立董事,同时还兼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不知李琳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履行其独立董事勤勉尽责。
而据最新上会稿招股书显示,目前,李琳除在众捷汽车担任独立董事以外,对外只担任动一新能、龙软科技独立董事;不再兼任迪马实业、劲旅环境、西泰克的独立董事了。
值得注意的是,众捷汽车上会稿招股书对李琳对外兼职和投资的情况或并未详尽披露。
北京玖紫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玖紫颜”)成立于2022年7月5日,成立至今,众捷汽车独立董事李琳一直为玖紫颜实际控制人,李琳持有玖紫颜100%股份,并担任其执行董事、经理、财务负责人。但是招股书对玖紫颜却只字未提。
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8号——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第四十三条规定,众捷汽车应披露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人员的简要情况;同时,众捷汽车还应说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核心人员的兼职情况及所兼职单位与众捷汽车的关联关系。也就是说,众捷汽车此举或有违深交所披露规则。
另外,根据《深交所创业板规则关于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认定》,控股股东及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或担任董事(独立董事除外)、高级管理人员或重大影响的除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为本公司的关联法人。也就是说,玖紫颜还为众捷汽车一关联方,因此,众捷汽车此举或还遗漏了关联方。
|
-1
|
|
近期,备受瞩目的国民神车宏光MINI EV销量出现了下滑的现象,引起了广大消费者和业内人士的关注。这一情况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其中消费需求的变化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之一。
宏光MINI EV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微型电动车市场的佼佼者,一直占据着销量榜首的位置。然而,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和调查结果,宏光MINI EV的销量在最近几个月有所下滑,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首先,消费需求的变化是导致宏光MINI EV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市场分析师的观察,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呈现出一种"哑铃型"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低端和高端电动车销量相对较高,而15万至25万人民币价位区间的市场需求相对较小。宏光MINI EV作为一款较低端的微型电动车,恰好受到了这一市场结构的影响。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这款车型的销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其次,竞争对手的崛起也对宏光MINI EV的销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电动车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车企涌入了这个领域,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新车型。这些新车型往往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吸引消费者的设计,与宏光MINI EV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消费者在选择购买电动车时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也导致了宏光MINI EV销量的下滑。
为了应对销量下滑的挑战,上汽通用五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近,该公司宣布推出了一种电池月付方案,为消费者提供更灵活的购车方式。根据这个方案,车身和电池可以分开付款,车主可以按月支付电池费用。这种创新的销售方式有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宏光MINI EV,并帮助该车型应对销量下滑的挑战。
除了推出电池月付方案,上汽通用五菱还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推广宏光MINI EV的优势和特点。他们强调该车型的高性价比、节能环保以及适应城市出行的便捷性。同时,他们与销售渠道合作,提供更多的购车优惠和售后服务,以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
此外,也意识到产品创新的重要性。他们在不断改进宏光MINI EV的技术性能和用户体验,以满足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他们加强了对电池续航能力、充电速度以及车内科技配置等方面的改进,并不断推出更新的车型。
尽管宏光MINI EV面临销量下滑的挑战,但上汽通用五菱并未气馁。他们坚信通过持续的创新、市场营销和销售策略的调整,可以重新激发消费者对该车型的兴趣。同时,他们也在寻求与政府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以促进电动车市场的发展。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购买一款电动车时,除了关注价格和性能外,还要考虑个人出行需求和充电设施的便利程度。随着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电动车技术的进步,电动车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总的来说,国民神车宏光MINI EV销量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消费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崛起是主要因素。然而,通过上汽通用五菱的努力和市场策略的调整,宏光MINI EV仍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认知和需求的不断增长,相信宏光MINI EV有望重新赢得市场份额,并继续成为国民神车的代表。
|
-1
|
|
近日,针对深交所对2022年年报问询,ST高升发布回复函表示,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下滑与整个行业发展情况基本一致,虽因计提违规担保预计负债较高,但偿债能力指标仍处于较为合理区间,公司正逐步开展新业务板块,构建云网平台、融媒应用等布局,将尽快实现企业利润和资产的增长。
毛利率下滑与行业情况一致
自2006年开始进入云基础服务领域以来,ST高升为广大政企行业及互联网客户提供从云到端的一站式综合云基础解决方案与服务集成。目前,ST高升业务已覆盖云基础服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可为客户提供多活数据中心、DCI(数据中心互联)、云存储等服务。
从营收结构看,公司网络通信服务、虚拟专用网服务、通信网络建设技术服务是ST高升目前三大主营业务,2022年营收贡献分别为58.59%、5.18%、29.24%,毛利率分别为2.13%、-125.68%、18.75%,较上年同期减少9.83%、增加46.12%、减少17.75%。问询函中显示,ST高升主营业务毛利率下滑与整个行业发展情况基本一致。
以贡献营收过半的公司网络通信服务业务为例,ST高升网络通信服务业务包括IDC、CDN、GFC及少量网络增值服务,其中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收入占比80%以上,2022年毛利率显著下滑主要是受IDC业务影响。
ST高升在回复函中表示,作为IDC/CDN主要需求端的互联网行业在2022年增长规模放缓,与以往年度年井喷式的增长速度相比减缓许多。同时,公有云行业对传统IDC行业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中小型客户从传统IDC向云迁移速度加快,造成客户数和IDC节点有所流失。另一方面互联网行业的头部集中效应愈加明显,对市场价格的要求更直接,同时也使中小客户流量流失,减少了节点复用率,致使毛利率逐步下降。
回复函显示,与ST高升所处同一行业的主营IDC业务的公司,比如网宿科技、光环新网、奥美数据2022年毛利率同比分别下滑4.79%、13.06%、0.97%,行业毛利率同比下滑均值为8.60%,与ST高升IDC业务毛利率下滑程度基本一致。
对违规担保计提预计负债合理
由于历史原因,ST高升因前实控人违规担保事项被交易所实施了ST。此后,违规担保一直是市场对ST高升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次深交所就2022年年报问询的一项重点问题。
根据ST高升的回复函,截至2022年年报披露日,公司依然尚存该5项违规担保事项,违规担保余额为6.53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727.80万元,系2022年对部分违规担保计提的当年利息。
中兴财光华会计所在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中表示,经核查,未发现ST高升回复中关于违规担保形成的预计负债具体情况方面与我们获取的信息存在重大不一致,与预计负债相关的会计处理保持了一贯性和谨慎性,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未发现关于违规担保形成的预计负债存在重大错报。
虽然因计提的违规担保预计负债较高,但ST高升偿债能力指标均处于较为合理区间。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ST高升末流动比率为130.96%、速动比率为127.05%,资产负债率为81.53%、产权比率为441.40%。
ST高升表示,到目前为止,违规担保很多问题已得到了解决,公司正在向着正常化的方向发展。随着违规担保的逐步解决,预计负债也会逐步冲回。公司管理层会努力的通过完善公司业务、人员管理,提升公司的整体水平,逐步改善公司的盈利情况,争取得到市场的认可。
新业务争取早日实现运营收益
2022年,ST高升实现营业收入5.15亿元,同比下降28.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6亿元,同比下降9.66%。
ST高升在回复问询函中表示,主营业务总体出现连年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云服务等新业务板块前期投入较大。云网平台、融媒应用等新业务在两年前已开始部署实施,今年将会加速推进,争取早日实现运营收益,尽快实现企业利润和资产的增长。
在云网平台建设方面,ST高升目前开始向行业的综合云服务转型,特别是与航天云网合作。双方后续拟持续推进优势资源整合,并充分借助航天云网品牌,快速完成云+网+垂类平台+应用平台的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服务推向市场,推进工业互联网项目落地。
在融媒应用方面,ST高升利用技术、资源的积累和储备,展开行业融媒应用服务。目前已与新华多媒体数据合作,一方面建设新华数据云平台、融媒云平台及版权区块链平台,面向政府、企业提供融媒服务;另一方面构建版权云平台,服务各级(类)媒体版权交易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期清偿1亿元兴业银行贷款基础上,2023年兴业银行又向ST高升发放8000万元贷款。ST高升表示,公司已在着力拓展云服务及工业互联网业务,随着业务的开展和深入、经营能力的提升,将会获得更多金融支持。
“公司现有亏损为阶段性亏损,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对公司经营充满信心,公司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经营,具有应有的持续经营能力。”ST高升在回复函中说。
|
-1
|
|
北京时间5月25日消息,世纪互联(Nasdaq:VNET)今日发布了未经审计的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净营收达到人民币18.1亿元(约合2.629亿美元),同比增长9.7%,超出分析师预期;但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230万元(约合1200万美元),同比下降9%。
分析师此前预计世纪互联第一季度营收将达到2.5568亿美元,但营收实际表现超出预期。另外,华尔街两位分析师此前预计,世纪互联第一季度每股亏损将达到0.09美元,但实际表现为每股摊薄收益为人民币0.07元(约合0.01美元),好于分析师预期。
世纪互联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其公布的财报数据反映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尽管净利润同比下降,但是其净营收增长9.7%,表明公司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中的竞争力持续增强。
然而,在数字化转型迅速发展的当下,世纪互联在国内市场面临日益竞争的局面。目前,中国国内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增长速度快,诸多企业均纷纷加入竞争中,加大了企业间的竞争压力。
有市场人士表示,尽管世纪互联在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为健康的增长态势,但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世纪互联要继续保持增长,需要通过扩大业务规模和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其市场份额。
|
0
|
|
金山云简介
金山云(KC)于2020年初以每股17.00美元的价格在美股IPO上市,并筹集了约5.1亿美元的资金。
该公司主要为亚洲企业提供一套基于云的服务产品。
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开始好转,但金山云的收入仍在下滑,亏损仍严重。
业务概览
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的金山云为企业提供互补的云服务,作为其本地信息技术系统的替代方案。金山云是从香港上市的金山软件(03888)分拆出来的。
公司管理层由代理首席执行官邹涛先生领导,在此之前,他曾担任Seasun Holdings的首席执行官,自2004年以来一直负责公司的娱乐软件业务。
金山云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
(1)数据库
(2)云安全
(3)大数据存储与计算
(4)混合云
(5)开发与运维等
金山云面临的市场竞争
根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全球所有类型的云服务市场规模为2650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9280亿美元。
这意味着这个行业从2020年到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6.4%。
这一预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全球企业从本地系统到云环境的大规模持续过渡,以及服务提供商在云系统产品方面的持续创新。
金山云委托弗若斯特沙利文撰写的报告显示了这个行业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金山云的财务状况
各个季度的收入增长情况如下:
近几个月,各个季度的毛利率有所上升。
但销售和一般行政管理费用占季度总收入的百分比在显著上升,这是一个负面信号,表明该公司在这方面的支出正在增加。
各个季度的经营亏损在大幅恶化
各个季度的经营杠杆率已经进一步恶化为负值了
各个季度的每股收益(摊薄后)也出现了恶化
(以上图表中的所有数据均为公认会计准则)
在资产负债表上,金山云2022年第四季度末的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6.775亿美元,总债务为2.411亿美元,其中1.812亿美元属于短期/流动债务。
在过去的12个月里,金山云的自由现金使用量为1.783亿美元,其中资本支出占2.057亿美元。该公司在过去四个季度支付了5,220万美元的股票薪酬。
金山云的估值及其他指标
“40法则”是衡量软件行业业绩的常用指标,它表明,只要总收入增长率和EBITDA的百分比等于或超过40%,公司就处于可接受的增长/EBITDA轨道上。
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金山云的40法则计算结果为负(23.1%),因此该公司在这方面表现不佳。
结论
在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会议上,管理层强调了其对“高质量、可持续增长”的关注,并为此实施了各种成本削减措施。
该公司虽然在2022年第四季度首次产生了运营现金流,但却继续用在了资本支出和股票薪酬上。
管理层表示,他们正努力在增长和盈利之间保持平衡,尽管运营亏损仍然很严重。
虽然金山云2022年第四季度的总收入同比下降了26.2%,但毛利率却增长了6.6个百分点。
管理层在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中也没有披露任何关于客户留存率的数据。
销售与管理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在2022年第四季度也在大幅上升,表明该公司在这方面的支出正在加大。
而经营杠杆率也已经连续第六个季度为负值了。
展望未来,金山云管理层看到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但也预计这种兴趣会逐渐消退,所以“人工智能概念”是导致金山云股价在最近几周忽高忽低的原因。
金山云的财务状况相对一般,拥有充足的流动性和一些债务,而且需要减少负自由现金流消耗,因为它仍然过多,至少在随后的12个月内是如此。
在估值方面,市场对金山云的EV/Sales估值约为0.9倍。
金山云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宏观经济放缓似乎已经开始,信贷紧缩可能影响其客户的支出计划,销售周期延长也可能减少金山云的收入增长。
猛兽财经认为金山云股价潜在的上行催化剂可能包括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进一步增长机会,因为该公司正在帮助中国中型企业实施人工智能计划。
在金山云恢复收入增长并减少严重的运营亏损之前,猛兽财经不看好金山云股票。
|
-1
|
|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据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网站5月23日消息,日前,三台县东城印业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向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了召回计划,将自即日起,召回2021年4月1日生产的(部分)小学拼音本,型号:787×1092(mm)1/32XP-32K,涉及数量为12000本。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小学拼音本,由于该型号内芯纸张施胶度小于0.75mm,学生使用墨水笔在该产品上写作业时,容易产生墨水渗透或扩散现象,会造成文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长期使用有损害视力的风险。
三台县东城印业有限责任公司敬请消费者立即停止使用该产品,并通过电话13990196667联系该公司负责人李成,进行退货,以消除安全隐患。用户可通过客户服务热线(13990196667)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此外,消费者也可登录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或拨打四川省缺陷产品召回管理中心电话(028-86607569、65099182)了解相关信息和提交相关缺陷线索。
|
-1
|
|
今年上半年,B站出现了两个比较特殊的节点。
一次是3月2日亏损75亿的2022年财报发布,把触底的股价神奇般的拉出一波涨幅;另一次是4月初发生的停更潮,又把股价抬升的势头给按了下去。
简单总结就是,B站仍能用增长粉饰亏损进而推高股价,但停更潮让资本瞬间清醒,B站可以没有高增长却不能失去UP主。
被停更潮送上风口浪尖的B站,虽说后来给出了合理解释,UP主们也出面澄清,但这并不能阻碍外界对B站命运的探询。
两年前,B站创下历史最高股价,之后便一路急转直下,划出一道完美的倒V字曲线。
当股价跌跌不休、UP主停更、亏损持续扩大等一连串负面事件叠加后,所有矛盾的核心就指向了一个问题:B站为什么赚不到钱?
积攒而来的停更潮
按照UP主的说法,B站是犯了路线错误。
2020年以前,B站的标签还是「中国Youtube」,大量的UGC内容撑起B站的长尾流量。彼时优爱腾早已转向长视频多年,B站是唯一有相当体量的UGC平台。
假若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B站再通过破圈打开用户群体的天花板,在中等长度UGC视频平台这个赛道是没有竞争对手的,也意味着B站完全可以模仿Youtube的商业模式。
但2020年,陈睿给B站制定了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后,Youtube就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梦。
B站的计划是:通过精品OGV内容与PUGV互相反哺,形成“OGV引流+PUGV留存”的高效模式,再利用PUGV实现“UP主创作内容-内容吸引粉丝-粉丝激励UP主持续产出内容”的生态闭环。
过去五年,B站在游戏、影视、动画等领域疯狂撒钱,仅文娱传媒一个领域的投资数量就高达96起,内容成本也足足涨了5倍,从17亿增至89亿。
但是,OGV内容天生就有风险,无论自制还是版权,效果能否达到预期本身就是一件不能确定的事。
以号称投资2亿的《三体》动画为例,开播前B站对其的预估播放量是8亿,但截止发稿该片在B站平台的播放量只有5.5亿。在豆瓣上,该片被157492人打出3.8分。
再比如自制综艺,过去三年B站出品了29部大会员专享综艺,涉及音乐、访谈、脱口秀、UP主真人秀等众多题材。但上一个爆款还要追溯到2020年的《说唱新世代》,余下的无论播放量还是影响力都没有破圈。
B站的“引流+留存”模型理论上很完美,但也仅限于理论上。
重金投入的OGV内容的确为B站拉来了新用户,可本质上他们是追随内容而来的“观众”,贡献月活和流量,却不爱互动。
而B站原有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内容引流到游戏,这一套流程需要用户建立足够深的社区基础,否则只在平台消费内容,除了大会员和直播,B站想薅羊毛都薅不到。
这相当于B站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高价拉来的新用户无法货币化,内容投入又不能说断就断,本应该是一出咬牙坚持的戏码,但B站偏要剑走偏锋,开始对“留存”下手。
去年以来,B站多次变更UP主创作激励规则,大量UP主在社交平台反馈收入减少,有UP主称基础创作激励收入减少50%-80%。
梳理UP主爆料发现,B站2022年分别于3月和9月进行了两次创作者激励调整,前者降低了激励,后者降低了广告收益。尤其是,B站强化了对三连和互动的依赖性,限制到每个视频需要4%的点赞率,变相提高了UP主获取收入的门槛。
UP主“树大师”举例称,此前他在B站十万播放的视频最多拿过1600元,但在改版后,新视频对比同数据的收入降低了40%以上。
一位匿名UP主在知乎上指出,相较此前1K播放量/3元的激励,现在已经下降到1k/1元。而据另一位腰部UP主透露,之前一条80W播放量的视频还能有6-7K收入,改完之后降为3K。
雪上加霜的是,这两年不但平台的激励越来越难赚,广告商单也在大幅减少。
B站的广告商单主要通过花火平台完成,UP主入驻、广告主挑选,花火作为撮合平台抽成。
但由于粉丝数量、内容调性、UP主个体差异等原因,B站UP主在商单收入上形成较大的两极差异:
头部UP主拿走了大部分收入的同时,尾部UP主的创作热情加剧流失。
东吴证券此前估算,B站花火平台收入中头部UP主贡献了约70~80%的收入。
这就导致,主要依靠创作激励作为收入的UP主,正在悄无声息的离开B站。
表现在财报里,就是月活跃UP主中获得收入的占比从2021年的42.7%下滑至34.2%,获得收入的万粉UP主比例从90%下落至80%。
贴片广告救赎B站?
此前我们在《复盘B站:当敌人变成自己》一文中曾提出,B站需要在稳定内容生态根基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内容消费场景以淡化竞争领域的侵略。
通俗的说,就是继续在内容层面投入,获取更多的用户。但现实问题却是,短时间内B站已无可能在内容消费场景进行大规模扩张。
整个2022年B站消耗掉了106亿的现金储备,截至去年底,B站的现金储备为196亿元。今年1月,B站还进行了一次4.1亿美元的增发,其中3.3亿美元用于回购票面价值总额3.8亿美元的可转债,剩余款项用于补充公司的现金储备。
而短期上仍然有一年内到期的66亿贷款,以及87亿长期债务。也就是说,剩下的钱大概只够B站维持1年时间的运营。
在无新增有效营收渠道又无法大规模扩充内容消费场景的情况下,B站就将希望寄托在了生态内循环上。
2020年以来,B站开始在主站尝试Story Mode模式(类似短视频)。对于B站而言,Story Mode不仅扩展了广告变现渠道,还增加了内容供给。
只不过,Story Mode更像是B站短期内拿出来的应急之法,是补充而非主要。
因为,按照短视频逻辑,Story Mode展现内容会逐渐脱离原有B站的内容体系。今天再去用Story Mode,10个视频中有7-8个是短平快的资讯类,和抖音快手无异。
这种方式的确会形成用户粘性,所以才有了Story Mode播放量同比增长超170%的成绩,但同时也会遏制传统PUGV的增长。
更甚者,Story Mode会改变B站的内容结构。
围绕Story Mode模式,UP主单次创作的时间和精力成本都会下降,看似效率更高的背后,却是UP主内容生产的方式变化。甚至,Story Mode模式吸引而来的外部创作者一旦增多,也会压缩B站原本的中视频内容曝光。
与收益相比,显然内容结构的改变对B站影响更大。所以,Story Mode作为短期内的提效工具,并不符合B站的长期策略,未来在达到一定规模后B站势必会对其进行调整。
内容消费场景的核心价值,本质上是刺激用户活跃度和保持粘性,Story Mode之外,B站上被用户吐槽擦边内容的审核几乎形容虚设,其实也是一种内容消费场景的扩充,只是不仅有红线风险还容易遭到用户诟病。
那么,既然Story Mode不是增量,B站是不是可以考虑存量增长——贴片广告?
B站平台上目前的广告形式有品牌广告、效果广告和商单广告,其中效果广告包括传统feed广告和2022年4月开启商业化的Story Mode。
为何外界一直强调贴片广告适合B站呢?
一个健康的平台生态本身就应该需要广告等方式补贴创作者,B站没有合理、及时地引导广告机制,导致现在很多广告接洽方式是跳过平台,直接由商家对接UP主。
其实作为平台,YouTube也好B站也好,是最适合做广告中间商的,因为平台有大量的用户数据,足以构建详细的用户画像,进行精准的广告匹配,大幅提升转化率。
最重要的是,贴片广告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腰部及以下的UP主收益问题,维系住UP主在商单缺乏情况下的创作热情。
尾声
不过,即便外界对贴片广告的呼声再高,陈睿依然表示市场对于贴片广告前景过度乐观。但从长期看,B站上线贴片广告几乎是一个必然,问题是怎么上?
有UP主甚至给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答案:既然B站顾忌贴片广告影响用户体验,不妨把是否进行贴片广告的权利下放给UP主。
只是B站在解决商业化问题的同时,还有用户问题待解。
虽然官方声称更关注DAU增长,但不置可否的事,2022年Q4,B站的MAU首次出现同比滑落,由上年同期的3.33亿掉到了3.26亿。
这还是在B站更换月活统计口径的背景下。
2022年Q2,B站对月活统计口径做出改变,由原来的(PC + mobile)去重改为PC(去重)+ mobile(不去重),有网友指出,这意味着既登录PC端又登录移动端的用户在新算法里比旧算法多计算一次。
按照这个逻辑,B站距离陈睿定下的2023年4亿月活目标,可能更远了。
|
-1
|
|
“14万月薪招聘跪式保姆”一事
有了最新进展
网传的招聘信息
5月19日,记者从上海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日,有媒体报道家政公司“14万月薪招聘跪式保姆”,目前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当事人上海今巢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涉嫌虚假宣传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此前报道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一位上海太太月薪14万招聘两位保姆”,要求能提供跪式服务,自尊心强的不要。
(点击查看此前报道↓↓↓)
年薪168万元招保姆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热议。记者查询到报道中所提到的上海今巢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注册在奉贤区,品牌名为“艾嘉贝尔”。
对于14万找保姆一事,对方声称,确实有收到过委托,但客户似乎并无诚意,人并没有招到,后面也没有继续跟进。而对于网友质疑此事是家政公司在炒作,负责人万女士予以了否认。
据上海电视台报道,这家家政公司更像是“中介”公司,其涉猎的范围很广,其公众号显示能提供儿童早教、家庭老师等服务,但这显然已超出了公司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
对此,有律师指出,是否超范围经营可由属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介入调查。
|
-2
|
|
全面注册制下,最早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正经历自我革新的时刻。
2023年2月,全面注册制正式拉开帷幕;3月份,科创板时隔16个月再现被否企业;4月份,科创板没有企业上会,5家撤回IPO申请,还有两家已上市的企业因欺诈发行确定要退市;5月份,科创板第一家上会的IPO企业再被否。
从最近否决及撤回的IPO企业看,科创板不仅一如既往地坚守硬科技定位,同时更加关注持续经营能力。如被否的太美科技,在上市委会议上被问询报告期内大额亏损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变化情况;被否的思必驰,在上市委会议上被问询报告期内持续亏损、净资产大幅下降的情况以及经营能力的可持续性。
截至2023年5月23日,科创板共有109家在审IPO企业(以受理为标准,不包含已注册生效及已终止企业)。109家企业中,有44家公司报告期内曾发生过亏损,28家最新一期的财报处于亏损,25家公司报告期内一直处于亏损。
在109家企业中,有10家拟IPO企业的营收为0或几乎为0,报告期内全部亏损。10家公司分别是轩竹生物、韬略生物、思哲睿、善康医药、键嘉医疗、恒润达生、捍宇医疗、必贝特、爱科百发、艾柯医疗,皆与医药医疗相关。
10家零营收的IPO企业,能否实现主营产品商业化,是评价公司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其能否在科创板上市的关键。此外,这10家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也要满足“明显的技术优势”,这里的“明显”是区分其他上市标准的核心标志之一。
键嘉医疗总资产不足5亿元却要募资15亿 85%的资产是现金和理财
招股书显示,键嘉医疗成立于2018年12月12日,至今成立仅四年多一点。公司主营业务是手术机器人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ARTHROBOT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ARTHROBOT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已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目前,键嘉医疗还没有实现创收,2019-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的主营业务收入皆为0,分别亏损0.32亿元、0.5亿元、0.99亿元和2.77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亏损剧增。
零营收的拟IPO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是审核重点。而衡量零营收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一个标准是其主营产品是否实现了商业化。
键嘉医疗称: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系公司产品上市时间相对较短,已上市产品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未形成明显规模效应。但公司又称商业化能力突出,已组建一支36人的销售团队,ARTHROBOT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已中标6家医院的招标采购项目。
尽管键嘉医疗声称商业化能力突出,但招股书显示,公司暂时还没有重大的销售合同。
由于目前主营业务零收入且连年亏损,键嘉医疗登陆科创板只能选择第五套上市标准,因为其他四套上市标准对营收都有硬性要求,最少为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要求之一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那么,键嘉医疗的0营收能够撑得起40亿元的估值?
招股书显示,键嘉医疗拟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2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数的比例不低于25%,拟募资15.01亿元,用于手术集群技术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4亿元)等。简单推算,键嘉医疗IPO的预估值约为60亿元。
但在报告期末,键嘉医疗的总资产才4.97亿元,不足5亿元,可公司的计划募资额却高达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键嘉医疗近5亿元的总资产中,公司的债权投资为3.2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66%。招股书显示,键嘉医疗债权投资主要为公司购买的农业银行大额存单。
报告期期末,键嘉医疗的货币资金为1.01亿元,与债权投资合计4.29亿元,占总资产的86%。公司账面上超过85%的资产是货币资金和理财产品,而总负债才0.73亿元,资产负债率仅14.59%,可以说公司现金流比较充裕,也没有流动性压力,可公司仍计划通过IPO募资4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商业化任重道远
上文提到,键嘉医疗IPO的预估值约为60亿元,那么公司0营收的业绩能否支撑得起60亿元或者说超过40亿元的估值?
目前,A股有一家手术机器人上市公司——天智航。天智航登陆的也是科创板,于2020年7月上市,公司主核心产品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
值得关注的是,天智航在上市时已经开始创收,2017-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0.73亿元、1.27亿元、2.3亿元,持续经营能力得到了初步验证。在这种情况下,天智航选取的仍是科创板第二套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
而还没有实现营收、成立仅4年时间的键嘉医疗,选择了估值超过40亿元的上市标准。
资料显示,天智航从2017年到2022年,即上市前和上市后也未实现盈利,营收基本上在1、2亿元左右,多年来没有突破。公司市值从上市初的最高635亿元降至目前的70亿元,缩水近九成。
值得关注是,天智航的主营产品是骨科手术机器人,而键嘉医疗的核心产品也属于骨科手术机器人。
一名业内人士称:骨科手术机器人提供的临床价值并不如腔镜手术机器人,后者操作灵活术式应用广泛,更符合医生的操作直觉,予以医生很大的助力。骨科手术机器人还的先天特点意味着它没办法介入骨科手术的全流程,也不能像腹腔镜机器人一样,进入手术室,布置好机位就能全程进行手术操作。
另一名业内人士称:手术机器人行业的外部环境来看,已经给了很多的优惠政策,而在商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产品和内部的问题没有解决。就产品本身而言,所研发的手术机器人,如果连最终目标到底是为什么样的医生在什么场景的手术下解决什么问题都回答不了,推向临床、商业化就比较困难。产品卖不出去,可能是产品研发之初就缺乏商业化的思考。
至于键嘉医疗主营产品能否实现商业化,能否实现营收增长和盈利,这有待时间验证。而键嘉医疗能否实现商业化,是其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关键,也决定着其能否成功IPO。目前,比较直观和稳妥的方式是先看键嘉医疗能否实现营收增长,能否形成规模效应,再来判断其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
未披露明显技术优势 0营收如何占据20%的市场份额?
根据现有规则,拟登陆科创板的IPO企业在核心技术层面应满足的要求包括:具备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具有先进性、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经营等。
而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拟IPO企业,还应满足“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参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医疗器械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规定。明显的技术优势,是区分于其他四项科创板上市标准的重要标志。
那键嘉医疗是否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招股书显示,键嘉医疗在手术机器人领域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涉及五大技术类别,包括手术规划技术、手术导航定位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机械臂控制技术、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公司也简单列示了五项技术的技术先进性,但没有用具体的参数、指标等数据来证明比同行公司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
键嘉医疗称,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的主要外资厂商为史赛克、美敦力和捷迈邦美,主要国内厂商包括天智航、微创机器人、和华瑞博、元化智能等公司。
其中公布相关数据的公司中,史赛克MAKO的RIO系列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全球装机量已超过1000台(注:一台机器的价格从人民币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行业龙头地位较为稳固;美敦力Mazor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从2016年上市至2019年三季度也仅在全球范围内累计出售了约248台;而天智航上市多年的营收一直没有突破,骨科手术机器人销量每年维持在20台左右。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键嘉医疗作为一家成立仅4年的公司,目前尚未实现营收,而龙头企业的市场地位已经较为稳固。键嘉医疗核心技术是否具备明显的优势,是其能够后发制人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其在0营收下证明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一个。
招股书显示,键嘉医疗关节外科手术机器人存量市场竞争格局中2022年的市场份额为20%。但2022年前三季度,键嘉医疗营收为0,其市场份额如何达到20%?
来源:键嘉医疗招股书
招股书还显示,在新增市场竞争格局中,键嘉医疗的市场份额竟高达41.67%,与行业巨头史赛克并列第一。
键嘉医疗刚进入市场没多久,还没实现营业收入,就能和细分行业龙头平起平坐,这样的数据是否客观、研报是否为公司定制,信披是否带有误导性还有待商榷。
|
-1
|
|
国产葡萄酒龙头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张裕”)去年高端产品单瓶涨105元,管理层“梦想”销售过百亿。
5月29日,张裕披露5月26日投资者交流会记录,张裕总经理孙健透露,平均下来,国内业务所有产品每瓶价格涨了3.3元,龙谕系列产品单瓶涨价105元。
国内产品全线涨价,但毛利率仍有下滑。张裕董事长周洪江在26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表态,要把提高毛利率作为现在管理的核心,并提出自己的“三个梦想”:第一个梦想是要重新回到2019年;第二个梦想是重新回到业绩最高点的2011年;第三个梦想是销售过百亿。
截至5月29日,张裕A(000869.SZ)收跌0.69%,报收30.13元;张裕B(200869.SZ)收跌0.61%,报收11.45元。
张裕董事长周洪江来源:“张裕葡萄酒”微信公号
国内全线产品均价涨3.3元,高端产品单瓶贵105元
“进口葡萄酒每瓶增长了3元,国内业务所有产品平均下来是(增长)3.3元。”孙健在5月26日召开的投资者交流会上透露,张裕在销售端主动想把价格往上抬,也“基本实现”了提价。
据孙健介绍,高端产品方面,张裕旗下龙谕系列产品单瓶价格增长了105元,其余五大酒庄的葡萄酒平均每瓶涨价18元;中低端产品解百纳等葡萄酒价格增长了4.8元,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白兰地价格增长了1.8元。
有投资者在同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直言,张裕葡萄酒单价相较2016年、2017年的价格也是上涨的,但2022年的毛利率却依然下降。
张裕2022年财报显示,过去一年,张裕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29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下滑14.28%。2022年,张裕的葡萄酒产品贡献了超七成的营收,而毛利率下降了2.74个百分点,约为56.76%;占总营收约四分之一的白兰地,毛利率下降1.59个百分点至58.99%。
来源:张裕2022年财报
与张裕管理层“梦想”回到的2019年相比,彼时张裕的拳头产品葡萄酒毛利率达63.45%,三年中葡萄酒的毛利率下降了6.69个百分点。
对此,张裕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姜建勋在股东大会上表示,这几年公司的营收与利润比例发生了扭转,主要因素之一是“成本非常大”,“市场价格在没有变动的情况下,成本上升导致了毛利率下降了,盈利的最主要来源是毛利率,我们的毛利下降导致了我们这几年整个盈利下降。”
姜建勋解释称,从原酒到包装材料,包括折旧、制造费用、员工薪酬,这几部分成本一直在上涨。周洪江补充道,公司近几年在提升产品品质上下了很大功夫,“这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们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这个质量是跟竞品来比的,这是导致我们成本上升最主要的原因。”周洪江拿白兰地举例,如果高端线“可雅”卖得更多,那可能白兰地的原酒成本均价还得往上涨。
线上渠道则是“看得挺热闹”,周洪江坦言,线上渠道给公司带来销售收入的增长,但有约十分之三的线上收入基本上不产生利润。孙健补充道,相对线下业务而言,线上业务的毛利率更低,线上渠道的产品也是中低端产品偏多,这是公司管理层“想极力解决的问题”。
张裕管理层十分重视毛利率降低的问题,周洪江在股东大会上表态,毛利率提升有空间,“要把提高毛利率作为我们现在管理的核心。”据周洪江透露,张裕各个事业部都要考核毛利率,中高层骨干今年要达到股权激励的条件,“都要过(毛利率)这个关。”
困境过后的国产葡萄酒龙头
苦于毛利率下滑的张裕,背后是国内葡萄酒行业持续多年的低迷。
“去年是国产葡萄酒(产量)连续下降的第十个年头。”孙健在投资者交流会上坦言。
据方正证券研报所述,2013年以前,我国葡萄酒行业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2003年至2012年,国内葡萄酒产量的复合增速超16%。2013年,我国葡萄酒行业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反“三公”消费、跨境电商及进口酒量价冲击的影响,逐步进入深度调整期。
据孙健介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总产量达到138万千升的高点,2013年-2016年降幅相对较小,仍稳定在100万千升以上,而2017年总产量直接腰斩到67.91万千升,2022年又进一步下降到21.4万千升,同比下降22.12%,已不足高点的六分之一。
实际上,张裕作为国内葡萄酒行业龙头也在等待拐点,业绩再没有达到2011年营收60亿元、归母净利润19亿元的高点。
据方正证券研报,受益于前期行业扩容、良好竞争环境以及公司改制红利,张裕在2003年至2011年保持了近25%的复合增速,销售毛利率也在2011年达到76.12%的历史峰值,而2012年以来行业调整之下,张裕的收入、销量均显著下滑。
来源:Wind
困境之中,张裕押注中低端产品“跑量”。
张裕在2014年年报中直言,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外葡萄酒大量涌入和国家相关政策等多重不利因素的持续影响,国内葡萄酒行业高端产品有效需求疲软,适合大众消费的中低档葡萄酒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
“公司调整营销策略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中低档产品,全力促进产品销售,初步遏制了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滑的不利局面。”在2013年,张裕全年营收43.21亿元,同比下降23.44%,净利润10.48亿元,同比下滑38.38%。
或受益于中低档产品走量,2014年以来,张裕的葡萄酒销量不断回升,葡萄酒营收也逐步增长。
但近年来,葡萄酒行业又面临需求低迷、进口产品抢占市场份额的局面。海通国际研报指出,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协会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中国葡萄酒消费量连续下降,2021年中国葡萄酒的消费量为10.5亿升,较2016年减少45.3%。
国内葡萄酒市场需求走低,但另一方面,进口葡萄酒加速抢占市场。海通国际研报显示,2016年至2019年,葡萄酒进口量占国内葡萄酒消费量的份额提升了7.3个百分点至39.9%,扩张势头迅猛。2020年进口量同比下降29.8%,2021年有所回补但仍不及疫情前,份额恢复至39.3%。
2022年,张裕的营收约为39.19亿元,同比下滑0.86%,低于年初制定的力争实现营业收入不低于43亿元的目标。
面对仍未走出困境的业绩,孙健坦言,“2022年是中国葡萄酒市场困难重重的一年。”据孙健介绍,去年公司的主要市场两度停摆,往年的销售旺季春节也遇阻,“应该说能一个月顶三个月(的销售),但不可能说疫情过后大家补过个春节,(疫情)对我们的影响确实是有的。”
财报显示,张裕2023年第一季度的营收约为11.31亿元,同比减少2.96%;净利润约为2.77亿元,同比下降4.75%。
“葡萄酒消费(还)没有普及,不是生活必需品,老百姓消费时可能更加谨慎。”据孙健了解,3月以来,国内经济形势总体好转,但葡萄酒消费的活跃度仍未同步跟上,公司全体员工还要为上半年追平去年同期的成绩而努力。在孙健看来,2023年国内葡萄酒市场形势,“大概率会好,但通常不会好多少。”
尽管如此,张裕面对投资者仍抛出管理层的“梦想”。周洪江在股东大会上放言,第一个梦想是要重新回到2019年;第二个梦想,重新回到2011年;第三个梦想,销售过百亿。
如何让梦想成为现实,张裕似乎又将宝押在了“高端化”上。张裕管理层表示,仍要继续落实“聚焦战略”,推动产品结构进一步向中高端、特别是向高端聚焦,向能带来更大销量和利润贡献的核心单品聚焦。在周洪江看来,消费升级的趋势已基本稳定。另一方面则是管理。周洪江透露,今年他下了“死命令”,三年内实行退休5名员工才能新进1名的制度。
|
-1
|
|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一条行政处罚信息,涉及深圳市百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抽检不合格案。具体信息如下: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深市监华处罚〔2023〕龙华41号
处罚名称:深圳市百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抽检不合格案
处罚类别1: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处罚类别2:
处罚事由:产品(商品)质量违法行为
处罚依据:《深圳经济特区产品质量管理条例》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生产者、销售者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三倍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处罚结果:罚款972元;没收违法所得
行政相对人名称:深圳市百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行政相对人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工商登记码税务登记号居民身份证号码91440300063867859H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邓*
处罚决定日期:2023-05-16
处罚机关: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地方编码:
当前状态:
备注
|
-1
|
|
日前,南昌农村商业银行发布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财务信息,2022年,南昌农商行营业收入16.72亿,下降11.81%,净利润2367.97万元,下降57.18%。今年一季度该行净利润167.93万,下降11.74%。
2022年该行贷款余额522.14亿,不良贷款余额为22.39亿,不良贷款率为4.18%。没有完成2021年定下的不良贷款双降的任务目标。
2020,南昌农商行营业收入为19.17亿,净利润为4.51亿,到了2021年净利润暴跌至5529.92万元。导致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良贷款金额大幅度增长。当年贷款减值损失直接从2020年的6.71亿提升到10.73亿,增长了59.91%。
南昌农商行2021年财报
2021年,该行制定了不良贷款双降的任务目标,并提出认真落实不良贷款清收责任制,切实加快不良贷款清收处置进度。实行最严格的新增贷款质量管理,切实加强新增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力度,坚决防止不良贷款前清后冒。
南昌农商行2021年财报
不过2022年,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2.39亿,不良贷款率为4.18%。比2021年都有所增长,并未实现当初提出的双降目标。
截止今年3月末,该行总资产741.27亿,负债总额688.6亿。资本充足率为9.46%,一级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8.48%。
|
-1
|
|
美国经济支柱消费正在“失速”,素有“恐怖数据”之称的零售销售数据连续三月不及预期。
当地时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4%,虽然止住了前两个月持续下滑的势头,但连续三个月未能达到预期。不含汽车和汽油的零售销售额增长0.6%。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未经过通胀调整。同比来看,4月零售销售额仅增长1.6%,创下2020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低于通胀率,实际零售销售额其实早已陷入负增长。
同一天家得宝公布的财报也令人失望,第一季度销售额372.6亿美元,同比下降4.2%,逊于预期的383.1亿美元;一季度同店销售下降4.5%,差于预期的下降1.42%;一季度每股收益3.82美元,略高于预期的3.8美元。
此外,家得宝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同比下降2%-5%,而2月的指引为持平,这也将是2009年后家得宝首度出现销售额同比下滑。
尽管劳动力市场稳健、薪资增长、超额储蓄等因素仍在支撑消费,但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副作用逐渐显现,美国消费走弱已是大势所趋,对经济的拖累也将日益加剧。
商品和服务消费分化加剧
在零售数据分项的13个大类中,可选消费品的下降势头显著。运动商品、兴趣、乐器和书店的销售额环比大跌3.3%,是所有分项中跌幅最大的。此外,家装、电子产品、服饰、加油站和食品商店的销售额也在下降。另一方面,汽车经销商、综合商店和在线电商的销售额则环比上升。
作为零售销售报告中唯一的服务业类别,4月餐饮和酒吧零售额环比增加0.6%,同比增速更是高达9.4%,显示消费者继续把更多的收入分配给服务业支出。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4月的零售销售证明了美国居民仍然还是愿意消费,但是从分类来看,美国消费者更倾向服务性消费。从家得宝令人失望的财报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非必需品的购买意愿下降很多,特别是家电、家具这类商品类消费。一方面,消费者可能担忧经济衰退而增加储蓄、减少支出,以应对衰退风险。另一方面,在预期未来可能经济衰退的前提下,这类商品可能会变得更便宜,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可能推迟购买。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曹鸿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从分类别的支出数据来看,商品零售行业走弱迹象较为明显,家居、食品、服饰、加油等支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环比下滑。与此同时,餐饮服务则实现较高的增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居民开支正在由实体商品转向体验式服务。消费趋弱有助于从需求端缓解美国通胀压力,但不排除其他内外部因素给美国通胀表现带来超预期影响,未来美国通胀走势如何仍待进一步观察。
超额储蓄“缓冲垫”还能维持多久?
在美国消费趋弱之际,美国居民的超额储蓄或为消费提供“缓冲垫”。
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美国不同收入群体超额储蓄的情况出现了分化。0-25%低收入分位群体的超额储蓄已于2022年12月消耗完毕;截至2023年2月,25%-50%中低收入分位和50%-75%中高收入分位群体的超额储蓄分别占比34.77%和32.95%,75%-100%高收入分位群体的超额储蓄占比32.3%。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或将走弱,但稳固的超额储蓄为中低和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提供了缓冲垫,随着实际薪资的回升,美国消费的韧性有望维持至今年三至四季度。
芦哲解释称,超额储蓄是疫情暴发后支撑美国私人消费强劲增长的存量因素,随着经济步入后疫情时期、财政补贴退出和消费复苏,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成为支撑美国私人消费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从未来趋势看,超额储蓄的消耗殆尽和补贴的退出或将造成低收入群体消费的走弱,但中低和中高收入群体稳固的超额储蓄和通胀下行下实际薪资增速的回升,均可为消费韧性提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美国个人储蓄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百分比有所提高,由去年12月的4.4%上涨到了今年3月的5.1%。王昕杰表示,面对下半年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居民的消费行为将越来越谨慎。
芦哲分析称,如果以近三个月不同收入分位群体累积储蓄水平的路径为未来趋势进行线性外推,美国居民部门超额储蓄总量或将于2024年7月消耗殆尽,届时美国经济最大的增长引擎私人消费或面临“熄火”风险,从而传导至总量经济层面,加剧经济衰退的深度。
随着超额储蓄的“弹药”逐步耗尽,消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将越来越弱。曹鸿宇表示,根据美联储最新公布的数据,3月美国信用卡贷款余额超预期增加265亿美元,是近4个月以来的新高。在利率水平处于近十年高点的状况下,消费者依然大举借债,可能意味着过去三年积累的超额储蓄将难以再为美国居民支出形成有力支撑。
疲软消费加剧经济阴霾
随着美联储数十年未见的加息行动逐渐显威,接下来经济支柱消费会进一步走软,美国经济大概率也将陷入衰退。
曹鸿宇表示,消费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支出占美国GDP比重的三分之二以上。4月美国零售消费环比止跌回升,面对通胀和借贷成本居高不下等不利因素,消费者支出水平依然较为稳定,但总体数字持续低于市场预期水平,显示美国居民需求并不如想象般乐观。伴随着美国消费支出的走弱,美国经济衰退步伐也渐行渐近。
王昕杰分析称,美国一季度GDP年化环比增长1.1%,其中个人消费支出的贡献度是2.48个百分点,几乎支撑起了全部的GDP增长。如果未来个人消费下滑,几乎预示了经济必然进入衰退。
此外,美国5月消费者信心已经下滑至六个月低点,经济衰退担忧挥之不去。美国密歇根大学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57.7,低于4月终值63.5,连续第三个月下跌。同时,反映消费者对未来6个月展望的5月消费者预期指数为53.4,低于4月终值60.5。
尽管经济已经出现疲软迹象,但接近5%的CPI意味着美联储仍然不能对通胀放松警惕。需要注意的是,美联储内部对下月是否应该暂停升息仍然没有达成明确的共识。美联储三号人物、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美联储的紧缩政策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影响到经济,我们必须做出决定,然后观察会发生什么,收集反馈,再看看经济表现如何。
目前仍有不少官员表示,美联储未来仍有加息的可能。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强调,他对6月的行动持开放态度,希望看到更多通胀走软的证据,必要时愿意支持进一步加息。“我确实想更多地了解加息的滞后效应,我也想降低通胀,如果需要更多的加息,那我乐意这么做”。
另一位鹰派官员、克利夫兰联储梅斯特明确表示,美联储不排除采取更多行动的可能性。考虑到通胀的顽固性,她认为美联储的政策利率不应在当前的水平保持。
而鸽派官员代表、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则表示,本月早些时候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对他来说是个艰难的决定,他担心过度紧缩的问题,在6月会议前,美联储官员们仍有几周时间来评估即将出炉的数据。
不管怎样,在美联储大幅收紧货币政策抗通胀后,美国消费和经济走弱已是大势所趋。曹鸿宇告诉记者,当前美国通胀仍处在高位,居民真实收入受到价格上涨的侵蚀,抑制居民消费开支。与此同时,加息导致的借贷成本增加也会给美国消费带来持续性的不利影响,未来数月的美国零售数据难免继续承压。
|
-1
|
|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近日从信用中国(广东)网站获悉,广州市番禺区交通运输局对广东派安建材有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粤穗番交运罚〔2023〕PY20230515005号。具体信息如下:
行政相对人名称广东派安建材有限公司
行政相对人类别法人及非法人组织
行政相对人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101554428279G
组织机构代码工商登记码税务登记号事业单位证书号社会组织登记证号
-----
法定代表人黄为民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粤穗番交运罚〔2023〕PY20230515005号
违法行为类型《广东省道路货物运输源头超限超载治理办法》第七条第(一)项
违法事实2023年03月30日,你单位在广州市番禺区石壁街都那村都那西路80号给粤ACP827重型特殊结构货车装载、配载货物,有货运源头单位为车辆超标准装载、配载行为。以上事实,有询问笔录、车队长询问笔录、现场照片、送货单、超限车辆稽查检测数据、当事人提交证件的复印件等证据为证。
处罚依据《广东省道路货物运输源头超限超载治理办法》第十二条:由县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每辆次对货运源头单位处2万元罚款
处罚类别罚款
处罚内容按照每辆次对货运源头单位处2万元罚款
罚款金额(万元)2.000000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金额(万元)0.000000
暂扣或吊销证照名称及编号-
处罚决定日期2023-05-15
处罚机关广州市番禺区交通运输局
|
-1
|
|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公布一条行政处罚信息,涉及深圳市华远鼎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电动自行车案。具体信息如下: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深市监宝处罚〔2023〕沙井74号
处罚名称:深圳市华远鼎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电动自行车案
处罚类别1:罚款;没收非法财物
处罚类别2:
处罚事由:产品(商品)质量违法行为
处罚依据:《深圳经济特区产品质量管理条例》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生产者、销售者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三倍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处罚结果:罚款7200元;没收非法财物
行政相对人名称:深圳市华远鼎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行政相对人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工商登记码税务登记号居民身份证号码91440300MA5HENX51L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林**
处罚决定日期:2023-05-11
处罚机关: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
地方编码:
当前状态:
备注
|
-1
|
|
5月15日晚间,*ST柏龙披露了《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公告》。
公告称,公司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陈伟雄、陈娜娜家属的通知,其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公告指出,陈伟雄、陈娜娜自2022年4月份已辞职,未担任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职务,未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上述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ST柏龙表示,公司具备持续完善的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机制,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公司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本次公告并未披露实控人涉嫌违规披露的具体事项。雷达财经注意到,2022年4月,*ST柏龙及相关人员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证监会查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暨上市公告书及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在2017年至2019年年度报告中未如实披露“其他非流动资产”报表项目的情况,在2018年年度报告中未如实披露募集资金使用的情况、在2018年至2020年度存在对外担保未履行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的情况。其中,2013年至2018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12.76亿元,累计虚增利润总额4.10亿元。
基于上述违规事实,*ST柏龙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陈伟雄、陈娜娜知悉并参与财务造假行为,被给予警告,分别处以500万元罚款并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除此之外,2022年12月,证监会再次向*ST柏龙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查实公司存在财务核算不规范、违规使用募集资金、有关监事履职情况的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的违规事实,时任董事长陈伟雄、时任总经理陈娜娜对公司上述全部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近期,深交所还下发关于对*ST柏龙2022年年报的问询函,问询函指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较去年下降23.11%,其中批发零售收入0.05亿元,同比下滑80.43%;医护用品收入0.10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问询函要求公司结合批发零售收入下降原因及核算方法(总额法或净额法)、医用用品销售模式、生产经营条件、业务毛利率26.62%合理性及是否已形成稳定业务模式、相关业务与主营业务关联性、以及相关交易是否具备商业实质等分析说明营业收入扣除项目的判断依据及合理性,是否符合“营业收入扣除相关事项”的有关规定逐项核查公司是否存在其他应当予以扣除的营业收入,是否存在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情形。
|
-2
|
|
达飞空运停止了美国定期航班服务,并把运力部署到亚洲和中东地区。
据美国媒体报道,达飞集团旗下航空公司——达飞空运(CMA CGM AIR CARGO)停止了在美国市场的业务,并将运力部署到亚洲和中东地区。
达飞空运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已不再继续提供(discontinued)飞往美国的定期航班服务。
媒体相关报道
根据航班追踪网站Flightradar24的数据,此前一架部署在达飞空运芝加哥航线上的货机,现在被部署在一条印度孟买的新航线上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达飞空运曾在2022年年底,暂停了在美国销售其空运货运服务。该公司当时表示:“为了适应客户需求,我们决定暂时停止欧洲飞往芝加哥和亚特兰大的航班。”
不过,达飞空运2023年1月又恢复了美国的空运服务并强调,芝加哥和迈阿密“仍将是我们航线的主要目的地。”
在当前集运市场需求疲软的现状下,达飞正在空运领域寻找新市场,中国无疑是其最看重的。
达飞空运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提供服务
2022年10月,达飞空运开通了香港-巴黎航线。2023年2月,又开通巴黎-上海的定期航班,每周开通4个航班,周单向运力为240吨。
对于巴黎-上海航线的开通,达飞表示,这标志着达飞空运在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的上海深植扎根,达飞空运将继续大力开展中国业务。
之后的2023年4月,达飞空运广州-巴黎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进一步拓展在中国的业务网络。
|
-1
|
|
历时20余年,随着最后一名主犯受审,中国银行开平支行盗用4.85亿美元资金案即将接近尾声。
5月17日,广东省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国银行开平支行原行长许国俊贪污、挪用公款一案。
根据江门市检察院指控,1993年至2000年,被告人许国俊利用担任中国银行开平支行办公室主任、副行长、行长等职务便利,伙同许超凡、余振东等人,采用办理虚假贷款套取银行资金、占用公司正常还贷资金或直接转款等手段贪污公款美元6221.73万余元、港元3.63亿余元、德国马克146.1万余元,挪用公款人民币3.55亿余元、港元2000万元、美元1.26亿余元。据悉,开平银行盗案涉案资金按当时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超过40亿元,被称为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银行贪污案。
许国俊当庭表示认罪、悔罪,本案将择期宣判。据中纪委消息,办案机关和中国银行已从境内外追回涉案赃款20多亿元人民币。
开平支行盗案始末
作为新中国最大贪污案,开平支行盗案的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国银行开平支行先后三任行长许超凡、余振东、许国俊利用银行联网清算漏洞,通过虚假贷款的形式,将资金流入关联企业,进而再通过澳门、拉斯维加斯赌场等渠道流至三人的海外账户。
在当时,开平支行是中行广东省分行下属二级机构中的四大支行之一,资产规模可以比肩内地省行。90年代该支行的三位行长之间的关系也略显微妙。据市场消息,1998 年许超凡即将调省行工作,为防止开平支行违规操作暴露,其力保原本时任信贷部经理余振东“上位”接任。1999年,余振东被调任后,许超凡再次让“自己人”下属公司经理许国俊坐上行长的位置。
事实上,在“继任”故事背后,这三人此前早已是“铁血同盟”。1993年开始,许超凡与手下的副行长余振东、下属公司经理许国俊联手,假借开平中行客户名义,以代客买卖的形式进行外汇交易,大肆贪污挪用银行资金。根据后来余振东的起诉书中相关信息显示,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操纵“永平户”。
从 1993年10月11日至1995年5月25日期间,中行开平支行在许超凡操纵下,通过盗用“省辖联行往来 9049”科目的资金,转入该行以开平涤纶子公司“永平合成纤维有限公司”名义开立的 14824006008 账户(下称“永平户”)内,金额合计约 1.43 亿美元。到1999年12月末,“永平户”共产生存款利息97.8万美元。加上其他挪用资金,“永平户”共有资金1亿5715万美元。这笔资金后来大部分被转至许超凡等人在香港设立的公司手中。
一次技术系统升级打破了许超凡等人原本的计划,2001年10月,中国银行将过去全国多达 1040 处的电脑中心统一成一套系统,在首次联网监控时发现发现开平支行的账目存在高达4.83亿美元联行资金的缺口。事情暴露后,三人及家属通过假结婚获取的美国签证外逃。
大案即将落下帷幕
事实上,三人“避罪海外、逍遥法外”的企图最终证明不过是黄粱一梦。
2001年11月,中国公安部经由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红色通缉令。从上述人士落网后的相关供述来看,虽然有巨额资金,但由于大部分资金被冻结,且被国际刑警追踪,这三人此前外逃美国的日子并不好过。许超凡在此后采访中透露,由于财产冻结,当时他手里能够用于花销的仅有一两万美元现金,不敢停留在洛杉矶等大城市。许国俊经历也类似,从加拿大辗转美国,在堪萨斯州的一个小镇上隐居一年,身无分文下只能在一家餐馆打工。
2002年12月17日,美国内华达州联邦检察官办公室签发了对于余振东、许超凡、许国俊三人的逮捕令,两天后余振东前往洛杉矶移民归化局,当场被捕。这也成为追逃三名“行长逃犯”的突破口,此后许超凡、许国俊也陆续在美国落网。
落网后曾经的“同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2004年,余振东自愿遣返回国受审,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许超凡和许国俊则选择留在美国接受法律制裁,分别获刑25年和22年。2018年7月,许超凡被强制遣返回国,2021年10月广东江门中级法院宣判认为,许超凡因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被处13年徒刑,并处罚金200万元;对犯罪所得赃款予以追缴。
许国俊则在美国监狱服刑期间,历经两次上诉后,刑期缩短。但他在出狱后的两年监控释放期内接到了移民局的驱逐指令,在 2021年11月被遣返回国。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昨日并未宣判,但从此前许超凡、余振东此前案例来看,许国俊刑期或也在15年内。
此外,该案另两名涉案方也已回国归案,2015年许超凡之妻邝婉芳被美国强制遣返回国,押解回广东;2018年中行江门分行原行长赖明敏回国投案,并主动退赃。随着昨日最后一名主犯受审,这场历时20余年的贪污大案终于将落下帷幕。
|
0
|
|
随着抖音、小红书等互联网内容平台的崛起,“种草”越来越能到影响大众的消费决策,这让创业者们看到了把传统消费品品牌从垄断地位上拉下来的机会。
比如饮料行业,元气森林带着无糖气泡水产品,一度让可口可乐感受到了冲击。但时间来到2023年,可口可乐强势依旧,近期还出现了要涨价的消息,而元气森林却在突破百亿营收的道路上遇到了瓶颈。
元气森林被高估了吗?
元气森林销量确实起得非常快。从2016年成立,到年销售额突破50亿元,元气森林只用了5年多的时间。哪怕中途遭遇供应商封杀和其他品牌的围剿,元气森林依靠自建工厂等举措突出了重围。
2021年服贸会期间举办的首届中国饮品健康消费论坛上,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公布了元气森林2020年营收为27亿元。去年4月,时任元气森林副总裁的李国训透露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是上年同期的2.6倍,也就是70.2亿元。2021年,增长迅猛且建立了一定供应链能力的元气森林被传出两度获得融资,投后估值高达150亿美元。
但元气森林的增长在2022年戛然而止。
《晚点 LatePost》曾报道,元气森林2022年销售回款预计在80亿-90亿元之间,相较去年73亿元的销售回款,同比增长率为10%-23%。但另据一投行人士告诉《壹览商业》,元气森林在2022年出现了销量下滑,并且依然亏损,甚至有老股东正在以50亿美元左右的估值出售元气森林的股份,这仅是2021年底150亿美元估值的三分之一。
虽说三折出售股权不排除股东自身有套现的迫切需求,但业绩失速才是元气森林估值打折的主因。
农夫山泉2022年营收为332.39亿元,同比增长11.93%,净利润为84.95亿元,同比增长18.61%,其股价长期在40港元/股上下波动,市值约600亿美元左右,市盈率高达约50倍。
康师傅和统一2022年的饮料业务营收分别为483.36亿元和164.05亿元,同比增长率为7.89%和11.31%。不过它们的市值和市盈率则被看低不少,如果按饮料业务占整体营收的比例计算,康师傅和统一饮料业务的市值分别只能折合55亿美元和22亿美元左右。
相比之下,如果说以2021年的资本环境,元气森林的营收体量和增速尚且能撑起150亿美元估值,那么以2022年的业绩和当前的市场情绪,元气森林150亿美元的估值泡沫被戳破就显得合情合理。毕竟就算是以80亿-90亿元的营收和10%-23%的增长率,元气森林也只是勉强达到了统一中国的水准,何况统一还是一家盈利的公司。
经销商会是元气森林的解药吗?
好在元气森林找到了症结。
互联网圈长久以来都似乎迷信着“消灭中间商”的做法。传统商品的流通链路为“工厂→品牌商→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但对于互联网人来说,中间环节能消灭得越多就越好,曾经的元气森林也是一样。
在成立之初,元气森林主攻的渠道就是一二线城市的便利店、大卖场以及电商,经销商并不是重点。等到一二线城市和电商的市场趋于饱和后,元气森林才反应过来,经销商对于下沉市场销售网络拓展如此重要。
“长期来说,依托经销商发展我们的销售网络才是正道。所谓的去中心化,这种互联网思维是毒药,对销售理解不够。”唐彬森在2023年初如是说道,他也坦言元气森林对经销商“不够用心”,没有充分理解这件事的复杂程度。
据元气森林透露,2022年,县级市-县城-农村地区这一类下沉市场的饮料零售市场份额占据了饮料大盘的61%,而元气森林气泡水在该类型市场中的零售额同比增长32%,在该类型市场中的月均铺市网点数同比增长超35%。
在认清了下沉市场才是饮料大本营的事实,以及深刻理解了传统饮料公司将经销商体系视为核心的原因后,2023年元气森林开始了对经销商网络建设进行“史无前例”地重视和布局。此外,校园网点以及餐饮头部商家的入驻/品牌/PR合作也是元气森林市场策略的两个关键场景。
饮料不一定是好生意,但一定是难生意
今年3月,英国权威期刊《自然》的子刊《自然·医学》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指出市面上最常见的代糖成分赤藓糖醇可能会加速血栓形成,增加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这一结论迅速在国内发酵,赤藓糖醇“有害论”开始蔓延,作为用赤藓糖醇实现“0糖”代表的元气森林首当其冲。
好在并没有后续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赤藓糖醇的危害性,今年5月,世卫组织也将赤藓糖醇排除于“非糖甜味剂”之外,赤藓糖醇的舆论风波暂告一段落。不过这也引发了业界对于元气森林需要第二曲线的讨论,毕竟一方面气泡水正在逼近天花板,另一方面赤藓糖醇的争议性有可能动摇元气森林的根本。
除了气泡水,元气森林旗下还包括元气满满乳茶、外星人电解质水、燃茶、纤茶、冰茶以及北海牧场酸奶等产品。据《壹览商业》了解,气泡水在元气森林的整体销量中占比约80%,而电解质水在去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10亿元,尤其是第四季度疫情期间,电解质水几乎成为和退烧药一样成为必备品。但后疫情时代,电解质水能否接力气泡水,成为元气森林的第二品类还有待市场验证。
今年对于元气森林来说十分重要,能否通过供应商体系打透下沉市场实现重回增长和基本面改善,关系到其估值修复。纵观元气森林七年来的发展,也许就如唐彬森所说,“真的太难了”,产品、供应链、营销、渠道无一不是难点,并且在有了一定规模之后,还要遭遇巨头的围剿和资本市场的压力。
可以说,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饮料是不是门好生意不好说,但它一定是门难生意。
|
0
|
|
与许多面临债务压力的房企一样,合景泰富在积极通过资产出售的方式补充现金流。
5月14日晚间,合景泰富发布公告称,集团2024年1月票据本金金额的15%连同其应计及未付利息于强制赎回日期(即2023年5月14日,下同)到期及应付。截至当天,合景泰富尚未支付该部分本金及其利息1.19亿美元,构成违约事件,公司将对境外债务进行全面重组。
针对该事件,据合景泰富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公司经营和运营一切正常,近期的债务安排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不大。
合景泰富成为又一家债务违约的房企。图/IC photo
一笔美元债违约,启动境外债务重组
在一笔2024年到期的优先票据的强制赎回日,合景泰富未能按期予以兑付,由此构成违约事件,合景泰富最终选择对境外债务进行全面重组。公告显示,该笔2024年到期的6厘优先票据发行于2022年9月,发行规模约7.95亿美元,是由2022年9月到期的两笔票据交换要约而来。
据悉,截至5月14日,合景泰富尚未就该部分本金及其利息作出赎回付款约1.19亿美元。根据2024年1月票据的条款,未能于强制赎回日期支付该部分本金将构成违约事件,因此,未能于强制赎回日期后30日宽限期届满时支付有关利息。
对此,合景泰富在其公告内表示,鉴于目前的挑战,应为其所有持份者的利益实时探寻目前境外债务状况的全面解决方案,以确保集团可持续经营。合景泰富现正与潜在候选人讨论担任财务顾问的角色,以评估集团的资本架构、流动资金及探寻所有可行的解决方案,以缓解当前的流动资金问题,并尽快为所有持份者达成最佳的解决方案。此外,合景已委聘盛德律师事务所作为其法律顾问以提供支持,为制定当前境外债务状况的全面解决方案作准备。
此外,公告称,合景泰富期待与境外债权人接洽及合作,并呼吁给予耐心、理解及支持,一起与公司寻求境外债务的全面解决方案,共同解决整体行业面对的问题。公司将与债权人保持积极沟通,并将于切实可行情况下尽快就任何重大进展向市场提供最新资料。
针对该事件,合景泰富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公司经营和运营一切正常,近期的债务安排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不大。
对于此次主动寻求境外债务全面解决方案的原因,合景泰富在其公告中表示,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受负面信贷事件及行业融资渠道受限等影响,包括集团在内的民营开发商面对更大的流动资金压力。整体行业困境使购房者信心减弱,影响房地产销售需求;市况变动令我国众多房地产开发商的经营及融资现金流减少。
“集团一直依赖其内部现金资源及从境内汇出现金以履行境外付款义务。根据地方政府政策的规定,集团绝大部分现金均存入指定银行账户进行严格预售现金托管,以确保在建物业竣工。尽管已作出最大努力,但集团可用于支付境外债务的资金仍持续受压。”合景泰富如是称。
销售去化不力,影响现金流和持续融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违约事件之前,面对行业波动,合景泰富积极采取措施管理其债务。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合景泰富全年共兑付包括境内债券、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及ABS(资产支持证券)本金合计75.44亿元,境外美元债券3.63亿美元,以及12.84亿港元银团贷款,合计人民币约113亿元。
与许多面临债务压力的房企相同,合景泰富也在积极通过资产出售的方式补充现金流。2022年7月份,合景泰富向龙湖集团全资附属公司转让了香港“尚‧珒溋”项目50%的股权及股东贷款,作价13亿港元,录得税后利润约4.9亿港元。在此基础上,今年5月12日,合景泰富发布公告称,将上海兆景旗下项目及上海锦怡旗下项目出售予中国平安,总代价合计约7.5亿元。关于此番出售,合景泰富在其公告内表示,为改善流动资金以满足集团的财务需要,一直积极按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最佳利益之条款,就资产物色潜在买家;而出售事项一经落实,将可让集团变现目标公司价值及改善集团流动资金。
受到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其2022年全年合景泰富业绩表现较平淡。年报显示,2022年,合景泰富预售额合计508.6亿元,预售面积为256.7万平方米;录得营业收入为134.53亿元,较2021年约238.45亿元减少43.6%。对此,合景泰富表示,减少主要是由于疫情持久,导致施工进度延误,物业交付时间表因此而延迟;同时,多个城市为应对疫情而实施的封锁措施也对集团来自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的收入造成负面影响,而房地产市场也于年内转差,削弱了物业买家的信心。
截至2022年末,合景泰富录得亏损约98.42亿元。与此同时,合景泰富有息债务的即期部分约222.45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56亿元,债务偿付压力较大。
时至今年,在商品房销售去化方面,合景泰富的表现并不算理想。公告显示,今年前4个月,合景泰富连同其附属公司、合营企业、联营公司的预售额为149.62亿元,同比减少约14%。不过,由于疫情结束后消费复苏,带动合景泰富旗下商办市场复苏明显。对此,合景泰富方面称,伴随消费需求升级,商业运营服务市场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商业地产业务将成为部分房企业务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对于合景泰富当前面临的局面,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由于当前楼市回暖乏力,高负债的合景泰富去化不力,影响了现金流和持续融资能力,致使短期流动性无法覆盖已被延期过但又再次到期债务所致。”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分析认为,自“三道红线”等调控政策实施以后,房企的融资变得愈加艰难,由于近两年房地产市场销售下行,对于融资的依赖性增加,如果一家房企的融资通道没有开启,债务违约或是早晚的事情。从目前合景泰富的情况来看,出现债务危机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销售情况压力较大,特别是其重仓的大湾区整体仍然较为低迷,长三角区域仅上海、杭州有点起色,其他城市也低迷;另一方面,目前合景泰富账面应该有现金流,但这些资金只能用于保交楼,不能挪用去还债。
另外,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指出,任何房地产公司只要债务比率(即所有的负债除以所有的资产)超过70%,在市场下行背景下,均有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业内建议:争取政策面支持、加快销售回款
在柏文喜看来,合景泰富违约之后,只能被迫与债权人就债务重组问题进行协商,以化解债务违约带来的流动性压力,争取公司能够维持正常运营并加大推盘力度和加快销售回款,这也是最大限度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基础,因为如果因为违约就提请对发行人进行清算,显然是既不合算也不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除合景泰富以外,越来越多的出险房企选择整体债务重组以进一步缓解短期偿债压力。旭辉集团、龙光集团、融创中国、华夏幸福等相继完成境内或境外债务整体重组。同时,世茂集团、花样年等多家房企还在债务重组进展过程中。
克而瑞报告指出,政策利好之下,改善了债权人对出险企业流动性修复以及市场销售回暖的预期,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房企整体债务重组方案的推进。同时,对于债权人而言,目前房地产市场短期内难以修复,相比之下,债务重组可以让出险房企获得阶段性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更好地保证债权人的利益。
不过,克而瑞发布同时指出,“债务重组完成之后,企业中长期的‘回血’自救才是关键。出险房企仍应以保交付为主要目标,积极营销、促进销售去化及现金回笼,修复基本盘,依靠销售回款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才能真正摆脱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出现了一个现象,有过展期的企业,近期都没有成功发过债。同时,在销售方面,企业之间分化也比较严重,所以房企的经营性现金流入也存在一定问题。此外,中债担保增信融资的认购情况也不太理想,很难给企业雪中送炭,因此,建议企业端的支持还需要进一步落地和加大。
展望合景泰富下一步发展,宋红卫指出,如果任由事态发展,会进入债权人通过冻结资产、企业信用下降、融资更难、债务压力更大的恶性循环,“目前合景泰富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争取政策面的支持,比如纾困基金、专项救助基金等,打开融资通道,恢复企业的信用;二是加快销售回款,战略性回归核心一二线城市,处置三四线城市项目,增加及优化企业自身造血能力。”
合景泰富在其公告中表示,2022年度,合景泰富已完成交付总建筑面积约80.62万平方米,预计今年房地产行业将呈现稳健复苏,逐步恢复正常营运;未来集团务求通过“强销售、降负债”的措施,不断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全面增强现金流动性,并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经营效率、实施精准市场营销、控制风险及降低成本。
|
-3
|
|
马士基下属拖船运营商Svitzer在俄罗斯持有的4艘拖船遭到扣押。
此前,马士基已经表示,正着手出售这4艘用于服务俄罗斯油气项目Sakhalin-II的拖船,以完成集团的俄罗斯撤资计划。然而,由于监管困难,至今尚未能成功出售。
Svitzer公司发言人介绍称:“2022年3月,马士基决定完全退出俄罗斯,最后一艘马士基集装箱船于2022年5月停靠俄罗斯港口,我们在俄罗斯集装箱码头运营商Global Ports的股份也于2022年8月出售,我们的陆上物流资产于2023年2月剥离。与此同时,我们正在进行拖船业务的撤资过程。一年多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案来剥离这项业务,但到目前为止,主要是由于监管困难,未能成功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因此,马士基采取措施终止了俄罗斯项目的服务协议,终止意味着Svitzer的俄罗斯实体将无法再提供服务,该决定已于4月17日通知给项目客户和地方当局。
然而,尽管服务暂停,但当地港口当局仍然要求Svitzer的当地船员和拖船继续作业。更为复杂的是,一家地方法院发布命令,阻止这些拖船离开俄罗斯。受此影响,Svitzer在俄罗斯的所有员工现在都已经辞职,Svitzer不再参与被扣押拖船的运营。4月25日,Svitzer被告知,当地法院已经下令拖船不得离开俄罗斯,并将拖船的监护权移交给了第三方。
据了解,Svitzer的4艘拖船按照合同在俄罗斯东部的Sakhalin-II油气项目中提供服务。该合同在2020年初被延长10年,同年11月生效。俄罗斯政府于2022年8月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壳牌、三井和三菱合作成立的运营公司手中接管了Sakhalin-II项目的控制权。Svitzer的服务合同同时被移交给了该项目的新俄罗斯运营商Sakhalin Energy。
一家俄罗斯法院应俄罗斯能源公司Sakhalin Energy的要求,下令扣押了Svitzer的四艘拖船。
俄罗斯媒体报道称,Svitzer有权在5月18日前提出上诉,要求重新获得拖船的控制权并终止服务合同。马士基对此回应称:“我们认为目前有关拖船的情况是缺乏实际依据的,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
0
|
|
从昔日千亿明星房企,到如今走到退市的边缘,金科股份(000656.SZ)目前处境不妙,除了股价跌至1元以下,还因为负债未能偿还,被债权人提请破产重整。
25日,重庆市房地产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和维稳处突工作专班领导表态,“支持金科正常经营”。
高管出手,从跌停拉涨停
地产板块持续调整,叠加金科股份披露债务情况、诉讼事项以及被债权人申请重整等公告,公司股价一路下行,跌破1元。
值此关键时刻,控股股东金科控股以及公司管理层出手增持。
5月26日,金科股份盘中惊现“地天板”,收报0.95元/股。龙虎榜数据显示,卖出的前两大席位均为机构,两机构趁机出货4425.76万元。
5月22日-25日,金科股份有3个交易日跌停,股价跌破1元。
5月22日和24日晚,金科股份分别抛出控股股东金科控股、18名董监高及核心骨干的增持计划。
22日晚公司公告称,鉴于公司股价近期大幅下跌,已严重偏离了公司基本面,控股股东金科控股基于对公司基本面和管理层的信心,计划以自有资金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增持价格不高于1.5元/股。
5月24日晚,公司又抛出18名董监高及核心骨干的增持股份计划,拟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500万元,且不超过1000万元。
图片来源:金科股份公告
深交所下发关注函
深交所对此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金科控股履约能力及是否存在“忽悠式”增持的情形。
深交所指出,近期公司实控人黄红云、金科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公司股份多次被强制平仓,要求公司结合近期平仓情况说明金科控股的履约能力,是否存在“忽悠式”增持,并结合减持、平仓等情况说明本次增持事项是否构成短线交易等。
根据金科股份5月26日晚对深交所关注函的回复,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及下属部分子公司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导致公司持续出现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的情形。截至5月中旬,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已到期未支付的债务本金合计金额260.41亿元。
图片来源:金科股份公告
金科股份回复称,根据金科控股出具的资金证明及说明,金科控股具备实施本次增持计划所需资金及履约能力,金科控股不可撤销地承诺将严格按照已披露的增持计划内容及相关法规要求实施本次增持计划,不存在“忽悠式”增持的情形。
同时,金科控股指定的增持主体财聚投资(系金科控股的控股子公司)于5月25日及26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462.91万股,成交金额合计1285.10万元。
千亿房企走向退市边缘
近年来,在房地产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之下,金科股份经营业绩不尽理想。2022年,该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8.62亿元,同比下降51.15%;实现净利润-236.95亿元,同比下降454.27%。进入2023年一季度,金科股份营业收入99.51亿元,同比下降21.47%;净利润则为-1.19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亏1.41亿元。
系列数据令人唏嘘。
时间线拉到2020年和2021年,那时是金科股份高光时刻。
2020年公司及所投资的公司全年实现销售金额2232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大涨29.41%至877.04亿元;2021年公司及所投资的公司实现销售金额1840亿元,连续3年位列行业前二十位,公司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
转眼两年后的如今,在整个地产行业下行的压力下,公司却走到了退市边缘。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金科股份分别亏损213.92亿元和2.95亿元。
5月22日,公司实际控制人黄红云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将不遗余力协调各类资源来帮助公司发展,支持公司尽快走出困境,全力维护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不管是引进国有企业战略投资人成为公司大股东及重要股东,还是债务重组重整,任何有利于公司化解流动性困境、回归平稳健康发展的工作都会全力支持。公司正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开展引进战略投资人的工作,此项工作进展顺利。
黄红云还透露金科“引进战投进展顺利,也得到了重庆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
|
-2
|
|
5月18日,安徽省药监局发布2则行政处罚通知。
安徽济善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01 出租《药品生产许可证》案
处罚名称
安徽济善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出租《药品生产许可证》案
违法行为类型
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修订)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
违法事实
2022年11月16日,接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转办不合格药品检验报告的函》(药监综便函〔2022〕417号),随函所附由连云港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书(报告书编号:LSYJ2022YC0893),检品名称:白鲜皮,批号:201201,生产单位:安徽济善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供样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中心卫生院,检验结果:【性状】项不符合规定(掺有分药用部位约占14%)。2023年1月6日,接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转办不合格药品检验报告的函》(药监综便函〔2023〕1号),随函所附由连云港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书(报告书编号:LSYJ2022YC0892),检品名称:骨碎补,批号:210601,生产单位:安徽济善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供样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中心卫生院,检验结果:【含量测定】项不符合规定。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修订)第一百二十条
处罚类别
罚款;其他-没收违法所得
处罚内容
1.没收违法所得柒万叁仟伍佰元(73500.00元);
2.处出租《药品许可证》行为2倍的罚款,计贰拾万元整(200000.00元);
罚没款共计贰拾柒万叁仟伍佰元整(273500.00元)。
罚款金额(万元)
20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金额(万元)
7.35
02 生产销售劣药案
违法行为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修订)第九十八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七)项的规定。
处罚名称
安徽济善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劣药黄芪案
违法事实
2022年11月22日,接省局《关于转办不合格药品检验报告书的函》(药监综便函〔2022〕426号),所附所附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请求对检验不合格产品进行核查函》(编号:沪药监药管核[2022]1012)中上海市松江食品药品检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报告编号:CY20220464),检品名称:黄芪,批号:210401,生产单位:安徽济善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被抽样单位:忠嫕堂中医诊所(上海)有限公司,检验结果:【检查】项下水分项不符合规定(标准规定不得过10.0%,检验结果11.5%)。
处罚依据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修订)第九十八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七)项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修订)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
处罚类别
警告;罚款
处罚内容
1.警告;
2.罚款壹拾万元(100000.00元)。
罚款金额(万元)
10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济善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一位频频登上安徽省药监局行政处罚与监督检查公示区的老面孔。
2023年1月11日,安徽省药监局发布1则暂停生产销售通知书。安徽济善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发现你单位中药饮片生产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九条第三款、《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现通知你单位收到本通知后立即暂停中药饮片生产、销售。
2022年5月20日,安徽省药监局发布1则行政处罚通知。安徽济善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劣药五加皮,被罚35万元!
2022年4月12日,安徽省药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结果中显示,安徽济善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劣药山柰,被处罚!
2022年2月25日,安徽济善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涉嫌生产销售劣药蒲公英、泽泻、海风藤、姜半夏,处拾万元罚款,并予以警告。
2021年9月15日,安徽省药监局发布了1则暂停生产通知书。安徽济善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在飞行检查中,发现该企业存在严重缺陷2项质量体系不能有效运行+现场生产品种无批生产记录,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遂被立即暂停生产中药饮片产品。
|
-1
|
|
5月20日凌晨,河北廊坊张先生驾驶货车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境内的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被当地无棣道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收施救费11000元,张先生夫妻俩质疑救援费远远高出正常价格(详细请点击),5月26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山东省无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前往无棣道通汽车公司调查,并责令该公司整改,后续会持续跟进处理。
5月26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无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负责处理此事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是5月24日下午接到当地12345为民热线工单,并关注到相关舆情的。5月25上午,无棣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前往无棣道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调查,经查发现该公司没有明码标价,并给该公司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整改,后续会继续跟进处理。
无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对此投诉非常重视,已经联系了投诉人。对于无棣道通汽车公司救援费远远高出正常价格一事,县里非常重视,“毕竟出现这个情况对我们无棣县,包括滨州市都影响太不好了!”工作人员表示。
对于救援费远远高出正常价格的质疑,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这个错误无棣道通汽车公司肯定得承认,具体处理情况已经向上级汇报,后续会继续跟进处理。
|
-1
|
|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近日,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鲁药监处罚〔2022〕BX21号。涉及青岛科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医疗器械案、
行政相对人名称行政相对人类别行政相对人代码_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违法行为类型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处罚类别处罚内容罚款金额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金额暂扣或吊销证照名称及编号处罚决定日期处罚机关
青岛科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法人及非法人组织91370285061079269A王奉臣鲁药监处罚〔2022〕BX21号生产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医疗器械当事人生产的热敷贴及医用外科口罩经检验及复检不合格。《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六条第(一)项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1.没收标注青岛科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批号为20210106,型号规格为95mmX130mm的热敷贴3袋、标注青岛科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批号为20220302,型号规格为14.5cmX9cm 无菌型平面耳挂式的医用外科口罩15袋。 2.没收违法所得1176元。 3.处罚款50000元。5.0000万元0.1176万元无2023/3/7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
-1
|
|
近日,光伏胶膜龙头福斯特(SH603806,股价46.51元,市值619亿元)召开了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
在股东交流环节,总经理周光大表示,光伏行业竞争激烈,光伏胶膜一直维持高毛利率不符合市场特性。在产品差异化的时期,公司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高毛利率,但到了产品同质化的时期,公司维持一个相对较低的毛利率,可以加大竞争对手的压力。
光伏胶膜毛利率下滑
根据福斯特2022年年报,公司当年实现光伏胶膜产品销售量13.2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6.51%,实现营业收入168.52亿元,同比增长46.42%,全球市占率连续多年超过50%。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至2022年,福斯特光伏胶膜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5.62亿元、115.10亿元、168.52亿元,在营收持续增长的同时,毛利率却在逐步下滑,分别为29.04%、25.66%、15.58%。
对此,周光大解释道,2022年,光伏胶膜上游EVA粒子价格波动剧烈,从年初的1.8万元/吨涨至5月的3万元/吨,此后一路下跌,到12月下旬,一度跌破1.3万元/吨,而公司90%成本来自采购EVA粒子和POE粒子,原材料价格的大起大落,给公司经营带来了压力。
“我们原本预测四季度末会出现一个光伏抢装潮,但因为疫情,行业需求都消失了。”周光大还提到,公司并不生产原材料,但在光伏市场盘子也不大,总有人看到价格波动就希望通过波动来赚钱,从而导致价格博弈。
同时,长期来看,周光大表示,光伏行业竞争激烈,光伏胶膜一直维持高毛利率不符合市场特性。在产品差异化的时期,公司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高毛利率,但到了产品同质化的时期,公司维持一个相对较低的毛利率,可以加大竞争对手的压力。
“从过去几年来看,这两个阶段是交替进行的”周光大说,如果技术进步不足,现有市场就会慢慢进入同质化竞争,如果公司要维持50%的市场占有率,毛利率肯定会下降明显。
EVA国产化规模提升
2022年年报显示,福斯特实现光伏背板产品销售量1.2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0.64%,实现营业收入13.41亿元,同比增长84.74%,全球市占率快速提升。
福斯特早在2009年就开发出光伏背板产品并推向市场,其中涂覆型(CPC)光伏背板是公司重点投入自主研发的产品。随着近些年终端市场对光伏背板产品性价比的重视程度提升,公司凭借成熟的CPC背板研发生产体系,产品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快速提升,已经成为光伏背板产品的头部企业。
“去年公司的光伏背板业务增长较快,今年一季度,公司的背板出货已经达到市占率第二,今年(全年)将争取背板业务做到市占率第二。”在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周光大表示。
另外,周光大称,过去上游主要是海外供应商,国内则是中石化之类的央企,但随着近两年国产化水平提高,国产EVA供应占到整体的30%~40%。随着供应格局的改变,光伏胶膜价格下降,结合逆变器,支架等成本下滑,周光大表示:光伏组件整体成本下降20%可以期待。
从公司自身角度出发,周光大对民企扩大EVA产能还说道:“民企对市场的理解很深,对价格也很敏感,(EVA粒子、POE粒子)不一定卖得便宜。”
|
-1
|
|
近日,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某副书记酒驾撞车后逃进女厕所被抓。
26日,广西科技大学针对此事通报,称涉嫌酒驾逃逸情况基本属实,免去其党总支副书记职务。
通报内容如下:
近日,网传我校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某某涉嫌酒驾逃逸,学校高度重视,配合交警部门立即开展调查。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涉嫌酒驾逃逸情况基本属实。经研究决定,免去其党总支副书记职务,对其涉嫌酒驾逃逸问题由学校纪委依规查处,有关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我校始终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学校已成立专项工作组作进一步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同时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感谢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关心!
此前报道:
网传5月24日晚,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某副书记酒驾撞车后逃进女厕所被抓。
5月26日,广西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回应正观新闻记者称,是有此事,正在积极处理中,涉事老师身份为外国语学院某副书记,是否驾车逃逸等细节还在调查中。
|
-1
|
|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公布一条行政处罚信息,涉及深圳市麦电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抽查不合格产品(电源适配器)案。具体信息如下: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深市监宝处罚〔2023〕航城31号
处罚名称:深圳市麦电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抽查不合格产品(电源适配器)案
处罚类别1:罚款
处罚类别2:
处罚事由:产品(商品)质量违法行为
处罚依据:《深圳经济特区产品质量管理条例》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生产者、销售者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三倍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处罚结果:罚款900元
行政相对人名称:深圳市麦电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行政相对人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工商登记码税务登记号居民身份证号码91440300MA5F018890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陈*
处罚决定日期:2023-05-11
处罚机关: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
地方编码:
当前状态:
备注
|
-1
|
|
违纪违法事实
邓莉,女,汉族,重庆市荣昌棠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原出纳。
2022年3月,邓莉因涉嫌严重违法被荣昌区监委采取留置措施。经查,邓莉身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毫无法律底线、贪得无厌、靠山吃山,大肆贪污、挪用公共财物用于个人挥霍。
2022年6月,邓莉被给予开除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2022年12月,邓莉因贪污1058万余元、挪用公款257万余元,被荣昌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百万元。
忏悔书(节选)
公司公款成了我满足扭曲物质欲望和虚荣心的“提款机”“聚宝盆”。在公款的“支持”下,我打造的“白富美”人设终于立了起来。我吃穿用度都是大手大脚,跟同事吃饭总是买单的那个,借钱给同事更是非常大方爽快。在同事和朋友心目中,我就是标准的“白富美”。我终于活成别人眼中的“人上人”,但是我几乎忘了这一切都是公款在买单。
当监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向我出示留置决定书时,我内心五味杂陈,心想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因为我每日都在惶恐中度过,那种负罪感、恐惧感曾经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清楚自己之前的行为已经违法犯罪了。当自己被带离的那一刻,我感觉如释重负,留下的是深深愧疚和自责。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沦落到今天,最终还是自己爱慕虚荣、三观不正,扣歪了廉洁从业的“第一粒扣子”,给自己、家人、公司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不可挽回的恶劣影响,自己因此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
-1
|
|
5月22日,新希望(000876)召开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董事长刘畅线上参会,执行董事长张明贵、财务总监陈兴垚、董事会秘书兰佳等高管参与现场会议。
在股东大会现场,张明贵明确表示,2023年将全面启动降杠杆降负债,为公司未来腾出更充分的发展空间。针对生猪行情,新希望高管普遍给出了乐观预判,今年下半年猪价有望整体好于上半年。
回顾2022年,新希望经营业绩有所回升,但受制于整体生猪行业的波动,财务数据层面仍处于亏损状态。
据财报披露,2022年,新希望实现营业收入1415.08亿元,同比增长12.07%;实现净利润则为-14.6亿,较2021年巨额损的95.91亿元,已实现大幅减亏84.77%。
截至2022年末,新希望建成及在建的种猪场产能按照母猪产床规模约为165万头,建成及在建的自育肥场产能约为480万头的存栏规模。2022年,新希望全年生猪出栏数达到1462万头,跻身全国第三。
张明贵表示,新希望生猪养殖成本每个季度都有明确的下降,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有小幅反弹,但进入4月,又重回下降通道,未来几个月后会类似。2023年,新希望会大力气在闲置资产上进行消化,目标思路比较清晰,最主要是执行和落地。张明贵透露,今年他超过六成的精力会用于推动中心工作,新希望肯定会有比较良性的发展方案。
陈兴垚预计,今年下半年猪价整体好于上半年。新希望猪产业从过去极高的成本,2021年一季度在28元/公斤的成本降到2023年17.4元/公斤,再到2023年4月已经降到了16.9元/公斤。猪市场肯定是存在的,所以新希望最核心要去做的是,快速将成本降到行业平均线以下,以及争取达到行业优秀水平。
在股东大会上,张明贵提到,养猪企业要具备三大核心竞争力,那就是养殖成本是否具备持续下行的能力;周期的变化跟过去相比呈现不同的想象和规律,现在猪周期更加碎片化,波动的频率和规律更加碎片化,判断的精度和可预见性更难,这对企业资本实力与养殖成本管控力要求更高;第三就是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
张明贵明确表示,今年新希望有四个核心工作:第一是养猪成本进行良性下行后,要做得更好需要更加精耕细作,5月初新希望专门成立了养猪BG事业群,由副总裁陶玉岭来兼任事业群的首任总裁;第二,2022年新希望全面减亏,2023年经营要实现全面扭亏;第三,新希望全面启动降杠杆降负债,为公司未来腾出更充分的发展空间;第四,要在养猪资产综合利用上全面进步。
在张明贵看来,上述四个工作将构成上市公司的中心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积极进展,这些工作有利于新希望形成良好的发展渠道。
陈兴垚补充称,未来新希望不会再去加杠杆,并对一部分投资和发展进行管控和压降。虽然新希望负债率偏高,但总体可控,预计从到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市公司的负债率会得到一定的控制,公司的目标是把负债率控制在65%以内。
陈兴垚表示,新希望从2021年开始就在关注猪周期研究猪周期,为此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收集数据,通过这两年的研究,发现要预判猪周期难度非常大。实际上,核心判断依据就是供求关系,需求端较为比较稳定,更多需要从供应端来看量,供应端看生产母猪的数据和性能,根据生产母猪性能回去做一些优化。
此前,新希望在调研中披露,今年2、3月份均价较低,原本预计4月中旬猪价会上升到15~16元/公斤,目前看来没有达到预期。
新希望对今年下半年预计还是偏乐观,结合农业农村部相关数据和公司自身能繁母猪调研,对三四季度猪价保持乐观,个别月份可以突破22元/公斤。
进入2023年,伴随着行业的回暖,新希望业绩也有了进一步改善。今年一季度,新希望实现营收339.07亿元,同比增长14.92%;净利润为-16.9亿元,同比减亏12亿元。
|
0
|
|
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人民的购买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外资公司涌入中国,而这些公司在中国的时候,几乎都是大捞一笔。
春节的时候,很多超市都会有很多人在排队买单。不过在另一家超市的门口,也有不少人在排队,不过他们并没有带什么商品,反而都在等着结账,正是家乐福。
150家店铺关闭,家乐福为什么会在中国失败?为何要排那么长的队?家乐福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在中国惨遭淘汰,150个商店被关闭
家乐福是第一个进军中国的大型商场,但现在,它已经退出了中国,150家门店被关闭,这里面有三个重要的因素:
一是转变了市场。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特别是关系到人们生活的食物,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乐福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
一个大卖场,只要能让顾客满意,那就是一个大卖场,家乐福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来做生意,顾客自然是不会买单的。
这就造成了家乐福在这个行业中,无论是在供应链还是在物流体系上,都被其他公司占据了先机,最后不得不选择了退出这个行业。
二是由于缺乏良好的购买经验。家乐福是第一批进驻中国的大型连锁大型商场,也是我国大型连锁连锁企业的代表。然而,由于购物卡的层层约束,再加上购物过程的残缺不全,很多人都没有什么好的购物体验。
一张购物卡的数量很多,而积分的购买也是有时限的,所以很多人在购买购物卡的时候,都会有些迟疑。这就导致了家乐福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彻底崩塌。
三是企业与供货商之间存在着协作上的问题。在家乐福看来,供应商能否提供足够的货物,直接关系到其整体经营的成败。不过后来家乐福生意不好,很多供货商都会拖延时间,久而久之,很多供货商都停止了向家乐福提供产品。
综合上述三点,家乐福现在的处境就很好的说明了,家乐福还会回到中国吗?
家乐福重回中国的可能性
现在家乐福已经陷入了破产的传言之中,虽然政府已经做了很多次的解释,但这些传言并没有彻底的消除。
而且家乐福现在在中国的零售业,也是岌岌可危,必须要找到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不然的话,家乐福很有可能会退出中国。而且,沃尔玛等几家连锁超市,几乎将家乐福的市场份额,都给抢走了。
因此,家乐福要尽快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首先要把顾客信用卡上的欠款退还给他们,然后再把售后工作做得妥妥当当,这样才能挽回顾客对他们的信心。
还有就是要打通现有的产业链,建立一个全新的产业链,虽然以现在的形势来看,这肯定是赔钱的买卖。不过,从长期来说,这将有利于家乐福集团全面回归中国。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家乐福必须要有一个别人没有的营销方式,那就是现场直播。
这样不但可以让家乐福的名声,也可以让家乐福在短时间内,“起死回生”。
家乐福集团的处境很艰难,因为他们统治了中国十几年,却一直保持着原来的模式,最终被淘汰出局,也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不仅是零售业,所有的行业都要在稳定中寻求变化,不要再用“老模式”和“老方法”了。更要想的是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突围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使自己站在不败之地。
也许这一次的失败并不是一件坏事情,而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如果家乐福“浴火重生”,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一个全新的家乐福出现。
您觉得家乐福会重新回到中国吗?您认为家乐福如何进行变革?请大家在下面的评论中发表意见。
|
0
|
|
今天,#笑果#话题词
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据了解,有观众发文表示,笑果北京脱口秀专场的段子引起不适,在北京举办的笑果脱口秀专场中,有演员用人民子弟兵作为包袱引发了网友的强烈不满。
对于笑果脱口秀专场的不当言论,网友们纷纷表示愤慨和谴责。
5月15日下午,笑果文化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已无限期停止脱口秀演员HOUSE(李昊石)的一切演艺工作。
声明全文如下:
5月13日,脱口秀演员HOUSE(李昊石),在演出中有不恰当的比喻,引起了观众争议。在这里,我们向社会大众表示真诚的歉意。
当天演出后,我们第一时间对HOUSE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要求他反省,并无限期停止他后续一切演艺工作。
牢记文化担当与职责使命、维护行业有序发展、杜绝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喜剧内容,一直是笑果文化的核心工作与坚持。我们将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加强对演员的培训与教育,维护行业秩序,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关注和监督。
来源:笑果官方bot微博
刚刚,脱口秀演员@House披头发文称,对于5月13日晚上演出的内容引起的讨论和争议,深感愧疚与后悔。“我在演出中使用了非常不恰当的比喻,给观众造成了不好的感受和联想。我将为此承担责任,停止一切演艺,深刻反省,重新学习。抱歉占用大家宝贵的时间,再次向大家深刻道歉!”
这并非笑果文化第一次“翻车”。2021年8月,据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消息,知名脱口秀演员李诞因违法女性内衣广告,被罚没近88万元。此前一个月,因在李诞发布违法广告中未尽到审核义务,李诞独家经纪人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被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管局罚没23.3万元。
据悉,此前李诞在其个人微博发布一条Ubras女性内衣的微博广告,其中含有“一个让女性轻松躺赢职场的装备”“我说没有我带不了的货,你就说信不信吧”等内容。公开报道显示,该广告发布后,引发众多网友不满,李诞被指不尊重女性。随后,李诞将该微博广告删除,Ubras品牌官方就此事进行道歉,表示已第一时间下架相关内容。次日,李诞转发该道歉微博并表示,措辞确实不当,作为语言工作者,拿到这份文案时,理应更能意识到它带来的影响,已第一时间配合下架,一并致歉。
媒体评论
“冒犯的艺术”不是无底线烂梗
从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愤怒来看,人们对这种挑战底线的烂梗嗤之以鼻。
值得注意的是,有论调以文艺创作自由为脱口秀辩解,认为观众的追问和批评“上纲上线”。对于这种声音背后奇葩的“脑回路”,我们必须予以纠偏。
包容的环境是文艺创作的沃土,脱口秀被称作“冒犯的艺术”,追求的就是一种针砭时弊、刺中痛点,让观众亦笑亦思的感觉。但创造不是乱造,自由也有边界。这其实是一个久经讨论、早有共识的观点。就像最爱讲“自由”的美国,脱口秀演员也不能公开拿种族主义等开涮,我们的文化中自然也有禁区。倘若今天我们不为之拉响警报,那么日复一日中,底线失守,敬畏消解,恶俗横飞,着实令人“细思恐极”。
说到底,守住底线与创作自由根本不矛盾。某种意义上,守住了底线,才能更自由地进行创作。早期脱口秀的确不乏“没品笑话”,但发展至今天,如果还沉溺在低级段子里,贩卖恶俗和侮辱,那就不是好笑,而是可悲了。
|
-1
|
|
就在笑果文化风波闹的沸沸扬扬之际,网上又有人爆出知名上市公司广告牌使用歧视中国人词汇,要求下架该英文广告牌。
某知名博主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苏州一投诉平台上接到一封投诉信,指责国际比赛上广告商“长虹”的英文名CHANGHONG,容易被看成CHANG CHONG,而后者与某个知名辱华词汇相近。自清朝起,这个词被洋人用来嘲笑中国人的口音,逐渐演变成歧视亚洲人的词汇,成为北美数十年排华史中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有诸多国外品牌、艺人因为使用该词汇辱华遭到海内外华人的共同抵制。
而这篇举报信中的“长虹”则可能是知名上市公司四川长虹(600839)。根据该公司官网消息显示,四川长虹为中国国家羽毛球队尊荣赞助商,并且通告中有提到上述举报信中的苏迪曼杯。
而举报信中容易引起辱华联想的英文广告词,正是上图中长虹的红色Logo。但是由于小编没有英文母语环境,看到这个Logo的第一反应并无法将之与辱华词汇联想起来。
至于举报信中的“长虹”是否为上市公司四川长虹,小编有拨打四川长虹官网的电话询问,但截至发稿,该电话无人接听。
对于这个举报,网友的意见也是分歧极大,有人认为“举报者过于敏感”,有人则开玩笑称“看不清可以去看看眼科,利好爱尔眼科(行情300015)”,但也有网友认为“大是大非面前,上市公司更应作出表率”“老外骂你,你听不懂就当做没发生,这不是阿Q精神么?”对此你怎么看呢?
|
-1
|
|
5月18日下午,*ST奇信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副董事长、董事兼总裁雷鸣说,公司暂时无法联系到原实控人。此前,*ST奇信已收到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事先告知书。
据监管部门调查,2012年至2019年,*ST奇信(奇信股份)上市前后8年,在原实控人叶家豪及相关高管的合谋下,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等方式,共计虚增利润总额约26.3亿元。
2020年下半年,新余国资出资近11亿元接下*ST奇信控股权,此后不仅在项目上给予支持,还累计提供了约13亿元的贷款。如今,投资已面临打水漂,贷款也面临着无法收回的风险。
*ST奇信董事长、代行董事会秘书张浪平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说,大股东将依法依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权益)。雷鸣说,控股股东已经通过司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ST奇信5月18日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判决书》,法院判决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归还新余投控借款本金5500万元,支付借款利息512.3万元,并以借款本金5500万元为基数按年利率14.6%计算向新余投控支付自2023年3月1日起至借款还清之日止的逾期利息。
|
-1
|
|
兰州铁路监督管理局依法约谈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2023年5月10日,兰州铁路监督管理局联合乌鲁木齐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依据《铁路安全生产约谈实施办法(试行)》(国铁安监〔2018〕84号)《兰州铁路监督管理局铁路安全生产法约谈实施细则(试行)》(兰铁监执法〔2019〕4号)有关规定,就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专用铁路安全管理不到位,自2022年以来接连发生铁路交通一般事故,约谈了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约谈中,兰州铁路监督管理局通报了被约谈方专用铁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听取了被约谈方关于专用铁路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说明及在制度管理、安全投入、作业标准、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改进措施。兰州铁路监督管理局要求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现场作业安全卡控措施、严肃事故责任追究、强化业务技能培训及完善技术规章。
被约谈单位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按照约谈工作要求,从严从实抓好问题整改,切实强化专用铁路安全管理能力。
公告日期:2023年5月19日
|
-1
|
|
普华永道澳大利亚分公司代理CEO克里斯汀·斯塔宾斯(Kristin Stubbins)周一代表该公司就泄漏政府税收政策机密信息道歉,称这“辜负了对我们的信任”。
斯塔宾斯在一封公开信中还宣布,普华永道澳大利亚公司将让9名合伙人停职:
“普华永道澳大利亚已指示9名合伙人休假,立即生效,等待我们正在进行的调查结果。这包括公司执行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的成员。”
此前普华永道澳大利亚公司在5月8日发布声明称,因卷入泄露政府机密税收政策丑闻,该公司CEO汤姆·西摩已辞职,公司合伙人克里斯汀·斯塔宾斯将担任代理CEO,直至未来几个月选出新的CEO。
据了解,普华永道涉税务政策泄密事件已经持续发酵几个月。今年1月当地媒体披露,普华永道澳大利亚公司前国际税务主管彼得·柯林斯曾向公司合伙人及客户泄露有关澳大利亚政府税收政策的机密信息,以此为公司赢得了更多新的客户。随后柯林斯被禁止在澳大利亚担任税务代理人。
!
|
-1
|
|
天津的刘先生一家没想到,向银行贷款165万元后,一家人的生活被彻底打乱——近几年日子一直在打官司中度过。
近日,检察机关受理刘先生提出的监督申请
疫情前贷款165万元期限26年,疫情期间申请延期还款获批准
刘先生今年46岁,天津人。
“我和妻子在天津开有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主要业务是经营展会。”近日,刘先生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2017年5月,他以自己的房产为抵押担保,与上海浦发银行天津分行签订贷款合同。此后几个月,银行向他发放7笔贷款,合计165万元,期限26年。合同约定,任何一期还款违约,银行都有权宣布部分贷款或全部贷款提前到期。
刘先生称,2020年疫情之前,他一直如期向银行还款。2020年2月开始,疫情在全国蔓延、传播,他们公司的业务受到很大影响,无法按期偿还贷款。
“当时国家出台政策,经营遇到困难的小微企业可以和银行协商个性化还款及延期还款。我第一时间与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客户经理取得联系,表明延期还款的想法。此后,根据银行的要求,我签订了多份延期还款协议寄到银行。”
刘先生称,他原本以为签订延期还款协议后,自己的征信就不会出现问题。没想到从2020年初起,他的征信仍出现了不良记录。
“我当时特别给浦发银行天津分行相关负责人说,要保护我的征信,不要让我的征信记录上黑名单,否则,我就从其他银行贷不来款,资金链就会断裂。对方当时答应对我的征信进行保护,没想到他们不仅没有保护我的征信,反而将我起诉到了法院。”
签订延期还款协议后银行以“违约”起诉对方,两审法院判男子败诉
2021年7月,浦发银行天津分行以刘先生贷款出现逾期为由,宣布刘先生的全部贷款于2021年7月6日到期,并将刘先生起诉至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刘先生夫妇偿还贷款本金159万余元,利息14万余元(截至2021年7月6日),罚息1万余元。
天津市河西区法院审理认为,刘先生及妻子(共同还款人)未按约定期限还款构成违约,银行的诉求符合合同约定。2021年9月27日,河西区法院一审判决刘先生及妻子在判决发生效力之日起10日内偿还银行贷款159万余元,支付利息14万余元、罚息1万余元;银行有权以刘先生名下的房子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所得价款在最高额160万元范围内优先受偿。
一审宣判后,刘先生以一审判决无视新冠疫情不可抗力、对相关证据只字未提、他们已与银行达成个性化还款协议等为由,提出上诉。
对于刘先生的上诉意见和证据,浦发银行天津分行认为,双方确实就相关问题进行过协商,但不能证明双方对后期还款延期达成一致意见。
彼时,因为刘先生将全部延期还款协议寄给了银行,手头没有有力证据,只能对银行的辩解气愤而无奈。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从现有证据看,疫情期间,刘先生确实与浦发银行天津分行相关人员就还款、逾期、征信问题进行过沟通,银行方面也提到要报到总行,但未有最终意见。
2021年12月28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审驳回刘先生的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房、车被查封,男子投诉银行后拿到“铁证”起诉对方又胜诉
对于二审宣判,刘先生仍然不服,以“法院对双方沟通延期还款的事实未予调查等”为由,向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天津高院审查认为,原判决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于2022年6月驳回了刘先生的再审申请。
“此后,浦发银行天津分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022年10月,我们的房子、汽车被查封,我和妻子名下的银行账号被冻结,我被限制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生活一下子乱了套,公司濒临破产。”
刘先生认为,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在与他达成延期还款协议的前提下又起诉他,明显是违约行为。之前他之所以接连败诉,是因为原先签订的延期还款协议一直在银行手中,对方拒不提供。
“后来,我不断向银保监会反映此事,浦发银行天津分行才向我返还了部分延期还款协议。”
拿到“铁证”后,2022年3月,刘先生以浦发银行天津分行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将对方起诉至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银行撤销他的个人征信不良记录。
天津市铁西区法院审理认为,刘先生与浦发银行签订贷款合同后,因为疫情原因,双方又于2020年3月27日签订补充合同,将还款日期延长至2020年7月10日。此后,刘先生仍然未能清偿之前的贷款。
刘先生提供的证据可以证实2020年4月至6月,在双方已经签订延期还款的变更合同后,浦发银行天津分行仍然将刘先生未能偿还借款的行为视为违约,致使刘先生在上述时间段内出现不良征信记录。该行为是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对于变更合同的违约,应负相应责任。
2022年9月13日,天津市河西区法院一审判决: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在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协助刘先生撤销2020年4月至6月产生的不良信用记录。
2022年9月,一审法院判决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协助刘先生撤销3个月的征信不良记录
一审宣判后,刘先生和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均提出上诉。
刘先生在上诉状中称,他在与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就延期还款进行协商时,总共签订了19份合同,但银行只给他还回了7份,其他合同仍在银行手中。因此,不能证明2020年7月10日后他仍然逾期,但他2020年7月10日后的不良征信依然由对方造成却是事实。
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在上状中称,一审法院对征信报告解读错误,认定事实不清,判决错误,请求二审法院撤销一审相关判决。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一致。二审法院认为,刘先生主张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当时已经同意继续延期问题(2020年7月10日后)因证据不足,法院不予支持。
2023年3月29日,二审法院判决驳回双方上诉,维持原判。
男子对之前的判决有异议,申请检察院监督获受理
“之前的判决对我们影响太大了,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应诉、上诉、申诉、起诉,身心疲惫不堪,精神饱受摧残。”
刘先生说,由于银行之前拒不返还已经签订的延期还款协议,法院也未认真调查,导致他在前期的诉讼中败诉。对于银行存在的问题,他将继续向相关部门反映;对于之前的判决,他已向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提出监督申请,近日,检察院已经受理。
“相信在检察机关的介入下,我的案子一定会得到公正公平的处理。”刘先生说,截至目前,他2020年4月至6月的不良征信记录还没有撤销,如果浦发银行天津分行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他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律师说法:银行行为有违诚实信用原则,应向客户承担违约责任
银行与客户签订延期还款协议后,依然起诉对方是否违法?遇到银行不提供(返还)相关证据时,用户如何依法维权?
山东辰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柳孔圣律师指出,本案中银行的行为属于有违诚实信用原则的违约行为,应当按照双方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向客户承担违约责任。“给客户征信和声誉造成损失的,同时构成违约和民事侵权责任的竞合,客户可选择一种法律关系主张权利。”
柳孔圣称,银行前期拒不提供(返还)延期还款协议,属于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是故意向法庭作虚假陈述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因尚达不到以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故不构成虚假诉讼罪。
“遇到类似情况,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要求法院按妨害民事诉讼对相关单位和人员采取强制措施,包括拘留、罚款等。”
柳孔圣指出,本案中刘先生取得新证据后,已申请过再审,因当事人申请再审只有一次机会,刘先生可依据新的证据向二审法院的同级检察院申请检察监督,由检察院向原二审法院提出司法建议,或通过上级检察院提起抗诉,或在监督申请未获支持后进行申诉,以争取原二审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纠正先前的错误判决。
|
-1
|
|
【环球网报道见习记者杜汝】据美联社19日报道,5名TikTok内容创作者提起诉讼,试图推翻蒙大拿州对视频共享应用程序TikTok的禁令,认为该法律是对美国宪法中有关言论自由权利的侵犯。
报道称,这些蒙大拿州居民当地时间17日向联邦法院提起的诉讼中称,蒙大拿州政府在国家安全事务上没有任何权力。诉讼还称,“该法律对其对象采取所能采取的最广泛措施,限制和禁止蒙大拿州所有 TikTok 用户本应受到保护的发言权利,以防止只是经过臆测而无事实依据的可能性,即中国政府有可能指示TikTok 或其母公司监视某些蒙大拿州用户”。
报道称,这起诉讼是在蒙大拿州州长格雷格·詹福尔特将该措施签署为法律的数小时后提起的,诉讼称该禁令将“立即并永久剥夺原告表达自己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原告律师写道,“蒙大拿州不能禁止其居民查看或在 TikTok 上发帖,就像它不能因为谁拥有华尔街日报或该报发表的观点而禁止它一样。”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8日报道,美国蒙大拿州州长格雷格·詹福尔特17日正式签署法案,禁止TikTok在该州运营,明年1月1日起生效。该法案禁止TikTok在蒙大拿州境内运营,并禁止谷歌和苹果等应用商店提供TikTok下载服务。TikTok和应用商店若违反法律,将被处以每天1万美元的罚款。詹福尔特在推特上发文称:“为了保护蒙大拿人的个人和隐私数据不受中国影响,我在蒙大拿州禁止了TikTok。”詹福尔特在17日签字时还表示,他将指示一些州雇员禁止在州设备上以及在州事务中使用所有与外国对手相关的社交媒体应用。
|
-1
|
|
近日有消息称,受烧烤“出圈”的影响,山东淄博地区政信信托认购紧俏,排队预约、抢购成为常态。为此,《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与多家信托公司沟通了解到,目前淄博地区相关政信项目销售正常,并未出现“遭抢购”现象。
政信项目为基础产业项目,是信托公司的传统业务之一。自2022年起,信托投向该领域的规模与占比均显著下降。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投向基础产业的资金信托余额为1.59万亿元,同比下降5.54%。其中,政信项目风险有所提升是一个重要原因。根据用益信托统计,仅今年一季度,市场上就有8个基础产业信托出现违约,涉及金额超过17亿元。
金融终端显示,2020年、2021年与2022年淄博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分别为775亿元、946亿元和1079亿元。淄博当地一些城投公司在近年来陷入债务纠纷中,由淄博市博山区财政局控股的淄博市博山区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在多件融资租赁或借款合同中成为被告。
近年来,政信业务违约事件主要集中在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定融产品上,交易对手普遍较弱。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于个别地区定融业务过于庞大,导致正常金融秩序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引发潜在的兑付问题。
过去几年部分地方财政支出大增,但因房地产市场因素导致的土地财政收入锐减,地方财政收入捉襟见肘。投资者选择政信产品还是要从底层项目、地方债务情况、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收入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切勿盲目“跟风”。
|
-1
|
|
A股面值退市的“大军”还在扩容。
5月15日,*ST庞大股价收于0.56元,已经连续13个交易低于面值。
这也意味着,*ST庞大彻底失去了在20个交易日内回到1元上方的可能——即便剩下的7个交易日连续涨停,也只有0.79元。
如此一来,*ST庞大也将成为沪市年内第五家因面值而退市的上市公司,此前,*ST凯乐、*ST西源、*ST荣华已经退市摘牌,*ST蓝光也已经停牌待交易所作出决定。
虽然退市的原因是面值,反映的却是*ST庞大经营上的积重难返:
2019年公司破产重整以来,公司主营业务未能恢复正常经营,公司扣非净利润多年持续为负,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大额亏损15.50亿元,年审会计师对2022年年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令人唏嘘的是,*ST庞大曾有着极其辉煌的过去。
早在2010年,庞大集团就凭借47万辆汽车销量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并常年保持着“中国汽车销售服务十大企业集团”的荣誉。
2011年,庞大集团登陆上交所成为汽车经销商“第一股”,市值更是全球行业内最高。另外截至2017年,庞大集团还连续14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然而也正是2017年,成为了庞大集团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证监会的一次立案调查则成了导火索。
这事还得从2015年说起,当时庞大集团与国信证券签订了一份“股权收益权互换协议”。
简单说就是企业与券商约定在未来某个期限,对的收益表现与固定利率进行现金流交换,本质上就是向券商融资的一种手段。
不过很快这笔交易却在2017年被证监会盯上了,理由是其中存在关联交易以及信披违规等问题。
面对证监会的调查,庞大集团第一时间回应称从2016开始,公安部门就已经介入了调查,但由于事情并未构成刑事案件,所以没有进行立案。彼时庞大集团还未意识到此次调查将带来的严重后果。
终于在2018年7月4日,庞大集团正式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
公告显示,在当初的那份“股权收益权互换协议”中,国信证券明确要求参与收益互换主体应与庞大集团无关联关系。但庞大集团为了达成融资目的,通过一系列股权操作,试图隐瞒其中的关联关系。
最终,庞大集团被证监会处以60万元的罚款,金额虽不大,但影响却是致命的|——正是因为这次调查,让庞大集团丧失了投资者及金融机构信任,陷入融资难的困境。
据了解,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光是银行抽贷就达到了242亿元,庞大就这么被“抽干”了。
资金链的紧张,很快就影响到了公司的正常经营,在2019年发布的全国汽车经销商百强榜中,庞大集团大幅下滑。
当然,庞大集团的崩盘表面上源自于融资难,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其激进的扩张战略。别的汽车经销商都是租地开店,而“财大气粗”庞大集团采取的则是买地。尤其是上市后,其房屋和土地资产规模更是急剧扩张。
这直接导致了庞大集团的资产负债率长期居高不下:
2011年至2018年,公司资产负债率绝大部分时间都高于80%,大于75%的行业平均值。
而为了开店,庞大集团实控人庞庆华甚至还卷入了广州万力集团原董事长付守杰的受贿案。
自2006年起,付守杰曾连续批复了庞大集团在丹东、铁岭、延吉、绥化、本溪、白城、沧州、保定、迁安等建设9家广本汽车4S店。
而关于庞庆华,作为庞大集团的创始人,曾是中国汽车经销行业的领军人物。
2011年庞大集团上市后,其财富值瞬间从48亿涨到了100亿,在当年的胡润百富中排名第109位。
2019年6月,庞庆华向庞大集团董事会提交了辞呈,不再担任集团的董事长。同年,庞大集团破产重整。
如今看来,破产也拯救不了这只汽车经销商“第一股”。
根据公司2022年年报披露,未达到重整投资人3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5亿元的业绩承诺标准,截至目前重整业绩承诺尚未兑现。根据《重整计划》安排,庞大集团2023年末将增加约15.16亿元的集中偿债压力。
而这些债务问题,可不是退市就能解决的。
|
-3
|
|
4月21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派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派生集团)和唐军、张林等46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操纵证券市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发票案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此前资管黑板报报道,2022年12月22日,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派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派生集团)及其主要负责人唐军、张林等人非法集资案一审公开宣判。派生集团因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操纵证券市场罪数罪并罚被判处罚金16.1亿元;派生集团原董事长唐军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5150万元;派生集团原总经理张林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4100万元。其他44人因参与非法集资、操纵证券市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至十五年,并处罚金。
法院审理查明:2012年6月至2019年3月间,派生集团未经许可,违规运营“团贷网”平台,以发布融资项目、“安盈宝”理财项目、私募基金类理财产品等形式,承诺保本付息、高额回报,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巨额资金,未偿还金额348.2亿元。其间,派生集团发布虚假融资项目,非法吸存资金325.6亿元,主要用于违法操纵股票交易、个人消费及挥霍,造成巨大损失。派生集团还利用资金及持股优势操纵证券市场。此外,部分被告人还虚开发票6760万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143万元。
法院认为,派生集团及唐军、张林等人的犯罪行为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税收、证券监管秩序,造成巨额财产损失,犯罪情节及后果特别严重。唐军、张林等人具有自首、当庭认罪悔罪、配合办案机关追赃挽损情节。法院根据被告单位及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法作出上述一审判决。
二审法院审理查明,2012年6月至2019年3月间,派生集团未经许可,违规运营“团贷网”平台,以发布融资项目、“安盈宝”理财项目、私募基金类理财产品等形式,承诺保本付息、高额回报,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巨额资金,未偿还金额348.2亿元。其间,派生集团发布虚假融资项目,非法吸存资金325.6亿元,主要用于违法操纵股票交易、个人消费及挥霍,造成巨大损失。派生集团还利用资金及持股优势操纵证券市场。此外,部分被告人还虚开发票6760万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143万元。
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遂作出上述裁定。
据了解,公安机关在侦办案件同时,全力开展涉案资金、股票、股权、房产等资产追缴。目前已追缴到案的资产,将在判决生效后依法返还集资参与人,不足部分将责令派生集团及唐军、张林等人继续退赔。
|
-1
|
|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23年5月29日,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不合格核查处置情况公告(2023年第8号),涉及岳塘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3批次的不合格食品。
岳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不合格核查处置情况公告(2023年第8号)
在2023年食品抽检工作中,涉及到本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3批次的不合格食品,要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责令生产经营企业及时采取停止销售、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彻查问题原因,全面整改,并对相关企业依法进行调查处理。现将有关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的处置情况公告。(详见附件)
附件湘潭市岳塘区3批次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公告
序号食品名称被抽样单位名称标识生产企业标称生产企业地址生产日期批号购进日期规格型号抽样单编号不合格项目处置部门处置结果检验机构
1精品香蕉湘潭市岳塘区武龙香果之家超市//2023/3/9/XBJ23430304004433453噻虫胺宝塔五里堆监管所没收违法所得298.5元,罚款10000元.罚没合计10298.5元湖南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2长豆角湘潭市岳塘区武龙香果之家超市//2023/3/9/XBJ23430304004433604倍硫磷宝塔五里堆监管所没收违法所得104.7元,罚款10000元.罚没合计10104.7元。湖南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3手工红薯片(原糖味)湘潭市岳塘区贺艳戴永红零食店湖南玖汇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湖南省长沙县春华镇龙王庙村力山组323号2022/12/16/XBJ23430304004433547腐霉利下摄司书院路市场监管所责令改正湖南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岳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5月29日
|
-1
|
|
荣旗科技5月22日晚间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显示,5月9日,公司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公司重点服务消费电子行业企业,紧密服务于苹果、亚马逊、META 的各类新品,在无线充电模组、智能眼镜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苹果产线外迁至印度等地,将会更需要公司的检测设备来配套”。
对此,深交所要求说明公司与苹果、亚马逊、META等企业是否有直接及间接的业务联系或接洽,涉及的主要产品、是否已签署合作协议、近三年的销售收入及在手订单,相关业务对公司业绩是否具有重大影响,并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同时,深交所要求说明公司近期生产经营等基本面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并分析说明公司近期股价涨幅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充分提示风险。
除此之外,深交所要求补充说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近一个月买卖公司股票情况,以及未来3个月内是否存在减持计划。
二级市场上,上市首日大幅破发的荣旗科技近两周股价持续上涨,累计涨幅超100%。截至今日收盘,该股涨超4%,换手率45.59%。
|
-1
|
|
中新经纬5月24日电澳洋健康24日盘后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江苏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江苏证监局关于对江苏澳洋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袁益兵、季超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以下简称“《警示函》”)。
据《警示函》,经查,澳洋健康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公司2022年业绩预告不准确。澳洋健康2023年1月31日披露《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万元至750万元;2023年3月17日披露《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修正后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0万元至-2100万元;2023年3月24日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38.98万元。澳洋健康业绩预告与实际业绩差异金额较大,且盈亏性质发生变化,业绩预告信息披露不准确,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以下称《信披办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袁益兵作为公司财务总监,未能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违反了《信披办法》第四条规定,对该问题负有主要责任。
二是公司未能按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澳洋健康未在披露2022年公司年报的同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后续进行了补充披露,不符合《财政部证监会关于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后原中小板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财会(2021)3号)要求,违反了《信披办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
《警示函》指出,季超、袁益兵分别作为公司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未能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违反了《信披办法》第四条规定,对该问题负有主要责任。
依据《信披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江苏证监局决定对澳洋健康、袁益兵、季超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据企业官网信息,澳洋健康为中国五百强企业澳洋集团下属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于2007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2015年5月,公司全资收购集团下属子公司澳洋健投,产业布局由单一粘胶纤维制造向大健康产业拓展。目前,澳洋健康的主营业务为医疗服务、医药物流、康养服务。
Wind截图
财务数据显示,近年来澳洋健康业绩持续承压,2018年至2022年,扣非前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孰低值为-0.92亿元、-4.79亿元、-6.00亿元、-10.39亿元和-0.33亿元,连续五年为负。
中新经纬注意到,深交所4月7日向澳洋健康下发年报问询函,要求说明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是否存在《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第9.8.1条的规定的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说明公司全面转型医疗健康业务后仍亏损的原因,以及公司为改善经营业绩拟采取的解决措施,并充分揭示不确定性风险等。
二级市场上,澳洋健康24日收跌0.84%报3.56元/股。
|
-1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